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20110262)

作品数:10 被引量:32H指数:4
相关作者:顾德峰董然严海燕赵超张月雅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农业大学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组培
  • 6篇培苗
  • 6篇组培苗
  • 3篇栽培
  • 3篇栽培基
  • 3篇栽培基质
  • 3篇基质
  • 2篇幼苗
  • 2篇耐热
  • 2篇耐热性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叶绿素荧光特...
  • 1篇玉簪
  • 1篇愈伤
  • 1篇愈伤诱导
  • 1篇增殖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机构

  • 11篇吉林农业大学
  • 4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0篇顾德峰
  • 6篇董然
  • 6篇赵超
  • 5篇严海燕
  • 3篇张月雅
  • 2篇才燕
  • 2篇郭太君
  • 1篇刘晓嘉
  • 1篇冯倩倩
  • 1篇刘美彤
  • 1篇丁言
  • 1篇王阳
  • 1篇颜小梅
  • 1篇刘明磊

传媒

  • 3篇北方园艺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园艺学会...

年份

  • 2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开蕨组培苗适宜栽培基质的筛选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筛选对开蕨组培苗的适宜栽培基质,为其推广栽培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3年生对开蕨组培苗为试材,在以草炭、山皮土、园土、菌渣和珍珠岩为材料按照不同比例配制的7种栽培基质[T1(CK1):草炭;T2(CK2):山皮土;T3:V(园土)∶V(草炭)=2∶1;T4:V(园土)∶V(山皮土)=2∶1;T5:V(园土)∶V(山皮土)∶V(菌渣)=2∶1∶1;T6:V(草炭)∶V(山皮土)∶V(菌渣)=2∶1∶1;T7:V(草炭)∶V(珍珠岩)∶V(菌渣)=2∶1∶1]中进行试验,从植株的形态、生理和光合特性3个方面选取9项指标(株高、冠幅、单叶面积、新增叶片数、新增带孢子囊叶片数、比叶质量、叶绿素、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综合考察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各生长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再用隶属函数求出各处理的综合评价值,按该值对各基质排序,最后结合各基质配方的理化性质确定最佳基质。【结果】各基质配方的理化性质基本均在适合对开蕨组培苗生长的理想范围之内,只有T4的体积质量略高,通气孔隙略小;T1的pH值略低。除株高、冠幅和比叶质量外,单叶面积、新增叶片数、新增带孢子囊叶片数、叶绿素、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6项指标在不同基质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综合分析结果表明,T3处理的综合评价值最高,达到0.924,表明该基质配方较其他处理更适宜对开蕨组培苗生长,其余依次为T7、T2、T5、T6、T4和T1。【结论】对开蕨组培苗的适宜栽培基质为V(园土)∶V(草炭)=2∶1,该基质配方简便易行,适合推广应用。
赵超董然顾德峰黄祥童严海燕包文慧潘兰慧
关键词:组培苗栽培基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
濒危珍稀植物对开蕨组培苗的光适应性研究
2016年
【目的】研究适宜国家二级濒危珍稀植物对开蕨(Phyllitis scolopendrium)组培苗生长的光照条件,为其推广栽培提供技术指导。【方法】通过盆栽试验,在温度25~36℃,相对湿度55%~65%条件下,于温室内设置4种光照处理T1(CK)无遮光,T2遮光56%,T3遮光78%,T4遮光97%,对应光照强度分别为17 863~18 322,7 520~8 253,3 788~4 020,342~435lx。通过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3年生对开蕨组培苗的形态指标及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光合-光照强度响应曲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筛选适宜对开蕨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光照条件。【结果】经遮阴处理(除T4处理外)的对开蕨组培苗较对照组叶片变薄,比叶重降低,单叶面积增大,叶绿素含量增多。随光照强度减小,Pn日均值、L_(UE)、P_(max)、A_(QY)和ΦPSⅡ均表现出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并在T2处理下达到最大,T4处理最小;Chl a/b、L_(CP)、L_(SP)、R_d、Fv/Fm、Fv/Fo、Fv′/Fm′、qP及NPQ均呈下降趋势。T1处理的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T2、T3、T4处理呈"单峰"曲线。【结论】4组处理中以T2处理的植株生长状态最好,故认为对开蕨组培苗生长的最适光照强度是7 520~8 253lx。
赵超才燕黄祥童董然顾德峰严海燕
关键词:组培苗光照强度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特性
4种蕨类植物耐热性测定被引量:11
2015年
运用电导率法,结合Logistic方程,对东北对开蕨、肾蕨、鸟巢蕨、铁线蕨进行耐热性测定。通过计算其高温半致死温度,比较植物耐热性强弱,为其在南方地区的室外种植及屋顶绿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4种蕨类植物叶片经高温处理后,其处理温度与细胞伤害率之间呈现"S"型曲线,通过显著性检验,符合Logistic方程。根据公式计算得出,高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鸟巢蕨54.96℃,东北对开蕨54.33℃,肾蕨65.12℃,铁线蕨57.20℃,4种蕨类植物耐热性的强弱次序:肾蕨>铁线蕨>鸟巢蕨>东北对开蕨。
张月雅刘明磊颜小梅顾德峰郭太君
关键词:肾蕨鸟巢蕨铁线蕨耐热性LOGISTIC方程
东北对开蕨适宜栽培基质筛选的研究
东北对开蕨是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为提高育苗质量,研究了不同栽培基质对其1a生组培苗生长的影响。在以草炭、山皮土、园土、菌渣和珍珠岩为材料按照不同比例配置的7种栽培基质[T1(CK1):草炭;T2(CK2):山皮土;...
赵超董然王克凤严海燕桑翰旭
关键词:组培苗幼苗栽培基质
文献传递
空气湿度对对开蕨组培苗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对开蕨是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为提高育苗质量,研究了不同空气湿度对其3年生组培苗光合特性的影响,设置4种空气湿度处理,即T1(CK,RH35%~45%);T2,RH65%±2%;T3,RH75%±2%;T4,RH85%±2%。结果表明:各处理净光合速率(Pn)均在09:00达到最大,之后持续下降,高温可能是主要制约因素;增湿可以有效降低叶片温度(TL),使经加湿处理的各组Pn日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光补偿点(LC,P)显著降低;其中T2的Pn日均值、水分利用率(WU,E)显著高于其他处理,LC,P显著低于其他处理。认为4组处理中T2对环境的适应性最好,增加空气湿度至65%时有利于增强对开蕨组培苗的光合作用。
赵超刘晓嘉才燕黄祥童顾德峰董然严海燕
关键词:组培苗光合特性
4个新品种玉簪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组培扩繁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为建立4个玉簪新品种的组培再生体系,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质量浓度6-BA和2,4-D,研究其外植体组培苗的愈伤组织诱导以及继代扩繁的最适生长培养基。愈伤组织的诱导中,高浓度的6-BA(≥3.0 mg/L)与低浓度的2,4-D(≤0.1 mg/L)配比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生成。MS+1.0 mg/L 6-BA+0.3 mg/L NAA+35 g/L蔗糖+12 g/L琼脂的培养基可以使Hosta Big Daddy(编号H1)和‘金鹰’(编号H2)的增殖倍数分别达2.54和2.78,而MS+1.0 mg/L 6-BA+0.2 mg/L NAA+30 g/L蔗糖+11 g/L琼脂可以使‘小黄金叶’(编号H6)的增殖倍数达3.01,而最适宜H15增殖的培养基则是MS+3.0 mg/L 6-BA+0.1 mg/L NAA+30 g/L蔗糖+12 g/L琼脂。研究结果为4个新品种玉簪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组培扩繁研究提供了有利数据依据,在此方法下愈伤组织诱导率最大,并且扩繁增殖倍数最大。
胡岷桐王克凤丁言顾德峰
关键词:玉簪愈伤诱导离体快繁
高温胁迫下水杨酸对东北对开蕨幼苗耐热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为探讨高温胁迫下不同浓度水杨酸对东北对开蕨耐热性的影响.以2年生的东北对开蕨幼苗为试验材料,用浓度分别为0(CK)、0.5(T1)、1.0mmol·L^-1(T2)的水杨酸溶液进行叶面喷施。3d后置于40℃高温下培养4d。研究不同浓度水杨酸对高温胁迫下东北对开蕨幼苗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叶片的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Pro)质量分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水杨酸可以降低东北对开蕨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显著提高SOD活性及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提高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从而增强该植物耐热性;当处理浓度为0~1.0mmol·L^-1时。水杨酸浓度越高.上述效果越明显。
张月雅顾德峰郭太君
关键词:水杨酸高温胁迫耐热性
正交试验优化蓝靛果忍冬组织培养条件被引量:4
2016年
以蓝靛果忍冬组培苗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对影响蓝靛果忍冬分化、增殖、生根的因素进行优化筛选。结果表明,蓝靛果忍冬分化的最优组合为MS+2.0 mg/L 6-BA+0.3 mg/L NAA+30 g/L蔗糖,分化率可达98.43%,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为6-BA>NAA>蔗糖;增殖的最优组合为MS+25 g/L蔗糖+1.5 mg/L 6-BA+0.3 mg/L NAA,增殖系数为3.81,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为蔗糖>6-BA>NAA;生根的最适宜培养基为1/2 MS+0.5 mg/L IBA+1.0 mg/L NAA,生根率达100%、平均生根数5.29条、平均根长1.45 cm,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为IBA>基本培养基>NAA。
张月雅顾德峰
关键词:蓝靛果忍冬正交试验分化增殖
东北对开蕨孢子体诱导技术的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以东北对开蕨孢子为试材,采用无菌培养及常规繁殖的方法,研究了常规条件和无菌条件对孢子体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孢子最佳萌发培养基为1/4MS无糖培养基;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15g/L蔗糖;最佳孢子体无菌诱导培养基为MS培养基;最适宜的常规诱导条件是以草炭为最适宜基质,温度20~30℃,空气湿度95%。
王阳董然顾德峰刘美彤
关键词:孢子繁殖
对开蕨组培苗幼苗适宜栽培基质的筛选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以1年生对开蕨组培苗为试材,用以草炭、山皮土、园土、菌渣和珍珠岩为基质,按照不同比例配置的7种栽培基质[T1(CK1):草炭;T2(CK2):山皮土;T3V(园土)∶V(草炭)=2∶1;T4V(园土)∶V(山皮土)=2∶1;T5V(园土)∶V(山皮土)∶V(菌渣)=2∶1∶1;T6V(草炭)∶V(山皮土)∶V(菌渣)=2∶1∶1;T7V(草炭)∶V(珍珠岩)∶V(菌渣)=2∶1∶1]进行栽培适应性试验,研究了其在不同基质中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和叶绿素的生长变化,并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T1的综合评价值最高,其次依次为T3、T6、T2、T5、T4和T7,综合草炭资源有限等因素,T3更适宜作为对开蕨组培苗幼苗的栽培基质推广应用。
赵超董然顾德峰严海燕黄祥童
关键词:组培苗幼苗栽培基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