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重点调研课题
- 作品数:21 被引量:273H指数:8
- 相关作者:李浩张镭王志祥刘敏郭锋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江苏省法学会法学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论从习惯到法律演变的一般规律被引量:1
- 2007年
- 从习惯到法律的演变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表征,是社会规则系统发生变迁的直接表现。虽然在世界各地的文明演进中,从习惯到法律的具体演变过程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但是有几个基本的规律是共同的。这些规律主要表现在:(1)从习惯到法律的演变取决于习惯内部矛盾的发展;(2)习惯向法律的演变应当符合社会的总体发展方向;(3)习惯向法律的演变要经过统治集团公开认可或者默认;(4)对习惯的认可或默认必须以社会主体的普遍认同为前提;(5)能够向法律演变的习惯必须是社会主体普遍遵从的习惯。
- 张镭
- 关键词:法律
- 关于我国构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调查研究
- 2007年
-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我国刑事证据规则研究的重要课题。调查表明,非法证据问题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仍然十分突出。结合司法实践,要构建科学合理的非法言词、实物证据排除规则。非法言词证据的排除范围,以侵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手段收集证据为限;非法实物证据排除应设立轻微损害和利益保障两个例外原则;确立公诉机关对证据合法性的证明责任;非法证据的衍生证据则不予排除。
- 李钢
- 关键词:非法证据
- 商事交易安全的反思——兼论“商事通则”的任务
- 商事交易安全是重要的商法原则之一,在"商事通则"的制度设计中也是应当重点考量的。传统的教科书告诉我们,商事交易安全原则大体表现为:公示主义、外观主义、严格责任主义、善意取得、禁止欺诈或不正当主义等规则。现代商事主要是指公...
- 李有星郭晓梅
- 关键词:商事交易交易主体外观主义商事通则不动产登记簿无处分权人
- 文献传递
- 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价值与可能性被引量:26
- 2008年
-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于国家正式制定法以外的习惯法或民间法的研究逐渐成为我国法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并且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中,民俗习惯是作为民间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研究的值得指出的是,民俗习惯研究不能仅仅满足于人们知识上的创新与挑战,更重要的是服务于实践,包括立法与司法。
-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课题组
- 关键词:民俗习惯司法运用国家制定法依法审判知识传统民间法
- 关于对再审新证据认知的调研报告被引量:5
- 2010年
- 再审新证据制度是一个多变项相互关联的复杂问题,仅通过国外立法例、判例和学说的梳理后思考解决再审新证据中的困惑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来订立再审新证据的认定和运用标准,是无法满足社会对再审新证据制度的需求和期待。为此需要我们通过大样本的实证研究,描述再审新证据制度在实践中的状况。
- 李后龙花玉军葛文
- 关键词:再审新证据证据失权制度再审事由生效裁判举证时限制度申请再审
- 工伤认定行政诉讼的困境与出路被引量:4
- 2009年
- 工伤认定行政诉讼的实质是法院对行政机关工伤认定行为的再审查。工伤认定行政诉讼中存在的问题很多。有些问题存在于行政诉讼中但在行政诉讼中却难以解决,以致成为工伤认定行政诉讼的困境。如何走出这种困境成为审判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 吕成陈默
- 关键词:行政诉讼工伤认定行政机关审判实践法院
- 行政诉讼法实施问题的实证分析与思考 兼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修改被引量:2
- 2004年
- 1990年10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10余年的行政诉讼司法实践表明它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依法行政、推动法冶进程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职权所涉领域的不断更新,公民法治观念的日益增强,人们对作为与民主政治联系非常紧密的行政诉讼制度寄予越来越高的期望,行政诉讼法律制度在实践中也逐渐显露出一些缺漏与不足。本文以实证调查为基础,指出行政诉讼立法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若干法律修改建议,以期对行政诉讼制度创新和发展有所裨益。
-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课题组
- 关键词: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诉权保护诉讼类型管辖制度当事人制度
- 商事交易安全的反思——兼论“商事通则”的任务
- 2007年
- 商事交易安全是重要的商法原则之一,在"商事通则"的制度设计中也是应当重点考量的。传统的教科书告诉我们,商事交易安全原则大体表现为:公示主义、外观主义、严格责任主义、善意取得、禁止欺诈或不正当主义等规则。
- 李有星郭晓梅
- 关键词:商事交易商事通则善意取得外观主义受让人持票人
- 对解决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收益分配纠纷的法律思考被引量:20
- 2010年
-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收益分配纠纷日益增加。司法机关对此类纠纷的态度一直摇摆不定。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收益分配纠纷的核心,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这种资格认定涉及农民的基本民事权利,法律应当干预。鉴于认定农村集体经济成员资格较为复杂,立法可对之进行类型化处理,对不同类型的人员涉及的分配纠纷做出不同的法律规定。司法机关应秉着司法为民的理念,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不断探寻解决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收益分配纠纷的新方法。
- 郑鹏程于升
- 关键词:司法能动主义
- 商事惯例初论——以立法构建为视角
- 引言在我国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学界对民族、区域、村落习惯法领域展开的研究不断加深,与之相比,对商事惯例展开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法律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观点认为,包括法律制度在内的经济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现...
- 周林彬王佩佩
- 关键词:法律效力商事立法民间法法律适用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