贵州省市州地普通本科高校教育质量提升重点科研项目([2011]278)
- 作品数:13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石春艳王桂红陈燕英王余生李红丽更多>>
- 相关机构:毕节学院云南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市州地普通本科高校教育质量提升重点科研项目贵州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面临的矛盾与对策——以工业强区为视角被引量:1
- 2012年
- 毕节试验区在新一轮改革发展、实施工业强区中,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正确把握工业强区从无到有、从有到多和从多到强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工业强区推进扶贫开发,科学对待五个主要困境,努力实施五个政策建议,推动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 王余生
- 关键词:毕节试验区工业强区
- 毕节试验区小城镇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 2012年
- 毕节试验区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条件差,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小,农民增收渠道窄,属国家贫困地区。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加快调整地区生产力布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更多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根本途径。从城镇化水平、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和资金投入等方面论述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阐述毕节试验区小城镇建设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促进试验区小城镇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
- 童岳嵩
-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
- 构筑毕节试验区精神高地的哲学审视
- 2012年
- 毕节试验区以往20多年来的改革实践,凝练了毕节试验区的时代精神。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发展机遇,新的发展目标在助推毕节试验区实现新的跨越。新的跨越要真正得以实现,必将有赖于精神高地的构筑。构筑毕节试验区精神高地,需要借助哲学的审视,切实解决精神高地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切实认清当前构筑精神高地的基本前提,切实实施内化外化工程。
- 漆国江
- 关键词:哲学审视
- 西部大开发视野下的毕节试验区小康社会建设探讨
- 2011年
- 西部大开发以来,毕节试验区的小康社会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总体小康基本实现,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站在新的起点上,分析毕节试验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对于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毕节试验区的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李震雷
-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毕节试验区小康社会建设
- 接地气——毕节试验区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探析被引量:3
- 2012年
- 进入21世纪后,高校发展趋势呈现百花齐放之势,但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却在资深高校和新建职业技术院校的双重夹击下显得举步维艰,毕节试验区高等教育发展尤为典型。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试验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定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做好试验区高等教育的战略定位关系着其命运。笔者从众多成功的案例分析出毕节试验区高等教育的战略定位走向———接地气。
- 王桂红
- 关键词:毕节试验区高等教育接地气
- 文化贫困的改造——毕节试验区跨越式发展的文化与心理因素探寻
- 2011年
- 对毕节试验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诸多条件的分析,不能也不应该忽视文化与心理条件的作用。基于此,我们可以把毕节试验区的跨越式发展也看成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思想的改变过程,即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贫困文化的改造过程。
- 周治勇
- 关键词:毕节试验区文化贫困心理因素
- 增长极理论与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煤炭产业的发展
- 2012年
- 增长极理论作为区域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在许多不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践中得到了成功运用。本文在概括总结增长极理论的内容及其运用实例的基础上,针对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的煤炭资源优势,提出了以煤炭产业为增长极,推动七星关区经济发展的观点,并对此进行了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申倩
- 关键词:增长极理论煤炭产业区域经济
- 明清时期汉族移民在贵州毕节地区经济开发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1年
- 明清之前,毕节地区乃至整个贵州经济都十分落后,被视为"蛮夷之地"。明代大规模的汉族移民涌入今毕节地区境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方式以及充足的劳动力,有力地推动了毕节地区农业、工矿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改变了其落后、野蛮的面貌,使毕节地区的社会经济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这种变化是与汉族移民的巨大的推动作用密不可分的。
- 石春艳
- 关键词:明清时期汉族移民经济开发
- 明清时期贵州毕节地区汉族移民的类型及活动特征被引量:2
- 2012年
- 明清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大规模的移民潮,在这股浪潮的推动下大量汉族移民进入贵州毕节地区。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进入贵州,以聚居或散居的形式分布各地。在保持自己的特点的同时与当地少数民族相互融合,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点的汉族群体,使汉文化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汉族移民的到来彻底的改变了毕节地区"夷多汉少"的落后局面,他们与各少数民族共同推动毕节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发展。
- 石春艳
- 关键词:明清时期卫所汉族移民
- 喀斯特山区农户经济发展及地理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七星关区固定观点测数据
- 2012年
- 基于毕节市农村调查队7个乡镇、10个村、100户农户2005-2009年调查的面板数据,从人均纯收入和农户收入结构分析农户经济发展的水平,结果表明农户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但发展缓慢;农户收入结构中工资性收入比例不断增加,家庭性经营收入比例不断减少。通过计量回归分析,发现农户耕地面积、非农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农产品商品化率、家庭劳动力负担系数、距最近乡政府的距离等地理因素是影响农户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因子。因此,提出了促进农户经济发展的建议。
- 陈群利李红丽
- 关键词:喀斯特山区农户经济发展地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