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0768)
- 作品数:8 被引量:44H指数:5
- 相关作者:董迎春兰卫东吴蔚媚苏荣祥李刚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EphA7在炎症状态下人牙髓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Eph A7基因在牙髓的炎症反应和牙源性疼痛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健康牙髓、具有疼痛症状的牙髓炎牙髓和无疼痛症状的牙髓炎牙髓各18例,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Eph A7蛋白在不同状态牙髓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Eph A7在健康牙髓中仅阳性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而在炎症牙髓中,Eph A7的表达显著升高,除阳性表达于上述细胞外,同时还阳性表达于成纤维细胞、炎症细胞以及神经纤维组织中。Western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健康牙髓相比,牙髓炎牙髓中Eph A7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具有疼痛症状的牙髓中Eph A7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无疼痛症状的牙髓(P<0.05)。结论:Eph A7基因可能是反映牙髓组织炎症活动和疼痛状态的一个标记物。
- 赵俊杰兰卫东董迎春
- 关键词:EPHA7牙髓牙髓炎
- 龈上洁治术后甘氨酸颗粒喷砂联合橡皮杯抛光治疗牙龈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9
- 2018年
- 将114例牙龈炎患者随机分为喷砂组(A组)、橡皮杯组(R组)和喷砂联合橡皮杯组(AR组),观察治疗前后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出血指数(BI)及色素指数(PI)差异。治疗后3组PLI、GI和BI均显著减小(P <0. 01),A和AR组PI显著降低,R组无显著改变; R和AR组PLI较A组显著降低,R和AR组间无差异; R组GI、BI及PI较A组显著升高,A和AR组间无差异。超声波洁治术后是否进行喷砂联合橡皮杯抛光建议根据色素沉积、牙龈出血及菌斑沉积综合判定。
- 王园莉董迎春丁皓月房方方李宦臻
- 关键词:喷砂抛光牙龈炎
- 在大鼠牙髓炎中的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B免疫组化研究
- 2013年
- 目的研究内毒素(LPS)诱导大鼠牙髓炎模型中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B(Oct-4B)在不同时间的表达特点及定位情况,以探讨Oct-4B在牙髓炎症中的可能作用,推测它在牙髓炎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对LPS诱导的大鼠磨牙牙髓炎进行连续组织切片,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牙髓炎中Oct-4B的表达情况.结果 1 d组:成牙本质细胞呈中度阳性表达,牙髓成纤维细胞为中度至强阳性表达;3、5、7 d组:成牙本质细胞、牙髓成纤维细胞阳性表达减弱.2周组:坏死区扩大呈均质弱阳性表达,成牙本质细胞、牙髓成维维细胞及内皮细胞减少,呈阳性,修复牙本质呈弱阳性表达;3周组:大部分坏死牙髓组织呈均质弱阳性表达.结论 Oct-4B在大鼠牙髓炎发生、发展呈动态表达,Oct-4B可能参与调节牙髓炎发生、发展及修复过程.
- 兰卫东董迎春
- 关键词:牙髓炎
- 监测麻醉管理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研究监测麻醉管理(MAC)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患者血流动力学和麻醉深度变化。方法将46例口腔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局部麻醉组(L组)和MAC组(M组),每组23例。L组给予2%利多卡因气管黏膜表面麻醉和局部浸润麻醉,M组在表面麻醉和局部麻醉后静脉注射咪达唑仑、丙泊酚和芬太尼,然后进行PDT。按镇静/警觉(OAA/S)评分标准对镇静深度进行评价,并记录入室后(基础值,T1)、局部麻醉后(T2)、静脉给药后/切皮前(T3)、切皮时(T4)、扩张钳扩张时(T5)和气管切开导管进入气管时(T6)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状态熵(SE)和反应熵(RE)。术后随访M组患者是否术中知晓。结果与基础值相比,L组的MAP和HR值在T4~T6时均显著升高(P<0.05);M组的MAP和HR值在T3时显著下降(P<0.05),T4~T6时与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组的MAP和HR值在T3~T6时均显著低于L组(P<0.05)。不论是与基础值相比,还是与L组相比,M组的SE和RE值在T3~T6时均显著降低(P<0.01)。随着OAA/S评分的降低,RE和SE值也显著降低(P<0.05)。术后随访,M组患者无1例术中知晓。结论 MAC技术使患者具有更高舒适度,对PDT过程无记忆,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是实施PDT的一种较好麻醉方法。
- 董迎春苏荣祥吴蔚媚李刚
- 关键词: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麻醉
- 诱导前给予地佐辛对口腔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诱导前给予地佐辛对口腔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择期行口腔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35~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于麻醉诱导前15min经静脉分别给予地佐辛0.15mg/kg(D组)或等量生理盐水5ml(C组)。术后均给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检测注射地佐辛(或生理盐水)前(T_0)、术后2h(T_1)和12h(T_2)时血浆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_H)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记录T_1、T_2和术后24h(T_3)时的VAS疼痛评分、BCS舒适度评级、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恶心、呕吐、低血压与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T_0时比较,T_1、T_2时两组血浆Cor、ACT_H浓度及血清CRP浓度明显升高(P〈0.05)。T_1、T_2时D组血浆Cor、ACTH浓度及血清CRP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T_1~T_3时D组VAS评分明显低于,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C组,T_1、T_2时BCS舒适度评级明显高于C组(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低血压与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诱导前给予地佐辛能有效减轻口腔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增强舒芬太尼术后镇痛的效果。
- 赵保建董迎春王新河李珺张雪
- 关键词:口腔癌地佐辛镇痛应激
- 人牙髓淋巴管相关标志物的表达和超微结构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健康牙髓中是否存在淋巴管。方法:选择因正畸拔除的牙30颗,取出牙髓,以健康牙龈组织做阳性对照,利用淋巴管特异性标志物D2-40和LYVE-1以及血管标志物CD31和CD34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印迹法检测D2-40的表达,透射电镜进行超微结构分析。结果:健康牙髓组织中,管腔结构的内皮细胞均显示CD31和(或)CD34阳性,D2-40除成牙本质细胞弱阳性表达外,管腔结构均阴性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显示,用胶原酶去除牙髓成牙本质细胞后,D2-40所对应的分子量40 kDa的条带消失。牙髓管腔结构的内皮细胞电镜检测显示出血管而不是淋巴管的特征,即由单层内皮细胞组成,外有周细胞围绕,基底膜完整。结论:在人正常牙髓组织中可能不存在淋巴管,淋巴系统是否参与牙髓炎症的引流过程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 兰卫东董迎春刘锐
- 关键词:牙髓淋巴管超微结构
- 光棒引导经鼻气管内插管在困难气道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光棒引导经鼻气管内插管用于口腔颌面外科困难气道患者气管插管中的有效性,为困难气道的管理提供新方法。方法:ASAⅠ或Ⅱ级困难气道且拟行经鼻气管插管的患者76例,随机均分为光棒引导组(光棒组)和盲探组,每组38例。光棒组借助颈前光点引导进行插管,而盲探组依靠患者的呼吸声引导插管。比较2组患者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插管期间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及术后插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光棒组患者插管成功率(89.5%,34/38)高于盲探组(71.1%,27/38)(P<0.05);插管时间[(89.9±26.8)s]短于盲探组[(134.9±32.8)s](P<0.001);光棒组术后咽痛发生率(14.7%,5/34)亦低于盲探组(40.7%,11/27)(P<0.05);声音嘶哑和鼻出血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期间光棒组患者插管中和插管1min MAP值低于盲探组,2组患者各时间点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棒引导经鼻气管内插管简单、实用,较经鼻盲探插管成功率高,血流动力学平稳,且不良反应少,是困难气道患者行经鼻气管插管的有效途径之一。
- 董迎春邵云苏荣祥吴蔚媚李刚
- 关键词:光棒经鼻盲探插管经鼻气管内插管困难气道平均动脉压
- 肩下垫枕仰卧位时插管软镜在困难气道患者经鼻插管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观察一般仰卧位和肩下垫枕仰卧位时插管软镜在困难气道患者经鼻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探讨插管体位对插管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困难气道患者1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一般仰卧位组(对照组)和肩下垫枕的仰卧位组(实验组),每组84例,全身麻醉下行经鼻气管内插管。记录2组患者首次插管成功率、总成功率、插管时间和插管时直接看到声门的比率,同时记录2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插管前、插管过程中和插管后1min和5min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插管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患者首次插管成功率(94.0%,79/84)明显高于对照组(71.4%,60/84)(P<0.01);实验组患者插管总成功率(98.8%,83/84)与对照组(97.6%,82/8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插管时间明显缩短(P<0.01),插管软镜通过鼻后孔后不需要调整按钮即能直接看到声门的比率明显升高(P<0.01)。与基础值比较,2组患者在插管前和插管过程中MAP和HR均明显降低(P<0.01),插管后1min和5min时回到基础值(P>0.05);2组患者在各时间点MAP和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明显咽痛、声音嘶哑和鼻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下垫枕可使插管软镜在困难气道患者经鼻插管中应用的成功率更高,用时更短。肩下垫枕仰卧位是插管软镜经鼻插管时一个较好的操作体位。
- 李宦臻丁皓月赵保建李刚房方方董迎春
- 关键词:经鼻插管困难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