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10543074) 作品数:11 被引量:133 H指数:7 相关作者: 葛菁萍 蔡柏岩 祖伟 刘丽君 金惠玉 更多>> 相关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东方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不同磷肥水平对大豆磷营养状况和产量品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44 2007年 本试验选用近年来黑龙江省推广面积较大并具有代表性的3个基因型大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利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了大豆生育期各器官磷素含量,并测定了单株产量及成熟子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结果表明:施磷量对不同大豆品种植株及各器官磷素含量有较大影响;不同品种不同处理全株及各器官磷素含量从分枝期逐渐增加,开花期达到高峰,随后下降至成熟期;同一品种不同处理间高蛋白品种和中间型品种是P150处理全株磷积累量最高,高油品种是P225处理全株磷素积累最高;生育期内只有适宜施磷才能促进磷素含量达到最高峰;同一处理不同品种间是高油品种磷素积累量大于中间型品种和高蛋白品种,说明高油品种需磷量多于中间型品种和高蛋白品种。高蛋白品种和中间型品种P150处理单株产量和子粒蛋白质含量最高,高油品种P75处理单株产量和子粒蛋白质含量最高。3个品种脂肪含量均以P225处理最高。 蔡柏岩 葛菁萍 祖伟关键词:大豆 磷素水平 磷素含量 不同基因型大豆磷素吸收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008年 选用东农4(2高蛋白品种)、合丰2(5中间型品种)、东农4(6高油品种)3个基因型大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的方式,在每kg土壤施N和K2O各为0.033g基础上,设P1、P2、P3、P4 4个P处理(即每kg土壤分别施P2O5 0、0.033、0.067、0.100g),进行了3个大豆品种磷素吸收特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基因型大豆品种在吸收土壤速效磷、植株含磷量、干物质积累、单株产量、脂肪含量方面存在着差异。生育期内高油品种土壤速磷含量始终低于中间型品种和高蛋白品种;高油品种全株磷素含量最高,高蛋白品种含量最少;高蛋白品种从分枝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大于中间型品种和高油品种,高油品种干物质积累最少;高蛋白品种单株产量最高,高油品种单株产量最低,中间型品种单株产量介于二者之间;高油品种的脂肪含量大于中间型品种和高蛋白品种。 蔡柏岩 葛菁萍 祖伟关键词:大豆 磷素水平 土壤速效磷 磷素含量 干物质积累 磷素水平对不同大豆品种钾素吸收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0 2006年 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研究了施磷量对不同大豆品种各器官及全株吸收钾素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量对不同大豆品种植株及各器官钾素含量有较大影响。不同品种不同处理全株及各器官钾素含量从分枝期逐渐增加,开花期达到高峰,随后下降至成熟期;同一品种不同处理间钾素含量三个品种都是P1 0处理全株及各器官钾素含量最高,整个生育期高磷或不施磷都会影响钾素含量,只有适宜的施磷才能促进钾素含量达到最高峰。同一处理不同品种全株及各器官钾素含量在品种间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蔡柏岩 葛菁萍 金惠玉 刘丽君 祖伟关键词:大豆 磷素水平 钾素含量 磷素对不同大豆品种7S和11S球蛋白亚基组成及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不同磷素水平对不同大豆品种7S和11S球蛋白亚基组成及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东农42(高蛋白品种)、合丰25(中间型品种)、东农46(高油品种)3个大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在每千克土壤施N和K2O各为0.033g基础上,设P1、P2、P3、P44个P处理(即每千克土壤分别施P2O50、0.033、0.067、0.100g),采用SDS-PAGE电泳法测定7S和11S球蛋白亚基组成和含量。【结果】3个大豆品种7S球蛋白由α′、α、γ、β4个亚基组成,11S球蛋白由酸性亚基和碱性亚基组成;各种亚基分子量在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同一品种不同处理间东农42和合丰25两个品种7S、11S球蛋白和各种亚基含量P3处理最高,东农46P2处理最高;同一处理不同品种间7S、11S球蛋白和各种亚基含量始终是东农42最高,东农46最低,合丰25处于二者之间;3个大豆品种7S和11S球蛋白及各种亚基含量在品种间和施磷处理间差异显著。【结论】施磷对3个大豆品种7S和11S球蛋白各种亚基组成没有影响,对分子量影响很小。施磷对3个大豆品种7S和11S球蛋白和亚基含量有影响,适宜的施磷量有利于提高球蛋白和亚基的含量。 蔡柏岩 葛菁萍 祖伟关键词:大豆 磷素水平 球蛋白 亚基 磷素水平对不同基因型大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7 2004年 通过磷素水平对不同基因型大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影响的研究表明:施磷量对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有较大影响,提高施磷量能增加大豆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但施磷量过高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反而减少,高蛋白品种和高油品种分别以P10处理和P5处理为最佳施P量。干物质分配开花期以前以叶为主,花期以茎为主,花期后生长中心开始转移到豆荚中。 蔡柏岩 祖伟 葛菁萍关键词:磷素水平 基因型 大豆 干物质积累 干物质分配 磷素对不同大豆品种7S和11S球蛋白亚基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 2007年 选用东农42(高蛋白品种)、合丰25(中间型品种)、东农46(高油品种)3个基因型大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在施N和K_2O各为0.033 g kg^(-1)土壤基础上,设P1、P2、P3、P4 4个P处理(分别施P_2O_5O、0.033、0.067、0.100 g kg^(-1)土壤),采用SDS-PAGE电泳法研究了不同磷素水平对大豆籽粒7S和11S球蛋白亚基积累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处理间各种亚基出现后含量都是逐渐增加的,花后70 d达到最高峰,成熟期又开始下降。同一品种不同处理间东农42和合丰25两个品种7S、11S球蛋白各种亚基及球蛋白含量以P3处理含量最高,东农46以P2处理含量最高;同一处理不同品种间7S、11S球蛋白各种亚基及球蛋白含量始终是东农42最高,东农46含量最低,合丰25处于二者之间。施磷对3个大豆品种7S和11S球蛋白和亚基含量有影响,适宜的施磷量有利于提高球蛋白和亚基的含量。 蔡柏岩 葛菁萍 祖伟关键词:大豆 磷素水平 球蛋白 施磷水平对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硝酸还原酶活性影响 被引量:8 2007年 选用东农42(高蛋白品种)、合丰25(中间型品种)、东农46(高油品种)3个基因型大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在每kg土壤施N和K2O各为0.033g基础上,设P0、P5、P10、P154个P处理(即每kg土壤分别施P2O50、0.033、0.067、0.100g)。采用活体法测定了硝酸还原酶(NR)的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处理功能叶片NR活性从苗期至成熟期逐渐下降。同一品种不同处理间高蛋白品种和中间型品种P10处理叶片NR活性最高,高油品种P5处理叶片NR活性最高。同一处理不同品种间功能叶片NR活性是高蛋白品种最高,高油品种最低。三个品种中高蛋白品种NR活性最高,说明其氮代谢能力强,有利于提高蛋白质的含量。 蔡柏岩 葛菁萍 祖伟关键词:磷素水平 硝酸还原酶活性 施磷水平对不同基因型大豆叶片及子粒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2007年 蔡柏岩 葛菁萍 祖伟关键词:可溶性蛋白含量 大豆叶片 施磷水平 子粒 蛋白质组分 植物体内 磷素水平对不同大豆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2 2008年 选用近年来在黑龙江省推广面积比较大并具有代表性的东农42(高蛋白品种)、合丰25(中间型品种)、东农46(高油品种)3个基因型大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的方式,在每千克土壤施N和K2O各为0.033g基础上,设P1、P2、P3、P44个施P处理(即每千克土壤分别施P2O50、0.033、0.0670、.100g),进行了3个大豆品种产量和品质的研究。结果表明,3个基因型大豆品种在单株产量、品质方面存在着差异。东农42和合丰25以P3处理单株产量和蛋白含量最高,东农46以P2处理单株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最高;3个品种都是P4处理脂肪含量最高。同一处理不同品种间子粒蛋白质含量是东农42>合丰25>东农46;子粒脂肪含量是东农46>合丰25>东农42。 蔡柏岩 葛菁萍 祖伟关键词:大豆 磷素水平 磷素水平对不同大豆品种氮素营养的影响 被引量:17 2006年 选用近年来黑龙江省推广面积比较大并具有代表性的3个大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在N、K肥施用量一定的基础上,设4个P处理,利用凯氏定氮法测定了不同大豆品种各器官氮素含量。结果表明,施磷对大豆植株及各器官氮素含量有较大影响,3个品种不同处理全株氮素含量从分枝期逐渐增加,成熟期达到高峰;同一品种不同处理表现为适宜的磷水平有利于氮素的积累,3个品种花期后都是P5(每千克土施P2O50.033g)处理全株氮素含量最高,说明适宜的施磷有利于促进氮素积累。同一处理不同品种间高蛋白品种的氮素含量多于中间型品种和高油品种,说明高蛋白品种需氮量多于中间型品种和高油品种。植株氮素含量高表现为单株产量和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却不是最高,氮素对脂肪形成影响较小。 蔡柏岩 葛菁萍 祖伟关键词:大豆 施磷水平 氮素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