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S2011040004133)

作品数:12 被引量:86H指数:6
相关作者:刘勇健王颖符纳刘意美李彰明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工业大学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建筑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软土
  • 4篇地基
  • 4篇神经网
  • 4篇神经网络
  • 4篇基坑
  • 3篇深基坑
  • 3篇网络
  • 2篇软土地基
  • 2篇软土深基坑
  • 2篇三轴试验
  • 2篇土地基
  • 2篇荷载
  • 2篇荷载作用
  • 2篇冲击荷载
  • 2篇冲击荷载作用
  • 1篇地基沉降
  • 1篇地面塌陷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震地质灾害

机构

  • 12篇广东工业大学
  • 2篇湖南省地质矿...

作者

  • 10篇刘勇健
  • 8篇王颖
  • 5篇符纳
  • 5篇刘意美
  • 3篇林辉
  • 3篇李彰明
  • 2篇梁仕华
  • 2篇陈创鑫
  • 2篇刘湘秋
  • 1篇杨雪强
  • 1篇罗智斌
  • 1篇罗顺飞
  • 1篇胡新丽
  • 1篇张丽娟
  • 1篇李正东
  • 1篇陈永健

传媒

  • 5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地震研究
  • 1篇岩土力学
  • 1篇路基工程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水利与建筑工...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神经网络的基坑变形动态预测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建筑安全等级进行严格的变形控制,有效的变形预测能更好地指导施工。根据某基坑工程现场监测数据,应用MATLAB 7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了基于BP网络的基坑变形多步预测模型A和动态预测模型B,并与广义回归网络建立的模型对比。结果表明,动态预测的精度明显高于多步预测模型;在变形数据随时间递增的情况下,BP神经网络比广义回归网络动态预测精度高,泛化能力强,平均预测误差约3.3%,能满足实际工程要求。
王颖刘勇健刘意美
关键词:基坑BP网络
软土深基坑围护结构水平变形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结合广州某软土深基坑工程实例,建立了地下连续墙、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和土层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对深基坑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大,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增大,最大水平位移的位置由桩顶往下移,而且围护桩水平变形曲线发展形态呈现出向坑内凸的"大肚形",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支撑结构对减小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起着重要作用,无支撑结构的桩体水平位移最大值达到24.6 mm;土体弹性模量及围护结构刚度对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影响较大,桩体水平位移随着土体弹性模量及围护结构刚度的增大而减小.
刘勇健刘意美陈创鑫王颖罗启洋林辉
关键词:深基坑数值模拟软土
冲击荷载作用下海积软土的动力释水规律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通过真三轴试验,研究冲击荷载作用下海积软土的孔隙水压力、轴向变形等动力响应特征。利用热失重法和理论计算法,分析试验前后软土中结合水含量。研究表明,冲击荷载作用前后含水率变幅为15.6%~23.5%,结合水含量变幅为17.6%~29.4%,体积增大系数为2.1%~9.5%,冲击荷载作用下饱和软土的排水固结作用明显;试验前后软土中结合水含量变化较大,冲击荷载作用下软土的动力释水不同于静力作用下的释水规律;影响软土动力释水的主要因素有初始含水率、结合水含量、孔隙比、土的状态、动荷载大小和加载方式等。最后,总结出冲击荷载作用下海积软土动力释水规律和对工程设计的启示,该研究可为动力排水固结法的设计提供参考。
刘勇健符纳林辉
关键词:海积软土冲击荷载结合水三轴试验
珠江三角洲软土物理力学性质对比分析被引量:28
2013年
通过大量的软土物理力学试验和微观结构分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珠江三角洲软土的沉积环境、微观结构、矿物成分,解释了珠江三角洲超软土的形成和工程特性差的渊源.总结了三角洲洲内不同地区软土的分布规律和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特征,对比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地区软土与国内其他沿海地区软土工程特性的主要差异,可为本地区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参考.
刘勇健刘湘秋刘雅恒王颖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软土物理力学性质
不同竖向排水体下淤泥地基冲击能传递规律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中,土体固结效果与排水体间距有很大关系。为研究高能量冲击下不同排水体间距设置对软土能量传递规律影响,利用多向高能高速电磁力冲击智能控制试验系统,在模型箱中设置多组不同排水体系,对淤泥土进行静动力排水固结模型试验(1︰30相似比),获得了高能量多遍冲击作用下不同排水体系中能量传递规律:(1)冲击荷载作用下,非插板(无人工排水体)区产生的孔压难以消散、附加应力难以沿埋深方向往下传递,而插板区则可,但其传递需要经历一定夯击遍数;插板较密区比插板较疏区的孔压更易消散,其工中沉降更大;(2)插板区软土层是由上至下逐步加固的;插板越密,随着夯击遍数增加,能量在软基深层分布的比例越大,且深层最终能量增量占处理厚度总能量的分布比例最大,表现出主要压缩区向下移动趋势更为明显。试验表明,排水体设置是必要的;在给定条件下,插板越密,越有利于地基深部的加固。上述结果的重要工程意义在于,当施加足够遍数的夯击且设置相适应的排水体时,对于淤泥类高含水量软土地基,运用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可加固深厚淤泥地基。
李彰明赖建坤李正东罗智斌胡新丽
关键词:模型试验淤泥地基
广花盆地岩溶地面塌陷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被引量:17
2013年
通过对广花盆地塌陷灾害调查,分析了广花盆地地面塌陷类型、时空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本地区地面塌陷主要为隐伏岩溶地面塌陷.岩溶的发育程度、上覆松散岩土层是岩溶地面塌陷形成的基本条件;强烈地下水位变动、振动(震动)荷载等动力扰动是岩溶地面塌陷的动力条件.根据广花盆地地面塌陷的成因特点,提出了通过控制水位变化幅度、减少对土体扰动等预防措施,本研究可为本地区的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刘勇健刘雅恒刘湘秋王颖刘意美
关键词:岩溶地面塌陷时空分布特征
软土蠕变特性的神经网络预测被引量:2
2013年
针对软土复杂的蠕变特性,根据软土三轴蠕变试验,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建立了软土蠕变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BP网络进行了三方面改进(附加动量项、自适应调整学习率,贝叶斯正则性能函数),利用三轴蠕变试验资料对已训练好的软土蠕变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验证,并将该模型应用到某软土地基的沉降预测中.研究结果表明: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直接利用数据建模,避开了传统本构建模时的人为假设,能客观反映软土的非线性蠕变特性.
刘勇健李彰明梁仕华王颖刘意美陈永健林辉
关键词:蠕变特性三轴蠕变试验BP算法本构关系地基沉降
地震地质灾害综合评价的PSO-BP神经网络方法及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结合汶川8.0级地震资料,利用神经网络原理和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出了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地震地质灾害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选取地震灾害、斜坡灾害、地面变形、斜坡分布特征4个指标作为输入,选用地质灾害危险度和分级2个指标为输出,引入粒子群算法对BP网络的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获得了BP网络模型参数。研究结果表明,PSO-BP网络模型不但能克服BP算法收敛速度慢和易陷于局部极小的缺陷,而且计算精度高,泛化能力强;对地质灾害的评价、防范和灾后重建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刘勇健杨雪强符纳王颖
关键词:地质灾害粒子群算法BP神经网络汶川地震
三轴冲击荷载作用前后软黏土的微观结构变化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利用SPAX-2000改进型静动真三轴测试系统进行了软黏土冲击试验,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技术获取了软黏土微观结构图像;提取了孔隙个数、孔隙总面积、面积分级、孔隙总周长、平均孔径、圆度、形状系数和各向异性率共8个微观结构参数;对比了冲击荷载作用前后的微观结构参数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冲击荷载作用下微观结构参数呈现一定的规律变化,该研究成果可为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土地基提供微观理论依据.
刘勇健符纳陈创鑫刘意美罗启洋
关键词:软黏土三轴试验冲击荷载微观结构
软土地基深基坑支护工程监测及变形特性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软土地基的复杂性及不定性是影响深基坑支护工程的重要因素.结合珠江三角洲某基坑地质条件较差的工程实例布置详细监测方案,并对基坑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基坑地下水位、支撑轴力、基坑周边地表沉降的监测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获得一些有价值的基坑变形规律.通过分析基坑支护结构及周边变形的因素,确保了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周边建筑的安全.
符纳刘勇健王颖罗顺飞
关键词:软土地基深基坑基坑监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