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4042)
- 作品数:10 被引量:51H指数:4
- 相关作者:成庆林刘扬孙巍王志华范明月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管道科技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更多>>
- 基于灰色关联的输油泵节能运行综合评价被引量:6
- 2015年
- 针对目前对输油泵进行监测方法是将机组效率、功率因数、节流损失率这三项评价指标视为同等权重,且所得评价结果仅限于定性的情况,本文在收集大量输油泵运行数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熵权法与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原油管道企业实际运行的299台输油泵进行综合评价,得到评价指标的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节流损失率、机组效率、功率因数。基于关联度大小,给原油管道企业在用的所有输油泵用能情况排序,对其节能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范明月成庆林刘国豪
- 关键词:灰色关联输油泵评价指标节能监测
- 原油管道蜡沉积预测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6年
- 结合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的蜡沉积研究经验,将各种蜡沉积热力学、动力学以及计算机训练等理论研究方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对UNIQUAC局部活度系数模型、普适性结蜡模型以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等具有代表性的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说明了相应模型的特性和优缺点,并给出了未来蜡沉积研究的发展建议。
- 苏文坤成庆林孙巍
- 关键词:原油管道蜡沉积热力学模型动力学模型人工神经网络
- 油田加热炉节能运行的综合评价系统开发被引量:8
- 2012年
- 基于Visual Basic语言和Access数据库管理工具开发了油田加热炉综合评价系统软件,在实现油田加热炉工艺参数计算的基础上,运用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对加热炉的节能运行进行综合评价。对某油田加热炉的应用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评价指标对加热炉运行的影响程度不同,其重要程度排序依次为:排烟温度、炉体外表面温度、空气系数、热效率;按照关联度数值大小可判别各台加热炉运行情况的优劣,其值越接近1,加热炉运行效果越优,否则为用能薄弱设备。由此为提高油田总体用能水平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依据。
- 刘扬成庆林李秀娟
- 关键词:油田加热炉灰色关联分析
- 头台油田老化油回收处理工艺技术被引量:11
- 2012年
- 随着大庆头台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阶段,开采及输送方式改变,老化油量逐年增多,处理难度不断加大,制约着油田正常、高效生产。为解决大庆头台油田老化油处理工艺不够完善的问题,在对头台油田老化油进行物化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影响老化油乳化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其稳定机理以及头台油田老化油处理工艺技术现状,对头台油田原有的老化油回收处理方式进行了改善:以污水沉降罐内安装浮动式收油装置代替原有的收油槽式固定收油工艺,将脱水器工作压力提高到0.25 MPa,脱水温度提高到60℃,破乳剂加药量控制在230kg/d以及合理控制收油量。经过现场实际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刘扬魏金辉王志华乐昕朋
- 关键词:老化油破乳脱水回收处理工艺头台油田
- 三元复合驱集油管道淤积规律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蜡质含量高、黏度大、乳化严重、机械杂质及黏土颗粒含量多,在集油管道输送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降低,这些物质不断析出,从而给地面集油管道带来严重的淤积问题。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典型区块集油管道淤积物组成及淤积规律,明确了淤积物为黑色黏稠状的混合物,主要由蜡组成;集油管道淤积主要受所含聚合物浓度、集油温度、含水率、流速等因素的影响,且淤积速率随着含聚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集油温度、含水率、流速的增大而减小。该研究结果为制定三元复合驱集油管道内形成淤积物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对确保集油管道的安全生产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 魏立新庞仁山诸葛祥龙王志华
- 关键词:三元复合驱集油管道淤积
- 基于FTA的输油管道凝管失效可能性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根据凝管事故进行统计和分析,确定了引起凝管的最直接原因是停输管道再启动失败和管道运行进入不稳定工作区两方面。并且依据建立故障树的基本原则,选择将"输油管道凝管失效"作为故障树的顶事件。总结了17个基本事件,使用下行法对输油管道凝管失效故障树进行分析,得出故障树的全部15个最小割集,利用最小割集原理对凝管失效故障树进行定性分析,结合改进的专家判断法确定了引起凝管失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不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发生的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利用最小割集计算故障树顶上事件发生概率,通过概率重要度分析法计算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
- 张振兴成庆林孙巍
- 关键词:故障树
- 电加热集输管道时控周期及能耗的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电加热集输控制方式有温控电伴热与时控电伴热两种,目前现场采用温控电伴热——点控温的方法,通过温控器限定温度传感器处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从而控制电热带的加热时间和停止加热时间。此方法缺点是在温度控制器失灵时,可能造成电加热带停止加热或一直保持加热状态,造成管线阻塞或油温过高,电能损耗过大。针对这种集输状况,将电加热集输控制方式改为时控电伴热,通过确定时控周期,控制管道的加热状态。相对于点控温,时控温不但施工简便,而且节约了能耗,同时矿场试验也证明,时控电伴热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 孙英
- 关键词:电伴热能耗
- 基于灰色关联的油田锅炉节能运行综合评价被引量:2
- 2015年
- 锅炉在油田中是主要的耗能设备,为提高其能源利用效率,对油田锅炉节能运行进行综合评价有着重要意义,传统的评价方法是将锅炉各评价指标视为同等权重下的定性分析。本文打破传统评价方法,收集某油田企业5个单位在用的68台油田锅炉运行数据,运用改进熵权法得出各评价指标权重大小,结果由大到小依次为:炉体表面温度、排烟温度、过剩空气系数、热效率、负荷率;综合运用熵权法与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出锅炉的关联度,判断锅炉的运行状态,定量分析油田锅炉的节能效果,对节能降耗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范明月成庆林刘国豪
- 关键词:灰色关联评价指标
- 蜡沉积对原油管道安全输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蜡沉积对管道运行的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是使有效管径减小,增大流动阻力;二是使传热系数减小,降低管道散热损失。求解管道的安全输量首先需要确定热力条件允许最小输量和管道特性允许最小输量,再对两者进行比较,其中较大者即为管道的安全输量。一个清管周期内,随着结蜡层逐渐增厚,总传热系数减小,使得管道热力允许最小输量降低;流量、黏度、有效管径等的综合作用使得水力允许最小输量亦减小。
- 艾云超
- 关键词:含蜡原油蜡沉积
- 油水乳状液转相特性及其对集油工艺适应性的影响
- 油田采出油水乳状液随着含水率的变化会发生转相,由此引起黏度的剧烈变化,将对集油管道的生产能耗和运行成本产生较大影响。以我国东部某油田所产含水油为例,试验研究乳状液黏度随含水率、温度及剪切速率的变化规律,以确定乳状液的转相...
- 刘扬王志华成庆林李玉春
- 关键词:油水乳状液转相点集油工艺适应性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