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01)

作品数:4 被引量:62H指数:4
相关作者:付修根王剑何利宋春彦陈明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土资源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盆地
  • 4篇羌塘
  • 3篇羌塘盆地
  • 2篇三叠
  • 2篇三叠世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晚三叠世
  • 1篇地磁
  • 1篇地磁数据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三叠纪
  • 1篇砂岩
  • 1篇盆地基底
  • 1篇盆地演化
  • 1篇青藏高原腹地
  • 1篇中生代
  • 1篇基底
  • 1篇古地磁

机构

  • 4篇成都地质矿产...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作者

  • 4篇王剑
  • 4篇付修根
  • 3篇宋春彦
  • 3篇何利
  • 2篇陈明
  • 2篇谭富文
  • 2篇冯兴雷
  • 1篇陈文彬
  • 1篇曾胜强
  • 1篇何江林

传媒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矿物岩石
  • 1篇地球科学(中...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羌塘中生代(T_3—K_1)盆地演化新模式被引量:29
2010年
在羌塘盆地上三叠统那底岗日组陆相火山岩—沉火山碎屑岩及冲洪积相砂砾岩之下,作者发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古风化壳。该风化壳穿时超覆于肖茶卡组(T3上三叠统?)及其以下的二叠系及石炭系地层之上,沉积超覆于古风化壳之上的那底岗日组陆相火山岩—沉火山碎屑岩及冲洪积相砂砾岩代表了羌塘中生代(T3—K1,晚三叠世卡尼期至早白垩世时期)新一轮沉积作用的开启。采用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方法,作者在羌塘盆地胜利河地区和望湖岭地区分别获得了一组那底岗日组玻屑凝灰岩和晶屑凝灰岩的年龄,其值为216.8±2.1Ma和217.3±2.5Ma;这些同沉积年龄证据证实了羌塘中生代盆地的开启时间应该为晚三叠世卡尼—若利期。羌塘中生代盆地早期沉积作用经历了一个由陆相至海相的沉积超覆过程。伴随着岩浆侵入、火山爆发及火山碎屑沉积作用,沉积超覆作用是从冲洪积相开始。总体上,表现为一个向上由浅变深的海侵序列,显示为被动陆缘裂陷盆地特征。
王剑付修根谭富文陈明何江林
关键词:羌塘盆地基底
羌塘盆地藏夏河组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被引量:11
2013年
藏夏河组是指发育于北羌塘盆地北部的一套砂、泥质互层的复理石相沉积地层,其时代为晚三叠世诺利期.由于其形成时间正是羌塘地体与可可西里-松潘地体沿金沙江缝合带进行碰撞、缝合的时期,因此该套地层对于探讨晚三叠世藏北地质演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通过对北羌塘盆地多色梁一带藏夏河组砂岩进行X射线衍射,全岩常量、稀土和微量元素分析,以及锆石裂变径迹等方法分析该套砂岩的物源、沉积构造背景,进而探讨晚三叠世羌塘盆地的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其岩石类型为杂砂岩,物源主要为长英质火成物质,另有少量古地壳再循环物质加入,沉积大地构造背景为活动大陆边缘与大陆岛弧.结合前人研究资料,推断晚三叠世北羌塘盆地的性质可能为前陆盆地,藏夏河组为一套造山前或同造山期形成的复理石沉积建造.
宋春彦王剑付修根冯兴雷曾胜强何利
关键词:羌塘盆地晚三叠世地球化学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晚三叠世古地磁数据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8
2012年
羌塘盆地作为青藏高原主要的地体之一,其中生代的地质演化对于研究古特提斯洋关闭和冈瓦纳大陆解体都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为查明羌塘盆地中生代的演化过程,在南、北羌塘坳陷上三叠统扎拉组和土门格拉组地层中共采集200余件砂岩样品进行古地磁对比研究。热退磁实验显示,大部分样品均含有两个磁组分,并揭示出一组高温特征剩磁分量,在95%置信度下通过正倒转检验和正褶皱检验,说明这组高温分量很可能代表岩石形成时的原生剩磁。南、北羌塘坳陷中样品的平均特征剩磁方向分别为D/I=28°/45.5°(a95=3.6°)和D/I=35.3°/46.5°(a95=4.0°);其相近的古地磁极和古纬度表明,南、北羌塘在晚三叠世已经属于一个统一的地块,并且具有北纬27°的古纬度。再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发现,羌塘盆地晚古生代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地区,晚二叠世时已靠近赤道,并逐渐从冈瓦纳大陆北缘裂解开来向北漂移。羌塘盆地与塔里木地块在晚三叠世实现了碰撞拼合;中白垩世时,又与拉萨地块完成了板块碰撞。至此,羌塘盆地与周缘各地块基本上完成了碰撞拼合。
宋春彦王剑付修根冯兴雷陈明何利
关键词:青藏高原羌塘盆地三叠纪古地磁
青藏高原腹地羌塘盆地白垩纪快速隆升的锆石裂变径迹测年证据被引量:7
2014年
青藏高原的成因与形成过程一直是全球地质学家争议的焦点。为了约束青藏高原腹地晚中生代的构造隆升运动。本文在青藏高原中部的羌塘盆地内三个地区采集了14件锆石裂变径迹测年样品,并进行了系统测年分析。结果显示,羌塘盆地在早白垩世(148Ma^94Ma)发生了强烈的构造运动。由于新特提斯洋向拉萨地块之下不断消减挤压,羌资盆地与拉萨地块之间发生了重要的板块碰撞,从而使羌塘盆地在28Ma^48Ma的时间间隔内发生了快速的隆升运动,岩石迅速从~300℃冷却到~180℃以下,降温幅度达120℃。快速的构造隆升使得羌塘盆地的古海拔迅速增大,进而可能形成一个以南羌塘为核部,地貌向南、北逐渐降低的原始高原。原始高原的出现使得南羌塘地区成为剥蚀区,为拉萨地块内的萎缩海盆提供物源供给。羌塘盆地晚白垩世(89Ma^73Ma)的构造隆升很有限,但此次构造隆升可能在拉萨地块内比较显著,从而导致了拉萨地块内海相沉积的结束和大量陆相粗碎屑沉积的开始,并且可能使原始高原的范围不断扩大,甚至延伸到整个拉萨地块。
宋春彦王剑谭富文付修根陈文彬何利
关键词:青藏高原羌塘盆地白垩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