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70102)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3
相关作者:苏本营苏华李永庚许宏孙建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牧鸡
  • 2篇浑善达克
  • 2篇浑善达克沙地
  • 2篇草地
  • 1篇地上生物量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位
  • 1篇地下水位下降
  • 1篇畜禽
  • 1篇有机食品
  • 1篇渗透调节物
  • 1篇渗透调节物质
  • 1篇生产力
  • 1篇生物量
  • 1篇食品
  • 1篇水位下降
  • 1篇土地利用
  • 1篇退化草地
  • 1篇农田
  • 1篇农田生态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植...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李永庚
  • 4篇苏华
  • 4篇苏本营
  • 3篇许宏
  • 1篇李凌浩
  • 1篇孙建新
  • 1篇张秀杰
  • 1篇王堃
  • 1篇姜东
  • 1篇蒋高明
  • 1篇周美华
  • 1篇刘伟

传媒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草地学报
  • 1篇中国科学:生...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地下水位下降对浑善达克沙地榆树光合及抗逆性的影响被引量:17
2012年
以浑善达克沙地优势树种榆树(Ulmus pumila)幼苗为研究对象,在半控制试验中设置4个地下水位梯度(U1、U2、U3和U4,地下水位分别为距离土壤表面1、2、3和4m)研究了不同地下水位处理对榆树光合特征及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地下水位下降,榆树对强、弱光的利用能力下降,最大光合能力降低。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榆树叶片光饱和点、表观量子效率及暗呼吸速率均显著下降(p<0.05),U1最大净光合速率可达(10.81±0.28)μmol·m–2·s–1,而U4最大净光合速率降至(8.98±0.08)μmol·m–2·s–1,下降了16.9%;2)地下水位下降使榆树的光能转化效率下降。与U1相比,U2、U3和U4的Rubisco最大羧化效率、光呼吸速率、最大电子传递效率和磷酸丙糖利用率均显著下降(p<0.05),而CO2补偿点显著升高(p<0.05);3)地下水位越低,榆树受到的胁迫越严重。U2、U3和U4的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较之U1均显著升高(p<0.05)。因此,地下水位下降会显著降低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的光合性能,造成干旱胁迫。在实践中应加强地下水管理,这对浑善达克沙地稀树疏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苏华李永庚苏本营孙建新
关键词:CO2响应曲线渗透调节物质光响应曲线地下水位
人为能量投入对农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以鲁西南地区为例
2013年
为了确定影响农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影响因子,在收集2000—2006年鲁西南地区农业生产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农田人为能量投入现状,并利用回归和逐步回归的方法研究了鲁西南地区人为能量投入对农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影响。结果表明:鲁西南地区农田人为能量投入中农膜的投入逐年增加,由2000年的14.6 kg/hm2增长到2006年的20.5 kg/hm2;化肥投入相对稳定(1200-1300 kg/hm2),但总量仍增加;农药的投入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004年达到最高(11.03 kg/hm2);排灌机械、农用车辆的投入呈增长趋势,而单位面积劳动力的投入不断下降,2006年与2000年相比约减少0.65人/hm2。该地区农田生态系统NPP存在着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历年均以东部(枣庄、济宁)高,平均NPP分别为616 g C/(m2·a)和588 g C/(m2·a),西部(菏泽)低,仅有448 g C/(m2·a);年际间呈现一定的波动性,但整体呈上升趋势。该地区农田NPP主要受人为能量投入的影响而与温度和降水的关系不大。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单位面积农膜使用量和农田灌溉比例在逐步回归模型中可以解释本区农田NPP方差的74.6%。因此,化肥、农膜、有效灌溉比等人为能量投入是影响该地区农田NPP提升的主要因素。
周美华苏本营许宏苏华姜东李永庚
关键词:农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
浑善达克沙地“草原牧鸡”生态与经济效益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在群体控制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放养条件下柴鸡的饲料需求情况,并探究了浑善达克沙地放牧柴鸡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草原上放牧柴鸡,能够节省26%的饲料粮,"草原牧鸡"模式下的柴鸡每产出1kg毛鸡比笼养模式下的柴鸡少消耗饲料1.48kg;在草原上放牧柴鸡,对草场生产力的影响较小,显著低于放牧牛羊,有利于退化草地植被的恢复,还能够增加牧民的经济收入,"草原牧鸡"模式下,每公顷草场可比传统放牧模式收入高1500元左右;另外,"草原牧鸡"模式产出的大量生态有机柴鸡肉和柴鸡蛋产品能够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苏本营李永庚苏华许宏蒋高明
关键词:浑善达克沙地草原牧鸡节粮生产力有机食品
畜禽草耦合模式初探被引量:2
2017年
草原牧鸡推动畜-禽-草耦合,成为一种新型草地利用方式,在生物灭蝗、土壤培肥和牧民增收等方面发挥良好作用,大范围推广有可能实现退化草地生态和生产功能的双提升.农区散养鸡由来已久,方法简单,易于掌握,能否照搬到草原牧区?这种方式会对草地生态系统有何影响?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通过开展以农区散养鸡方式牧鸡(MJ)和围封(CK)对比实验,探索以农区散养鸡方式开展牧鸡的可行性.结果表明,MJ样地内鸡群的空间分布符合依赖密度的聚集分布幂法则模型.随距离鸡舍由近及远,鸡的密度显著降低,从4000只/hm^2(R<20 m)显著降低到500只/hm^2(20 m60 m).植物群落受MJ、距离和MJ×距离影响显著.距离鸡栖息地20 m以内,MJ对植被的破坏严重,群落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均显著低于CK.20~60 m范围内,得益于MJ的养分添加效应,其物种丰富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均显著高于CK,MJ当年的升高幅度分别为110.0%,54.7%和43.2%,MJ第二年的升高幅度与第一年相当;而当距离大于60 m时,MJ对植被无显著影响.MJ会造成鸡群的不均匀分布和近栖息地附近植被的严重破坏,不宜在畜禽草耦合模式中应用.实际生产过程中牧鸡应尽量做到密度适中和均匀分布,充分发挥其养分添加效应,促进植被的生长与恢复.
苏华刘伟许宏苏本营张秀杰李永庚
关键词:牧鸡土地利用退化草地地上生物量
新时期我国草地环境科学发展战略的思考被引量:12
2012年
本文对世界草地环境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草地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首次提出了精细草业的概念,论述了新时期我国草地管理的国家目标和草地环境科学发展的创新战略,并分析了我国在草地环境领域取得突破的机遇。旨在为今后我国制定草地环境领域的政策规划、研究方向及学科布局提供依据。
李凌浩王堃斯琴毕力格
关键词:草地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