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02C083)

作品数:9 被引量:117H指数:6
相关作者:周德泉张可能刘宏利王丽辉赵明华更多>>
相关机构:长沙理工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建筑科学

主题

  • 8篇地基
  • 6篇复合地基
  • 4篇桩型
  • 4篇组合桩
  • 4篇组合桩型复合...
  • 3篇地基基础
  • 2篇垫层
  • 2篇桩体
  • 1篇多元复合地基
  • 1篇应力
  • 1篇应力比
  • 1篇褥垫层
  • 1篇受力
  • 1篇受力特性
  • 1篇受压
  • 1篇双曲线法
  • 1篇塑性状态
  • 1篇填土
  • 1篇土应力
  • 1篇破坏模式

机构

  • 9篇长沙理工大学
  • 6篇中南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作者

  • 8篇周德泉
  • 6篇张可能
  • 5篇刘宏利
  • 1篇赵明华
  • 1篇王丽辉

传媒

  • 2篇中外公路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建筑技术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矿冶工程
  • 1篇岩土力学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组合桩型复合地基中合理设置垫层和桩体的几个要点被引量:11
2005年
组合桩型复合地基是一种新的地基基础形式,其垫层和桩体的几何、力学参数对性状有直接影响,在具体工程中要结合基础类型、荷载大小、场地地质条件和环保要求,合理选择垫层和桩体材料、施工工艺、尺寸和布局,使设计的地基基础满足强度、变形和稳定性要求,充分发挥其显著的经济和技术优势。
周德泉张可能刘宏利
关键词:组合桩型复合地基褥垫层桩体
强夯加固填土的效果与机理分析被引量:34
2004年
针对山区全风化泥岩和粘性土混合回填地基的强夯加固试验工程,采用PLT,DPH和SPT3种方法,测试了夯击能量与夯后时间对强度和加固深度的影响及加固效果的空间变化,评价了测试方法,分析了加强点夯后不同尺寸基底下的承载力与沉降计算方法,更新了有效加固深度的概念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强夯加固素填土,强度随时间增长;竖向形成上硬下软的2层结构;设计承载力时宜指明具体时间和层位;检测时,应根据土质特征选择可行的方法综合评价;夯体与夯间土形成复合地基;有效加固深度取决于土质、强夯参数、基础埋深和基底宽度等。
周德泉张可能刘宏利邓文清
关键词:强夯填土地基夯击能量
竖向增强体的组合形式及其复合地基研究动态被引量:7
2007年
随着地基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组合桩型复合地基应用日益广泛。该文综合了国内的应用和研究现状,明确组合桩型复合地基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总结竖向增强体的组合形式,分析了目前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成果。其研究结果可为组合桩型复合地基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周德泉王丽辉赵明华
关键词:地基基础组合桩型复合地基
三元和四元复合地基工程特性的对比试验研究被引量:25
2004年
多元复合地基具有较好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但目前尚无比较成熟的分析方法供设计和检测使用。在桩、土顶部安装压力盒(计)和传感器,对三元和四元复合地基进行静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地基中桩、土应力随总荷载加大而增长,增长率与强度或相对刚度成正比;不同的桩、土应力增长率使桩体分担荷载比和桩土应力比随总荷载的变化规律有较大差别;两种复合地基的p-s曲线均呈缓变型,可用双曲线法模拟,便于建立破坏标准、获得切线模量;受压后,桩间土先达到塑性状态,大部分荷载增量由桩体承受,总效应是变形增大,故三元和四元复合地基宜按变形控制设计。本文结果可供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参考。
周德泉刘宏利张可能
关键词:多元复合地基荷载比P-S曲线土应力塑性状态双曲线法
桩顶垫层的受压破坏模式与上刺入阶段应力比的变化被引量:5
2006年
垫层技术是桩体复合地基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分析持力层破坏形式的基础上,提出桩顶垫层破坏模式、标准和定量判别方法,推导桩间土先达到极限状态时应力比的表达式,据此分析上刺入阶段应力比的变化,部分通过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桩体复合地基受压后,桩顶与基底间距离缩小,垫层破坏由Terzaghi模式发展到Mandel-Salencon模式;在上刺入阶段,桩间土先达到极限状态后,桩土应力比随垫层内摩擦角和上刺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桩间距的增大而趋于减小,桩体材料也有影响。最后给出了垫层的实用设计方法。
周德泉
关键词:桩体复合地基垫层破坏模式应力比
双层土工网复合地基受压性状试验研究与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路堤下的桩体复合地基顶部常铺设一层或多层土工网,以增加桩体所承受的荷载及桩土应力比,形成桩 网复合地基或桩承堤,其设计从整体上仍处于经验阶段。采用在承压板内外侧设置百分表、在土工网下埋设土压力盒的方法,测试了土工网复合地基应力的平面分布、竖向扩散规律及随时间和沉降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强度变化与破坏模式,并对承载力特征值的取值标准提出了建议。本文结果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了有益的依据。
周德泉刘宏利张可能
组合桩型复合地基桩、土受力特性的试验对比与分析被引量:22
2005年
在剖析单一桩型复合地基基本特点和组合桩型复合地基概念的基础上,采用在承压板下埋设压力盒(计)和传感器的方法,对获得的三元和四元复合地基中桩、土垂直受力特性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和综合分析,讨论了其性状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四元复合地基中桩、土应力随总荷载变化的规律与三元复合地基相似,而桩、土分担荷载比和应力比随总荷载变化的规律与三元复合地基差别较大,是桩、土应力增长率决定了这种变化;组合桩型复合地基的p-s曲线呈缓变型,受压后桩间土先达到塑性状态,桩体承受大部分荷载增量,总效应是复合地基变形增大,故组合桩型复合地基应按变形控制设计;组合桩型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可取压板下桩间土或次桩的分担荷载比–荷载曲线的转折点(或曲率最大点)对应荷载,压板面积与实际加固范围不同时,可据两种面积下试验值与计算值等比关系获得;其性状受桩体粘结强度、桩长、置换率、垫层厚度与材料和时间等因素影响。
周德泉张可能刘宏利
关键词:地基基础复合地基组合桩受力特性
单一桩型复合地基沉降计算与参数取值探讨
2005年
基于沉降控制设计要求,从变形模式出发,分析了单一桩型复合地基桩间土受力机理,提出了相应沉降计算公式,并探讨了相关计算参数的确定方法。结果表明,考虑桩土垫层之间的相互作用计算沉降,理论依据较强,也便于分析不同地质和桩长条件下各部分沉降的比例,有利于控制沉降;地质勘察时,宜根据沉降计算的需要,提供地基土的e~p曲线和持力层的基床系数,并提供桩、土直剪摩擦试验结果。
刘宏利
关键词:地基基础沉降
组合桩型复合地基计算与应用分析被引量:31
2004年
为完善组合桩型复合地基设计理论,以单一桩型复合地基计算方法为基础,给出了其承载力和沉降量计算方法,提出了静载试验结果的尺寸修正方法,并与测试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经修正后,承压板下组合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值与采用本文公式所得计算值吻合;采用桩间土的压缩模量乘以承载力的提高幅值,所得复合压缩模量计算组合桩型复合地基,最终沉降满足工程要求。
周德泉张可能刘宏利
关键词:组合桩型复合地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