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210102)

作品数:37 被引量:118H指数:6
相关作者:王玉璋肖云汉翁史烈张士杰于建国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3篇电气工程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9篇电池
  • 9篇氧化物
  • 9篇氧化物燃料电...
  • 9篇燃料电池
  • 9篇固体氧化物
  • 9篇固体氧化物燃...
  • 7篇HAT循环
  • 5篇燃烧
  • 4篇填料
  • 4篇热力性能
  • 4篇合成气
  • 3篇电压
  • 3篇湿化
  • 3篇气化
  • 3篇气轮机
  • 3篇燃气轮机
  • 3篇热力性能分析
  • 3篇涡轮
  • 3篇两相流
  • 3篇煤气

机构

  • 25篇上海交通大学
  • 12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5篇王玉璋
  • 12篇肖云汉
  • 10篇张士杰
  • 10篇翁史烈
  • 9篇臧述升
  • 9篇于建国
  • 8篇惠宇
  • 6篇葛冰
  • 5篇郭培卿
  • 4篇王波
  • 4篇牛茂升
  • 3篇徐震
  • 2篇欧阳艳艳
  • 2篇庄晓杰
  • 2篇王静
  • 2篇刘国兵
  • 2篇许丽
  • 1篇万逵芳
  • 1篇夏晓华
  • 1篇翁一武

传媒

  • 10篇工程热物理学...
  • 7篇热能动力工程
  • 7篇燃气轮机技术
  • 2篇硅酸盐学报
  • 1篇动力工程
  • 1篇华东电力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空气动力学学...
  • 1篇电源技术
  • 1篇功能材料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推进技术
  • 1篇实验流体力学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 12篇2011
  • 10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加压填料饱和器及其关键结构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为了进一步揭示HAT循环的集成和运行的规律,促进HAT循环的商业化,搭建了100kW级的HAT循环示范系统。本文主要工作是研制HAT循环的关键部件加压饱和器及其内部气体分布器、液体分布器、气液两相测量装置等。在前人工作基础上,设计了分布性能好、压力损失小的双向环流式气体分布器。利用FLU-ENT软件对其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显示该气体分布器可以满足饱和器内气流分布均匀性的要求。
惠宇张坤王玉璋翁史烈
关键词:HAT循环饱和器湿化气液两相流
机匣相对转动对涡轮叶顶间隙流动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机匣与叶片的相对转动是影响涡轮叶顶间隙流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对LISA 1.5级轴流涡轮内三维流动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当叶片静止时,叶片顶部压力面静压增加,叶片顶部载荷增大。通过间隙的流量增加,同时吸力面侧在叶片前缘、叶片中部各形成一个间隙涡。叶片前缘间隙涡会迅速耗散,同时使得叶片中部形成的间隙涡维持在吸力边附近,上通道涡被排挤到间隙涡下方,导致动叶出口截面上、下通道涡形成的高损失区合并,影响范围增大。
牛茂升臧述升
关键词:间隙涡
不同排烟方式HAT循环性能对比
2008年
对三种不同排烟方式HAT循环的模拟分析表明,在总压比一定时,排烟方式对比功影响很小,采用引风机排烟的HAT循环比直接排烟及回热法排烟的电效率最多分别高出1和1.5个百分点。最高效率时的引风机压比在1.5~1.6左右。引风机排烟带来的压缩耗功下降和湿化器出水温度降低是效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水回收率相对偏低,且性能受烟气冷凝温度和引风机压比影响较大。
万逵芳肖云汉张士杰
关键词:HAT循环水回收排烟方式
钝体燃烧室热态流场的大涡模拟被引量:1
2010年
对圆盘凸台钝体燃烧室的热态流场进行了大涡模拟,利用PIV实验数据,显示了大涡模拟对平均速度及均方根速度脉动量的预测与实验中的测量值基本吻合,模拟获得的钝体后回流区、钝体边缘存在的切应力层等湍流特征信息也得到了实验验证。采用两种不同亚网格模型的大涡模拟结果与实验对比表明,在流动情况特别复杂的区域,Germano动态亚网格模型对流场,尤其是湍流脉动的预测准确性要高于标准Smagorinsky亚网格模型。
郭培卿臧述升葛冰
关键词:大涡模拟PIV湍流燃烧
基于极大似然估计法求解微燃机特性反问题被引量:1
2011年
发展了一种基于极大似然估计法求解微燃机特性反问题的方法。构建了微燃机全工况模型和反问题求解方法。为对上述模型和方法进行验证,将模拟数据加上测量误差作为反问题的求解条件,反推了单元部件额定效率和压气机特性模型参数。结果表明,单元部件额定效率估计值与原给定值差别较小,压气机特性模型能够较好地表达压气机特性线信息。
欧阳艳艳张士杰肖云汉
关键词:微燃机反问题
基于三种气化炉的整体煤气化湿化燃气轮机循环热力性能分析
2011年
将燃料湿化和空气湿化应用到整体煤气化燃气轮机循环中,以降低NOx排放并有效利用系统低品位热。基于水煤浆、干煤粉及输运床三种气化炉,构建了多种整体煤气化湿化燃气轮机循环,分析了其热力性能并给出了湿化方式建议。研究表明:燃料湿化循环系统效率较高;空气湿化循环燃气轮机比功较大;整体煤气化湿化燃气轮机循环具有利用系统外部中低品位热量、大幅提高系统效率的潜力。
庄晓杰王波张士杰肖云汉
关键词:湿化气化炉
喷淋吸收过程模型及实验研究被引量:17
2008年
开式循环吸收式热泵是用于HAT循环烟气水回收的新型技术于段。本文以喷淋吸收器为对象,对应用氯化钙溶液的吸收过程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理论建模预测了吸收过程的温度及浓度分布,并且就温度及浓度等参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喷淋吸收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冷却水喷淋减湿进行对照,结果表明要达到相同的吸收效果,冷却水流量要多于溶液流量5倍以上.
魏璠肖云汉张士杰路源
微型燃气轮机动态模拟与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在建立压气机、燃烧室、透平、回热器、转轴转动惯性等单元部件动态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恒转速简单和回热型微型燃气轮机的系统动态模型及其控制系统模型,对其冷启动、升降负荷和甩负荷动态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并对两者的动态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系统动态模型能够有效地对系统的各个典型动态过程进行模拟与分析,计算稳定可靠,可为微燃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提供模型基础;控制系统设计合理,能够满足调节负荷和转速的要求,保证循环系统安全运行;回热器的热惯性和扰动幅度是影响微燃机系统响应的重要因素。
欧阳艳艳张士杰赵丽凤王波肖云汉
关键词:微型燃气轮机动态模型回热器
气液降膜流动传热传质研究的综述被引量:6
2011年
气液降膜是工业中常见的传热传质过程,在很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湿空气透平(HAT)循环的主要部件饱和器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回顾了降膜分别在气体剪切力下以及由界面相变引起的热非平衡状态下的流动稳定性及传热传质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进展,总结了气液降膜流动已有的理论和实验结果,并展望了气液降膜流动技术的发展前景。
刘国兵惠宇王玉璋
关键词:传热传质
合成气扩散燃烧的OH-PLIF测量被引量:6
2011年
为了解中低热值合成气在燃气轮机燃烧室中的燃烧特性,利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法,对模型燃烧室内CH4和具有不同C-H比的合成气旋流扩散火焰开展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H4与合成气火焰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火焰形状,瞬态OH-PLIF图像揭示了它们具有湍流火焰的共同特征,且火焰都稳定在喷嘴出口位置.相比之下,CH4燃烧更加稳定,通过对火焰核心反应区域的定量分析还发现,C-H比越高,合成气火焰的稳定性越差.
郭培卿臧述升葛冰田寅申
关键词:合成气扩散燃烧燃烧不稳定性旋流燃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