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08Y01011292)
作品数:
3
被引量:42
H指数:2
相关作者:
马琪林
江斌
张艺丹
陈汉水
童绥君
更多>>
相关机构:
厦门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梗死
2篇
动脉
2篇
动脉溶栓
2篇
动脉溶栓治疗
2篇
溶栓
2篇
溶栓治疗
2篇
缺血
2篇
缺血半暗带
2篇
脑梗
2篇
脑梗死
2篇
急性
2篇
急性脑梗死
2篇
半暗带
1篇
动脉内
1篇
血管
1篇
血管再通
1篇
影像
1篇
影像特点
1篇
溶酶
1篇
尿激酶
机构
2篇
福建医科大学
2篇
厦门大学
作者
3篇
马琪林
2篇
毕敏
2篇
童绥君
2篇
陈汉水
2篇
张艺丹
2篇
江斌
1篇
鲁丛霞
1篇
安星凯
1篇
曲红丽
1篇
黄远亮
1篇
林青
传媒
1篇
脑与神经疾病...
1篇
中华急诊医学...
1篇
中华神经医学...
年份
1篇
2014
2篇
2013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纹状体内囊区域内不同面积梗死的病因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通过对纹状体内囊区域大小不同面积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磁共振(MRI)影像特点的对比性分析,探究其发病的病因和机制。方法分析根据发病48h内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的结果,确定梗死的部位及大小,按照纹状体内囊梗死(SCI)的影像诊断标准,将58例患者分为(SCI组)26例和(非SCI组)32例。并分别进行临床表现与影像特点的分组对比。结果临床资料显示,两组在NIHSS评分、血压、血糖及CRP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指标均有显著差异。影像资料显示,病灶分布情况、白质病变在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中动脉受累无显著差异。结论 (SCI组)动脉源性或心源性栓塞是主要病因之一,(非SCI组)病因考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曲红丽
马琪林
安星凯
鲁丛霞
林青
黄远亮
关键词:
影像特点
r—tPA动脉溶栓治疗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
被引量:21
2013年
目的研究cT灌注指导下r—tPA动脉溶栓治疗6~9h时间窗内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前瞻对照研究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将63例发病6~9h内CT灌注成像提示存在缺血半暗带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A、B两组,A组给予r—tPA动脉接触溶栓,B组给予常规抗血小板等治疗。各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24h和7d行NIHSS评分,90d行mRS及BI评分以评定临床预后;A组患者术前、术后行脑血管DSA检查,判定闭塞血管再通情况;两组患者24h内均复查颅脑CT,观察是否合并脑出血。结果A组30例,B组33例;治疗前后比较,NIHSS评分差异24h时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d时两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问比较显示A组较B组在治疗后24h、7d时NIHSS评分下降更显著(P〈0.01);治疗后90d良好预后者A组明显多于B组(P〈0.05);A组溶栓治疗后成功再通20例(66.67%),24h内有2例并发脑出血,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灌注指导下r-tPA动脉溶栓是治疗6~9h时间窗内急性脑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毕敏
童绥君
张艺丹
江斌
陈汉水
马琪林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动脉溶栓
缺血半暗带
血管再通
CT灌注指导下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6-9h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1
2013年
目的探讨CT灌注指导下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6-9h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人住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52例CT灌注成像提示存在缺血半暗带的发病6-9h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27)和对照组(n=25)。治疗组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DSA),闭塞部位输注尿激酶行接触溶栓治疗,术后评价闭塞血管再通情况;对照组患者予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后24h内复查CT以观察是否合并脑出血,治疗前及治疗后24h、7d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定,治疗后90d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和Barthel指数(BI)评价临床预后。结果治疗组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成功再通15例[心肌梗塞溶栓评判标准(TIMI)3级9例,TIMI2级6例],不成功再通12例(TIMI1级和0级各6例1。治疗后24h内2组脑出血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7d时治疗组NIHS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d时良好预后(mRS分级0~I级或BI≥95分)比例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灌注指导下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发病6-9h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其可以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临床预后。
马琪林
童绥君
张艺丹
陈汉水
江斌
毕敏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尿激酶
缺血半暗带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