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FJJ06-6)
-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 相关作者:康建毅黄显凯王丽丽聂海张军更多>>
-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舱室爆炸致大鼠腹部损伤伤情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舱室爆炸致大鼠腹部损伤的伤情特点及规律。方法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舱内组、舱外组,每组60只。舱内组在模拟装甲舱室内用600mg DDNP瞬时电雷管爆炸;舱外爆炸条件与舱室相同,压力传感器测定冲击波物理参数。观察爆炸后大鼠存活情况及腹内脏器大体形态学改变,并进行损伤严重程度病理学评分。结果死亡率:舱内组即刻21.7%,舱外组6.7%(χ2=5.551,P=0.018)。腹腔脏器损伤发生率:舱内组76.7%,舱外组53.3%(χ2=7.179,P=0.007)。舱内组肝、结肠损伤较多,而舱外组结肠、胃损伤率较高。肝损伤以包膜下血肿和裂伤常见,空腔脏器损伤以浆膜下出血常见。病理学评分:舱内组(2.63±1.25)分,舱外组(1.97±0.86)分(Z=-2.394,P=0.017)。结论舱室爆炸致腹部损伤程度较舱外开阔地更严重;舱室爆炸腹部受损器官以肝和结肠为主,开阔地爆炸腹部受损器官以结肠为主。
- 聂海黄显凯赖西南康建毅王丽丽甯交琳
- 关键词:爆炸伤冲击波腹部损伤
- 密闭舱室内冲击波作用下胸部动态响应规律的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密闭舱室内大鼠胸部对不同大小爆炸冲击波的动力学响应过程,分析胸壁的粘弹性运动过程及其与伤情间的关系。方法在密闭舱室内用不同当量的点爆源爆炸对大鼠致伤,采用REDLAKE-HE高速摄影机观察胸壁的运动情况,记录冲击波超压,分析大鼠损伤的伤情。结果胸部变形量、胸壁向内最大速度与损伤严重程度指数ASⅡ有一定的相关性(r=0.96778,P=0.03222;r=0.96881,P=0.03119)。胸壁运动对内部器官造成损伤机制主要是粘性损伤机制。结论胸壁的变形运动过程是造成胸部损伤的关键因素之一。密闭舱室内胸壁向内最大速度与损伤严重程度指数ASⅡ有较好的相关关系,是预测冲击伤伤情的可靠参数。
- 康建毅彭承琳赖西南黄小龙赵兴虎
- 关键词:密闭舱室胸部冲击波
- 舱室内爆炸对大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密闭舱室中爆炸冲击波暴露大鼠学习记忆功能、行为及伤情的变化。方法致伤前所有动物均进行Morris水迷宫和穿梭箱行为训练。采用自制舱室爆炸模型,伤后不同时间点观察大鼠损伤情况,并做行为测试。结果(1)伤后密闭组和开放组均无运动障碍,大体观无明显差异,均有脑、肺冲击伤。(2)伤后密闭组和开放组与对照相比较,大鼠旷场实验自发活动明显增多、水迷宫逃避潜伏期和穿梭箱平均反应时显著延长(P〈0.05),伤后24小时差异非常显著(P〈0.01);伤后12小时~3天,密闭组和开放组有显著差异(P〈0.05),24小时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舱室内外爆炸急性期致大鼠明显的行为改变及学习记忆能力严重损害,且舱内急性期反应更加严重而持久。
- 张红叶冯正直赖西南康建毅张军
- 关键词:密闭舱室冲击伤学习记忆
- 舱室内爆炸冲击波对大鼠海马组织一氧化氮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观察舱室内爆炸后大鼠海马组织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变化,探讨舱室爆炸自由基毒性作用变化特点。方法14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密闭组、开放组和对照组,密闭组、开放组施加当量为400mg的爆炸刺激,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刺激,于伤后1h、6h、12h、24h、3d、7d取各组大鼠海马组织,匀浆后取上清液,测定NO、MDA的水平通信作者和SOD的活力。结果NO水平通信作者于伤后6h起密闭组和开放组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伤后24h[密闭组:(2.80±0.49)μmol/L,开放组:(2.33±0.63)μmol/E,对照组:(1.37±0.24)μ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1);伤后12h密闭组(2.54±0.46)μmol/L与开放组(1.90±0.24)μmol/L相比较差异非显著(P〈0.01)。MDA水平通信作者于伤后6h起密闭组和开放组明显高增多,与对照组相比伤后24h[密闭组:(0.93±0.14)nmol/mgprot,开放组:(0.91±0.08)nmol/mgprot,对照组:(0.63±0.05)nmol/mgprot]差异有显著性(P〈0.01);密闭组与开放组相比,MDA水平通信作者差异无显著性。密闭组、开放组海马中SOD水平通信作者均在伤后1h[密闭组:(25.62±5.54)U/mgprot,开放组:(22.01±5.85)U/mgprot,对照组:(2.7±0.75)U/mgprot]即显著增加(P〈0.01),伤后12h密闭组[(19.21±4.08)U/mgprot]和开放组[(14.98±3.24)U/mgprot]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舱室爆炸急性应激对脑的损害,可能与自由基细胞毒性作用有关。
- 张红叶赖西南冯正直张军康建毅王丽丽
- 关键词:密闭舱室爆炸冲击波海马
- 舱内腹部爆炸伤大鼠血清及肠道组织MDA含量和SOD、GSH-Px活力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2
- 2008年
- 目的探讨舱内爆炸致大鼠腹部损伤后血清及肠道组织MDA含量及SOD、GSH-Px活力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120只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舱内组、舱外组,各60只,采用DDNP纸质点爆源在模拟装甲舱室和舱外开阔地爆炸建立腹部爆炸伤模型;另设立正常对照组(10只)。爆炸后0.5h内、3、8、24、48h和72h采集血液和肠道组织标本,检测MDA含量和SOD、GSH-Px活性。结果大鼠爆炸后血清和肠道组织内MDA水平持续升高,伤后0.5h内升高显著(P<0.05),3~8h上升最快,24h达峰值;舱内组较舱外组升高显著(P<0.05)。SOD、GSH-Px活性在伤后早期略有升高,继而进行性下降,24h达最低值;舱内组下降速度较舱外组快(P<0.05)。MDA水平达峰值及SOD、GSH-Px活性达低谷后逐渐恢复,舱内组恢复较慢。血清和肠道组织MDA含量及GSH-Px活力呈正相关(P<0.01)。结论大鼠舱室爆炸致腹部损伤后氧化应激反应较开阔地爆炸出现早、强度大且持续时间长,氧化应激可能参与了大鼠腹部爆炸伤后肠道的继发性损害。检测血清MDA含量和GSH-Px活性可作为伤后肠道组织过氧化损伤的诊断指标之一。
- 聂海黄显凯赖西南王丽丽康建毅赖军
- 关键词:腹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