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24-005-007)

作品数:11 被引量:126H指数:7
相关作者:严德田瑞瑞杨进杨建刚贾立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套管
  • 2篇热采
  • 2篇热采井
  • 1篇单通
  • 1篇单通道
  • 1篇导管架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灾害
  • 1篇地质灾害风险
  • 1篇地质灾害预测
  • 1篇调整井
  • 1篇油气井
  • 1篇油砂
  • 1篇油田
  • 1篇预应力固井
  • 1篇灾害预测
  • 1篇载力
  • 1篇蒸汽辅助重力...
  • 1篇深水
  • 1篇深水钻井

机构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海油能源发...
  • 1篇教育部
  • 1篇中海石油(中...
  • 1篇中海油能源发...

作者

  • 2篇田瑞瑞
  • 2篇杨进
  • 2篇杨建刚
  • 2篇严德
  • 1篇黄小龙
  • 1篇张百灵
  • 1篇周荣鑫
  • 1篇方长传
  • 1篇张星星
  • 1篇孟炜
  • 1篇宋宇
  • 1篇胡志强
  • 1篇杨立平
  • 1篇杨进
  • 1篇周波
  • 1篇林志强
  • 1篇刘宝生
  • 1篇王爱国

传媒

  • 4篇中国海上油气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中国科技信息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石油科技论坛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自升式钻井平台调整井作业精确就位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6
2013年
针对渤海油田海管海缆布置密集化、复杂化给自升式钻井平台调整井作业就位时桩腿挂碰海管海缆风险大、钻井平台抛锚难及就位精度要求高等问题,在调研分析导管架平台和海管海缆分布特征基础上,提出了2种改进型钻井平台就位技术方案,即多次精确就位技术方案和导管架带缆技术方案。现场应用效果表明,多次精确就位技术和导管架带缆技术可安全、优质、高效地解决渤海油田自升式钻井平台调整井作业精确就位的技术难题,对于渤海与其他浅水海域自升式钻井平台就位作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方长传
关键词:自升式钻井平台调整井
深水井场调查用于浅层钻井地质风险预测被引量:1
2014年
浅层地质灾害是深水钻井面临的主要挑战,浅层地质灾害预测与控制是深水作业安全的关键。井场调查是深水钻前设计的基础,介绍了深拖系统、遥控水下机器人系统和自主水下机器人系统三种井场调查方法,并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深托调查建立了海底浅地层剖面,运用井场调查资料对目标区块进行了浅层地质灾害预测分析,对于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给出了针对性的预防、监测和控制措施。本文研究成果能够为深水钻井作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
金立平林志强张星星周荣鑫杨建刚
关键词:深水钻井浅层钻井地质地质灾害预测地质灾害风险
油砂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法开采技术被引量:10
2012年
针对中国油砂矿藏分布特点和油砂矿开采技术要求,通过对油砂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法(SAGD)开采技术机理及工艺过程的研究,对油砂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优点和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中产能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油砂矿藏自身特点和工艺技术因素。通过理论分析研究,并结合国外工程实践,对影响油砂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开采产能的技术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热能利用、井对间距离和布井方式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井对间距离及布井方式的合理模型。通过对中国油砂资源的分布范围和矿藏特点进行调研,对中国油砂的分布及开采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开采方式方法及前景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油砂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开采技术采收率高,能有效提高油砂产能,对中国深部地层(大于100 m)储量丰富的油砂矿开发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杨进严德田瑞瑞周波
关键词:油砂蒸汽辅助重力泄油产能影响因素采收率
深水油气井套管环空压力预测模型被引量:57
2013年
针对深水油气井测试过程和生产初期井口处套管环空压力上升可能造成套管挤毁或破裂的问题,基于典型深水井井身结构和井筒传热过程,建立套管环空压力预测模型,为控制套管环空压力提供依据。以测试管柱与生产套管间环空为例,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和井筒传热过程分析,推导了套管环空温度计算公式。分析了套管环空体积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并结合套管环空温度计算公式及PVT状态方程,建立了典型深水井套管环空压力预测模型。利用推导的套管环空温度计算公式及套管环空压力预测模型预测了西非海域某油田7口深水井的套管环空温度和压力,并与现场实际监测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套管环空温度、压力的监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均在10%以内,模型准确性较高。
杨进唐海雄刘正礼杨立平黄小龙严德田瑞瑞
关键词:深水油气井套管环空压力
金属棉优质筛管适度防砂实验研究及应用被引量:7
2013年
利用优质筛管适度防砂,可改善储层物性,防止防砂层堵塞,提高产能。使用自行研制的出砂模拟实验装置,测定了不同类型筛管在不同防砂精度条件下的流量、压降、油中含砂量(出砂量)等参数,分析了筛管堵塞机理,以及金属棉优质筛管防砂参数对生产压差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生产过程中油井间歇性出砂时,金属棉过滤介质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位移变形,表面形成的低渗砂层也会发生变化,堵塞状态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所以抗堵塞能力优于其他类型的优质筛管。相同挡砂精度条件下,金属棉优质筛管的堵塞压力比其他类型优质筛管低70%左右。
王爱国
关键词:适度出砂
海上热采井预应力固井套管柱力学分析及可行性探讨被引量:11
2015年
目前我国海上稠油热采技术尚处于试验阶段,预应力固井是否可行和必要尚存疑问。以直井、定向井、水平井等3种典型的海上热采井为代表,基于热力学理论和WELLCAT软件研究分析了井筒温度场分布规律、预应力固井套管柱轴向力和应力分布规律以及预应力固井对套管柱伸长控制的效果,结果表明预应力固井在理论上适用于不同井型的热采井,可有效降低套管轴向压力、改善应力分布状态和减弱或避免井口升高。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预应力固井套管柱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同时对海上稠油热采井预应力固井实施难点与解决措施进行了探讨,可为海上热采井实施预应力固井试验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谢仁军刘书杰吴怡徐国贤
关键词:稠油热采预应力固井
海上热采井生产套管井口升高控制装置研制被引量:3
2017年
稠油热采过程中经常发生生产套管破坏变形,最终导致套管升高、井口抬升,给海上热采井井口安全作业带来挑战。根据海上典型热采井井身结构和注热参数计算了生产套管伸长量范围,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热采井井口升高控制装置,该装置由下法兰、热采阀门、悬挂器、采油树帽、隔热管短节等组成。室内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井口升高控制装置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可满足海上热采井生产套管井口升高控制要求,从而保障海上热采井井口作业安全。
耿亚楠
关键词:热采井
单通道井钻完井技术在边际油田应用前景分析被引量:15
2012年
作为能有效解决低丰度、小型或者边际油气田经济性开采问题的关键技术,小井眼单通道井钻完井技术采用小的井眼尺寸、简化的井身结构及生产管柱设计,完井作业不占用钻机时间,能够最大限度降低钻完井过程中材料、机时等主要费用。目前该项技术已被国外几大石油公司广泛应用于全球多个地区,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使许多低产断块油气田得以经济开发。同时,国外也有利用该技术成功开发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的先例。在我国,该项技术仅在少数几个陆地油田应用过,对于海上,部分油田采用了小井眼侧钻工艺,但单通道完井技术还未有应用的先例。因此开展单通道井钻完井关键技术的研究并推进相关技术的应用,对于降低海上边际油田开发费用、提高开发效益、为开发非常规能源提供技术储备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单通道井钻完井技术中的原理、现状、钻井、完井及测试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较详细的概括分析,并根据目前海上油气田取得的一些关键研究成果,提出了相关技术的解决方案。
周建良刘书杰耿亚楠周长所
关键词:小井眼单通道边际油田
海上探井水泥环高度对隔水导管承载力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针对目前浅水探井钻入法下隔水导管后固井水泥浆返高达不到泥线的技术难题,根据海上钻入法下隔水导管的作业特点,建立了隔水导管轴向力的分析模型,并在精确设计隔水导管入泥深度的基础上推导出了考虑水泥环高度时隔水导管承载力的计算模型。实例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考虑水泥环高度时隔水导管承载力计算模型能够为隔水导管入泥深度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可有效防止井口下沉或失稳等复杂事故。
刘宝生杨进孟炜杨建刚张百灵宋宇胡志强
关键词:隔水导管轴向承载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