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210100)

作品数:27 被引量:140H指数:7
相关作者:蒋洪德任静陈浮李佳郭爽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动力工程及工...
  • 9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9篇气膜
  • 8篇气膜冷却
  • 7篇气轮机
  • 7篇燃气轮机
  • 6篇压气机
  • 6篇附面层
  • 6篇附面层抽吸
  • 6篇传热
  • 5篇高负荷
  • 4篇压力敏感
  • 4篇叶栅
  • 4篇气动
  • 3篇气动性能
  • 3篇吸气位置
  • 3篇扩压
  • 3篇扩压叶栅
  • 2篇等离子
  • 2篇压气机叶栅
  • 2篇透平
  • 2篇气动性能影响

机构

  • 14篇清华大学
  • 13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作者

  • 14篇蒋洪德
  • 13篇任静
  • 9篇陈浮
  • 4篇宋宇飞
  • 4篇郭爽
  • 4篇李佳
  • 4篇王仲奇
  • 4篇陈绍文
  • 3篇宋彦萍
  • 3篇尹洪
  • 3篇李雪英
  • 2篇刘华坪
  • 2篇张鹏武
  • 2篇阚瑞
  • 2篇韩昌
  • 2篇冯冬民
  • 2篇林伟春
  • 2篇羌晓青
  • 2篇王松涛
  • 2篇陈焕龙

传媒

  • 17篇工程热物理学...
  • 5篇航空动力学报
  • 2篇Chines...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推进技术

年份

  • 3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13篇200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压敏漆的带横槽气膜冷却实验与数值研究被引量:17
2010年
为改善燃气轮机高温透平叶片的设计,使用压力敏感漆实验技术和数值方法对平板气膜冷却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0°、45°和90°复合角时,有无横槽结构对圆孔气膜冷却的影响。结果表明有复合角时横槽结构能显著提高气膜冷却效率,因为横槽壁对射流形成阻碍作用,在横槽内形成侧向涡,加强了由复合角引起的射流侧向动量。
李佳韩昌任静蒋洪德
关键词:气膜冷却横槽吹风比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多参数气膜冷却效率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气膜冷却作为当代燃机高温透平中必需的冷却手段,其冷却性能在多种参数的影响下表现复杂。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多种几何、流动参数变化下的气膜冷却系统的绝热气膜冷却效率进行预测。选择气膜冷却系统的吹风比、密度比、主流湍流度、面积比和长径比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以燃气轮机透平叶片气膜冷却的实际运行工况为范围建立数据库。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贝叶斯归一化法训练后建立的气膜冷却神经网络模型在预测精度上要优于经验公式法,而且参数适用范围更广,具有良好的发展应用前景。
秦晏旻李雪英任静蒋洪德
关键词:燃气轮机气膜冷却神经网络
基于顺序算法的灵活燃料燃气轮机气动热力性能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灵活燃料燃气轮机是地面燃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准确地分析其整体气动热力性能对其开发设计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针对灵活燃料燃气轮机,本文基于显式顺序算法开发了燃机整体气动热力性能分析软件OptiCC,对GE公司的PG9351FA和西门子公司的V94.3A机组进行了性能分析,反推得其冷却空气信息,所获得的燃气轮机性能数据与燃气轮机厂商公布的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从而验证了所采用算法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PG9351FA机组改烧合成气后的性能,进一步验证了OptiCC针对灵活燃料燃气轮机整机性能分析的准确度。
孙鹏任静蒋洪德
关键词:燃气轮机
基于压力敏感漆的气膜冷却孔形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为改善燃气轮机热端部件的设计,使用压力敏感漆(PSP)技术对平板气膜冷却进行了实验研究。该技术基于压力敏感涂料氧猝熄光致发光特性,可进行表面压力和气膜冷却效率的测量。分别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对PSP的特性进行标定,并编写了实验后处理程序。实验给出了圆孔、扇形孔和扇形后倾孔3种孔型在吹风比为0.5、1.0和1.5时的气膜冷却效率分布。结果表明:圆孔在高吹风比时,冷却气流易吹离表面,冷却效果较差;扇形孔冷却效率随着吹风比的增加而增加,并具有较均匀的横向冷却分布;与扇形孔相比,扇形后倾孔增强了下游的冷气在孔中心线上的分布,减弱了其横向扩展。PSP技术具有分辨率高、可重复性好的特点,能有效用于气膜冷却流动和传热特性的研究。
李佳卢义袁新蒋洪德
关键词:气膜冷却
利用等离子控制凸包流动分离的数值模拟被引量:4
2009年
基于等离子发生器简化模型求解电势方程,得到电场及等离子分布,并将电场对等离子的作用力耦合到流动方程中.结果表明,电场力在电极交接处附近诱导气体运动并产生"壁面射流"效应,增加低能流体动量,显著改善附面层内速度分布;与无等离子控制措施相比,分离点位置最大延迟约4%特征尺寸,再附点位置最大提前约12%特征尺寸,分离范围明显减小.此外,电压较大、电极与流体接触式布置均能提高等离子控制流动分离的能力.
刘华坪颜培刚陈浮
关键词:等离子壁面射流
孔隙射流结构对扩压叶栅出口流场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实验研究带有孔隙射流结构的某大折转角直扩压叶栅在设计冲角下的出口流场特性,分析了不同孔隙射流位置对出口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叶片表面开孔隙后,降低开孔隙的叶高处出口气流折转能力,使叶栅性能下降;孔隙射流使尾迹速度增加,相应的尾迹损失降低,尾迹区范围减小,同时出口气流角沿节距方向分布更加均匀,开孔位置越靠近叶展中部,孔隙射流对尾迹的影响越明显;开多孔方案对叶栅出口流场的影响要强于单孔方案.
冯冬民陈浮陈焕龙付丽鹏王仲奇
关键词:压气机叶栅大折转角
涡轮叶片内部冷却通道传热和压力分布特性的实验被引量:6
2010年
针对带45°肋片圆形弯头U型通道进行了传热和压力分布特性的实验研究.实验中进口雷诺数变化范围在30 000-55 000之间.研究表明,肋片引起的横向二次流在弯头前区域是强化传热的主要因素.不同雷诺数下传热分布和压力分布的趋势完全一致,但弯头区后半段上传热分布有所差异.通道中的最大压降出现在弯头区,进口雷诺数越大,弯头损失系数和总损失系数都有所减小.流体在圆形弯头中,加速效果没有矩形弯头强烈,弯头区和弯头后的传热较矩形弯头都有较大幅度地减小.
陈伟阚瑞任静蒋洪德
关键词:传热
密度比和吹风比对透平静叶气膜冷却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燃气轮机中冷却空气和高温燃气的密度比和吹风比是影响透平叶片气膜冷却性能重要因素。本文采用压力敏感漆技术,对燃气轮机第一级静叶栅气膜冷却的冷却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测量了静叶栅在不同密度比(1.5/1.0)和不同吹风比条件下的冷却效率。密度比的改变射流的出口动量,造成射流出口的流动特征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冷却效率,影响的强弱与叶片表面曲率、主流加速度、气膜孔型、吹风比的大小等均有关系。
李佳任静蒋洪德
关键词:燃气轮机气膜冷却吹风比
附面层抽吸对高负荷扩压叶栅气动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英文)被引量:7
2010年
对某大转角压气机叶栅进行了实验研究,以验证应用附面层吸气技术改善高负荷叶栅气动性能的效果。测量流场,并进行了流场显示。结果表明基于本文采用的附面层抽吸方式,各吸气方案下中径处的损失减小最为显著。只有在附面层已经分离但是还未远离避免的位置进行抽吸,端壁损失才明显地减小。随着吸气量增加和吸气位置后移,改善的程度增加,总压损失降低幅度最高达16.5%。附面层抽吸位置对总压损失的影响比抽吸量大。
郭爽陈绍文宋彦萍宋宇飞陈浮
关键词:压气机叶栅气动性能高负荷总压损失
小流量下的转静系盘腔传热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在一些情况下,燃机透平中用于供给轮缘密封的气体流量要小于自由盘的夹带流量。本文采用气热耦合数值计算的方法,并结合轮盘一维导热模型,分析了小流量下(λ_t<0.22)转静腔室传热特点及其中关键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小流量下的转静系盘腔系统,可以根据盘面传热系数随冷气量的变化定义一个临界流量λ_(t,c),当冷气流量大于λ_(t,c)时,盘面传热系数随冷气量增加缓慢增大,近似等于自由盘状态;当冷气量小于λ_(t,c)时,盘面传热系数随冷气量减小而迅速减小。文中给出了一种估算动盘面传热系数随冷气量变化的方法。文章同时分析了转速对于轮盘传热(λ_(t,c)<λ_t<λ_(t,fd))的影响,当转速对应的Ecb等于Ecb,c时,轮盘的体平均温度最低。
林立任静蒋洪德
关键词:气热耦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