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EW-J-6)

作品数:1 被引量:15H指数:1
相关作者:李爱宁田彩娟邱金龙程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转导
  • 1篇植物
  • 1篇种群
  • 1篇种群遗传
  • 1篇转导
  • 1篇微生物
  • 1篇物种
  • 1篇物种多样性
  • 1篇先天免疫
  • 1篇免疫
  • 1篇进化
  • 1篇抗病
  • 1篇抗病基因
  • 1篇基因
  • 1篇分子
  • 1篇分子基础
  • 1篇病原
  • 1篇病原微生物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篇王启明
  • 1篇白逢彦
  • 1篇程曦
  • 1篇邱金龙
  • 1篇田彩娟
  • 1篇李爱宁

传媒

  • 1篇遗传
  • 1篇2012年中...

年份

  • 2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酿酒酵母属物种多样性和种群遗传研究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不仅在工业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且还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模式生物.包括S.cerevisiae在内的整个酿酒酵母属将成为一个整合遗传、生态和进化的属级研究模式系统...
王启明邵旭倩刘晚秋白逢彦
关键词:种群遗传进化
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作分子基础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2年
植物在与病原微生物共同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免疫防卫体系。植物的先天免疫系统可大致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的免疫基于细胞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对病原物相关分子模式的识别,该免疫过程被称为病原物相关分子模式触发的免疫(PAMP-triggered immunity,PTI),能帮助植物抵抗大部分病原微生物;第二个层面的免疫起始于细胞内部,主要依靠抗病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直接或间接识别病原微生物分泌的效应子并且激发防卫反应,来抵抗那些能够利用效应子抑制第一层面免疫的病原微生物,这一过程被称为效应子触发的免疫(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ETI)。这两个层面的免疫都是基于植物对"自我"及"非我"的识别,依靠MAPK级联等信号网络,将识别结果传递到细胞核内,调控相应基因的表达,做出适当的免疫应答。本文着重阐述了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作过程中不同层面的免疫反应所发生主要事件的分子基础及研究进展。
程曦田彩娟李爱宁邱金龙
关键词:植物病原微生物先天免疫抗病基因信号转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