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4005)

作品数:11 被引量:236H指数:7
相关作者:江在森武艳强蒋锋云张希赵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GPS
  • 6篇地震
  • 5篇汶川地震
  • 3篇地壳
  • 3篇块体
  • 2篇地震危险
  • 2篇地震危险性
  • 2篇东北缘
  • 2篇断裂带
  • 2篇裂带
  • 2篇北缘
  • 1篇地壳变形
  • 1篇地壳形变
  • 1篇地壳运动
  • 1篇地壳运动速度...
  • 1篇形变
  • 1篇应变场
  • 1篇应变率场
  • 1篇右旋
  • 1篇右旋走滑

机构

  • 7篇中国地震局
  • 6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中国地震台网...
  • 1篇福建省地震局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日本九州大学

作者

  • 7篇江在森
  • 6篇武艳强
  • 5篇张希
  • 4篇蒋锋云
  • 3篇张晓亮
  • 3篇赵静
  • 3篇唐红涛
  • 2篇李瑞莎
  • 2篇贾鹏
  • 2篇魏文薪
  • 2篇李强
  • 1篇刘晓霞
  • 1篇张四新
  • 1篇王庆良
  • 1篇陈光齐
  • 1篇方颖
  • 1篇刘经南
  • 1篇王双绪
  • 1篇顾国华
  • 1篇杨永林

传媒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地震
  • 2篇地震研究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高原地震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10年来中国大陆GPS水平运动与构造变形特征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1999-2009年中国大陆GPS水平运动速度场资料,对近10年来地壳水平运动及主要活动断裂带构造变形特征、昆仑山口西8.1级与汶川8.0级地震变形及其可能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昆仑山口西与汶川地震同震变形显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东昆仑构造带东段及甘川—甘川陕交界,鲜水河断裂带南段、安宁河断裂带中北段及与龙门山断裂带交汇区附近与其构造背景一致的断裂活动及应变积累。②中国大陆主要活动断裂带构造变形特征总体上与其地质背景一致;近10余年来未发生7级以上大震,可能存在长期孕震背景的区域主要位于新疆西部、藏东至滇西—滇西南、东昆仑断裂带东段至甘川—甘川陕交界、安宁河断裂带及其附近区域。
唐红涛张晓亮张希蒋锋云
关键词:GPS
汶川地震孕震背景与同震变化的铲形断层位错模拟及前兆分析
地质资料显示龙门山断裂带逆冲为主,由后山、中央、前山与山前隐伏呈叠瓦状的铲形断层构成。《汶川8.0级地震科学研究报告》中横跨龙门山断裂中段人工地震剖面地质图显示地表以下15~20km处倾角变缓,20~25km为低速层,其...
张希王庆良李瑞莎唐红涛
关键词:同震变化龙门山断裂带汶川地震
文献传递
汾渭断裂带近10年GPS观测获得的剖面变形与应变积累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利用1999~2009年汾渭断裂带GPS速度场观测资料,研究了跨断裂剖面变形动态演化特性、应变积累的分段差异性以及汶川大地震等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近10年来山西断陷带南段、渭河盆地中东部应变积累相对较快,山西断陷带北端的蔚广盆地南缘断裂、渭河断裂西段也存在一定程度应变积累。汶川大地震影响相对明显,2007~2009年应变积累明显增强的有渭河断裂西段、山西断陷带南段和蔚广盆地南缘断裂。
张希蒋锋云唐红涛李瑞莎贾鹏
关键词:GPS
应用最小二乘配置建立地壳运动速度场与应变场的方法被引量:131
2010年
简要论述了应用最小二乘配置原理,利用GPS资料建立水平运动速度场统一模型和应变场的方法.讨论了建立基于不同参考基准和几何变形含义的地壳运动模型及空间不同尺度和频率域应变场等问题.对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区域网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并分别以中国大陆区域整体及首都圈地区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作为研究区对本文提出的模型和方法进行了实际应用和讨论.
江在森刘经南
关键词:最小二乘配置地壳运动应变场GPS
汶川地震震后短期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变形特征成因讨论被引量:5
2013年
2007—2009年时段GPS数据资料显示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地壳运动较前期(1999—2007年时段)发生明显变化。本文分别对汶川地震同震影响、震后粘弹性松弛影响和震后余滑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震对该区域地壳变形特征的形成存在一定影响,而震后粘弹性松弛和余滑产生的影响均可忽略不计。分析认为,对于中国大陆这种多块体系统而言,现有的震后变形机制并不能充分解释震后短期某些区域地壳运动变形特征的形成,汶川地震震后短期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地壳变形特征的形成可能主要与震后块体运动调整有关。
李强江在森武艳强赵静魏文薪刘晓霞
关键词:地壳变形青藏高原东北缘
利用GPS数据研究川滇块体东边界主要断裂带运动特性被引量:24
2012年
利用1999~2007时段的GPS速度场,对块体刚体旋转模型、块体整体旋转与均匀应变模型及块体整体旋转与线性应变模型的速度残差及无偏性进行估计;针对川滇块体东边界主要断裂带变形的复杂性,结合3种块体变形模型,求得各断裂带的平均滑动速率,并给出了该研究区域断裂带的近场滑动速率。在确定各断裂带可能变形宽度的基础上,利用断裂带构造变形定量分析方法确定了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的相对闭锁且剪切应变积累速度较高的异常区域为安宁河断裂带。
魏文薪江在森武艳强赵静
关键词:GPS
青藏块体东北缘近期GPS水平运动特征与汶川大震影响被引量:14
2010年
利用青藏块体东北缘2004~2007年、2007~2009年GPS水平运动观测资料,分析地壳运动与活动断裂带构造变形演化特征以及汶川大震对活动断裂的影响。研究表明:祁连山—海原断裂带近期仍呈现与其构造活动背景一致的左旋挤压特性,观测结果未显示汶川大震对断裂有明显影响。而汶川大震对西秦岭构造区中东部、六盘山断裂中南段、秦岭北麓与渭河断裂的西段的影响相对显著,其中对西秦岭构造区中东部的大范围区域应变积累可能呈以增强为主的影响,其它断裂段近期可能呈以调整为主的状态特征。
张希张晓亮张四新王双绪蒋锋云
关键词:青藏块体东北缘GPS汶川地震
任意多面体重心及积分的精确算法被引量:7
2011年
通过对三维单纯形积分公式的分析给出了其伪代码实现,并结合具体实例描述了其求解过程,给出了任意形状多面体重心计算方法。利用上述算法,对比了中空规则形状多面体重心的计算值与理论值差异,分析了不同边长比(10-4—104)情况下计算值与理论值的差异,讨论了计算结果的精度。通过非规则形状多面体重心计算结果的稳定性分析,讨论了单纯形积分的普适性特征。结果表明,积分和重心的计算值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约为10-15—10-14,图形条件对积分结果的影响极小且不存在系统性。因此,单纯形积分结果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武艳强陈光齐江在森
利用GPS资料反演海原-六盘山断裂带闭锁程度与滑动亏损分布被引量:16
2014年
利用中国大陆GPS水平速度场数据,基于块体旋转与块体边界断层闭锁模型,反演了海原-六盘山断裂带中各断裂的闭锁程度与滑动亏损分布,并结合反演结果对该断裂系统的强震危险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海原-六盘山断裂带中的金强河断裂、毛毛山断裂和六盘山南段闭锁程度最强;滑动亏损高值出现在金强河断裂、毛毛山断裂和老虎山断裂,而六盘山断裂整段滑动亏损均较小,应变积累缓慢;其他断裂闭锁程度与滑动亏损均相对较小,其中,海原断裂(狭义)闭锁程度最弱,滑动亏损也仅分布于断层浅部。结合历史地震情况,分析认为金强河断裂、毛毛山断裂以及六盘山南段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强震危险要高于其他断层段。
李强江在森武艳强赵静
关键词:GPS地震危险性
汶川地震前后川滇及其邻区GPS水平运动演化特征被引量:21
2012年
利用川滇及其邻区2004-2007年、2007-2009年GPS水平运动观测资料,对汶川地震前、震时与震后地壳运动及主要活动断裂带构造变形演化特征、汶川地震可能的同震与震后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7-2009年汶川震区呈现出显著的右旋逆冲同震变形;大震在一定程度上对甘川交界及其北侧的西秦岭构造区、安宁河—则木河断裂的构造运动有所促进;对鲜水河断裂构造运动总体反映调整影响但对其南段可能有促进作用。
贾鹏张希张晓亮蒋锋云
关键词:汶川地震GPS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