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021403)

作品数:11 被引量:41H指数:3
相关作者:王恩哥薛其坤顾长志贾金锋于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日本东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理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篇纳米
  • 4篇第一性原理
  • 4篇第一性原理计...
  • 4篇原子
  • 3篇扫描隧道显微...
  • 3篇量子
  • 2篇原子结构
  • 2篇团簇
  • 2篇物理学
  • 2篇量子点
  • 2篇纳米团簇
  • 2篇金属
  • 2篇金属表面
  • 1篇单畴
  • 1篇单原子
  • 1篇单原子链
  • 1篇第一性原理研...
  • 1篇电荷
  • 1篇电荷密度
  • 1篇电荷密度分布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日本东北大学

作者

  • 6篇王恩哥
  • 4篇薛其坤
  • 2篇贾金锋
  • 2篇孟胜
  • 2篇顾长志
  • 1篇李海钧
  • 1篇川添良幸
  • 1篇何珂
  • 1篇刘邦贵
  • 1篇张丽娟
  • 1篇张立新
  • 1篇窦艳
  • 1篇杨勇
  • 1篇李俊杰
  • 1篇杨身圆
  • 1篇吴克辉
  • 1篇潘明虎
  • 1篇徐茂杰
  • 1篇樱井利夫
  • 1篇窦瑞芬

传媒

  • 5篇物理
  • 4篇物理学报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Scienc...
  • 1篇2003年纳...
  • 1篇2005年全...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6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ole of gallium wetting layer in high-quality ZnO growth on sapphire (0001) substrates
2004年
A Ga wetting layer was used to modify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sapphire (0001) substrate to prepare high-quality ZnO film by radio frequency plasma-assisted molecule beam epitaxy. We found that this Ga layer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eliminating 30 rotation domains, controlling polarity and decreasing defect density in ZnO epilayers, as demonstrated by in situ reflection high energy electron diffraction, ex situ high resolution X-ray diffraction and high resolution cross-sectional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Zn-polar film of ZnO was determined by convergent beam electron diffraction. A Ga bilayer model is proposed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the Ga wetting layer on high-quality ZnO growth.
ZENG Zhaoquan1,3, WANG Yong2, DU Xiaolong1, MEI Zengxia1, KONG Xianghe3, JIA Jinfeng1, XUE Qikun1 & ZHANG Ze2, 4 1.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Surface Physics, Institute of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0, China
关键词:WETTING
扫描隧道显微学在薄膜量子生长中的应用
薛其坤
文献传递
单畴的单原子In纳米线阵列的制备与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利用Si(0 0 1)向 [110 ]方向偏 4°角的斜切表面作为衬底 ,成功地制备了分布均匀的单畴的单原子In链阵列 .扫描隧道显微镜分析表明 ,沉积的In原子优先吸附在台面上沿着台阶内边缘的位置 ,并在两个Si的二聚体链之间形成稳定的In二聚体 .In二聚体组成直的单原子链 ,其生长机理与Car提出的“表面聚合反应”相一致 .另外 。
窦瑞芬贾金锋徐茂杰潘明虎何珂张丽娟薛其坤
关键词:扫描隧道显微镜二聚体
Na原子在Si(111)-(7×7)表面的吸附:从二维原子气到纳米团簇阵列被引量:2
2004年
作者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详细研究了室温下Na原子在Si(111) (7× 7)表面的吸附 .对STM图像及功函数变化的分析表明 ,当Na原子覆盖度小于临界覆盖度 (0 .0 8ML)时 ,Na原子具有类气态的性质并可以在一个吸附能阱中快速移动 .从STM图像可看出这种移动导致的对比度调制 .在临界覆盖度以上 ,Na原子自组装形成团簇阵列 .第一原理模拟计算的结果与作者的实验结论很好吻合 .
薛其坤王恩哥吴克辉樱井利夫川添良幸张绳百
关键词:纳米团簇钠原子扫描隧道显微镜第一性原理计算功函数
纳米级自旋电子学材料取得重要进展被引量:11
2003年
因为纳米级的自旋电子学器件需要在纳米尺度上仍能在较高温度下保持优异性能的高自旋极化率材料 ,故与半导体相容的半金属铁磁体近来受到高度重视 .文章介绍作者在这个方向上研究工作的最新重要进展 :通过大规模系统的高精度第一原理计算 ,作者发现三个 3d过渡金属硫系化合物的闪锌矿相具有优异的半金属铁磁性 ,并且其结构性能适合做成具有足够厚度的薄膜或层状材料 。
刘邦贵
关键词:自旋电子学闪锌矿结构电子结构
原子表面扩散的对称破缺对二维岛形成的控制
2003年
文章阐述了当CO吸附改变时Pt/Pt(111)同质外延单层岛的形状的微观选择机制,即岛的取向由沉积原子的边-角扩散运动的不对称性惟一决定.对没有CO介入的理想真空生长情况,衬底温度不能改变三角形岛的取向.CO的吸附反转了边-角扩散运动的不对称性,从而使岛的取向发生变化.
杨勇王恩哥
关键词:对称破缺量子点薄膜生长凝聚态物理学
水在金属表面上的吸附
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水在各种金属Pt(111)、Au(111)、Ag(111)、Rh(111)、Pd(111)、Ru(0001)等表面上的吸附。通过总能优化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我们表明,除了以单分子、双分子存在外,水...
孟胜王恩哥
文献传递
氢吸附金刚石(001)表面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15
2004年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氢吸附的金刚石 (0 0 1 )表面 ,计算了氢吸附金刚石表面构型 .通过分析吸附前后空间电荷分布的变化 ,发现吸附H原子的金刚石 (0 0 1 )表面电荷向H原子转移 ,即表明氢吸附的金刚石表面带负电 .分析了这种现象的微观机制 。
于洋徐力方顾长志
关键词:氢吸附金刚石表面电荷密度分布第一性原理计算
单根准直碳纳米纤维的场发射特性被引量:3
2004年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热灯丝化学气相沉积方法 ,以甲烷和氢气为反应气体 ,在钨丝衬底上制备出准直的碳纳米纤维 (CNFs) ,其生长密度小于 10 6 cm- 2 ,长度为 6— 30 μm ,直径为 6 0— 10 0nm .并采用自制的双探针扫描电子显微镜系统 ,对所生长的单根CNF作了场发射特性研究 .结果表明 ,其场发射开启电压约为 5V μm ,相应的发射电流达到2 0 μA cm2 ,同时 ,对不同长度的CNFs及单根CNF不同位置的场发射研究表明 ,场发射电流的大小不仅与材料本身的功函数、外电场场强、材料的微观结构以及宏观的几何结构有关 ,而且电子在输运过程中所受到的散射也是决定场发射电流大小的关键因素 .
李海钧顾长志窦艳李俊杰
关键词:碳纳米纤维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发射电流
水在金属表面的氢键网络结构振动谱研究
2003年
用从头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水在Pt(111)表面上的吸附 .总能优化和振动谱分析都表明 ,在这个表面上水以有序的分子态双层结构存在 .这一结论和最近对水在Ru(0 0 0 1)表面上吸附的计算结果相悖 ,但和已有的实验相符 .此外 ,文章作者首次确定双层结构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氢键形式 .这两种氢键可以通过OH伸缩振动模的振动谱得到直接证实 .
孟胜杨身圆王恩哥
关键词:水分子分子动力学模拟金属表面振动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