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09BQ012)

作品数:8 被引量:51H指数:3
相关作者:李传邓文安阙国和尚猛王继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渣油
  • 4篇沥青质
  • 4篇裂化
  • 4篇加氢
  • 4篇加氢裂化
  • 2篇悬浮床
  • 2篇渣油加氢
  • 2篇裂化反应
  • 1篇缔合
  • 1篇悬浮床加氢
  • 1篇悬浮床加氢裂...
  • 1篇影响及作用
  • 1篇油酸
  • 1篇原子
  • 1篇杂原子
  • 1篇渣油悬浮床
  • 1篇渣油悬浮床加...
  • 1篇石油化学
  • 1篇石油化学工程
  • 1篇重油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5篇邓文安
  • 5篇李传
  • 4篇阙国和
  • 2篇尚猛
  • 2篇王继乾
  • 1篇崔文龙
  • 1篇李兆敏
  • 1篇田广华
  • 1篇张龙力
  • 1篇刘东
  • 1篇崔敏
  • 1篇乔鹏

传媒

  • 4篇石油学报(石...
  • 2篇炼油技术与工...
  • 1篇工业催化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表面活性剂对油溶性降黏剂降黏效果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被引量:10
2013年
以轮古稠油为原料,考察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OP-10(OP)对自制的油溶性降黏剂马来酸酐-苯乙烯-丙烯酸十八醇酯共聚物(MSA)降黏效果的影响;通过相对黏度法和质量分数电导率法,从沥青质缔合性和稠油胶体稳定性两个方面分析表面活性剂在稠油降黏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的MSA能使稠油黏度从6.720 Pa·s下降到2.810 Pa·s,同时使稠油沥青质的缔合度减小,稠油胶体稳定性增强;CTAB、SDS和OP的加入均能继续提高MSA的降黏效果,其作用效果顺序为CTAB>SDS>OP;SDS和OP能促进MSA对沥青质的解缔作用,使沥青质缔合度继续减小,而CTAB不具备促进MSA解缔沥青质的能力;CTAB、SDS和OP均能促进MSA增强稠油胶体稳定性,其作用效果顺序为CTAB>SDS>OP,这与3种表面活性剂增强MSA降黏效果的能力顺序一致;对于轮古稠油,相对于稠油沥青质的缔合性,体系胶体稳定性是影响MSA降黏效果的主要因素。
崔敏李传文萍邓文安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胶体稳定性
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油溶性催化剂的性能被引量:13
2011年
考察了Mo、Ni、Co 3种自制油溶性催化剂在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中的催化效果,并通过光学显微镜、激光粒度仪、XRD和SEM表征了它们硫化后的性质。结果表明,在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条件下,油溶性Mo催化剂加氢活性最高,油溶性Mo催化剂比油溶性Ni催化剂和油溶性Co催化剂更易发生硫化,硫化后的油溶性Mo催化剂颗粒数目较多,发生了团聚现象,形成较大的颗粒,主要以MoS2(六方晶系)晶体存在,且呈微晶状态。
尚猛李传邓文安田广华阙国和
关键词: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
重油悬浮床加氢裂化非负载型环烷酸镍催化剂的初步研究
2011年
采用皂化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合成了适用于重油悬浮床加氢裂化的非负载型环烷酸镍催化剂,并通过光学显微镜、激光粒度仪、XRD和SEM对该催化剂硫化后的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环烷酸和NaOH摩尔配比为1∶0.995、皂化反应温度为95℃,N iSO4溶液浓度为10%、复分解反应时间为2 h,复分解反应温度为90℃时,合成的催化剂中镍金属含量最高。通过釜式反应评价了该催化剂在委内瑞拉380号燃料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中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抑焦效果。
崔敏李传尚猛乔鹏邓文安
关键词:重油悬浮床加氢裂化
油溶性催化剂应用于渣油加氢裂化反应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油溶性催化剂,在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的基础上,综合考察了单组分、复配、硫含量、分散介质等不同条件催化剂体系的抑焦活性,优选出适用于渣油加氢裂化反应的油溶性催化剂,并在小型装置放大实验进一步验证其加氢裂化活性。研究表明,合成的油溶性催化剂能达到预期金属含量要求,具有良好的油溶性。分散于VGO介质中镍质量分数200μg/g,铁质量分数300μg/g,0.2%硫化剂条件下的催化体系具有良好的抑焦活性,能使生焦量最低降至2.10%。相同反应条件下,镍-铁复配的油溶性催化剂体系的加氢裂化活性优于工业化试验水溶性催化剂体系。
崔文龙刘东李传邓文安阙国和
关键词:渣油加氢裂化
委内瑞拉稠油沥青质的XPS研究被引量:23
2013年
以委内瑞拉稠油沥青质为原料,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定性和定量分析了沥青质表面含碳、氧、氮、硫官能团结构和含量。结果表明,委内瑞拉稠油沥青质表面的碳原子主要以C—C和C—H形式存在,约5%的碳原子与氧原子结合;含氧官能团中羰基为主要含氧结构,其氧原子数量占氧原子总数量的44%左右,C—O和COO的氧原子数量分别占氧原子总数量的29%和27%;含氮官能团中,约59%的氮为弱碱性或非碱性的吡咯类氮,剩余为强碱性的吡啶类氮;含硫官能团中,脂肪类硫约占57%,其余为噻吩类硫。从委内瑞拉稠油沥青质表面杂原子官能团摩尔数量来看,羰基摩尔分数最多(>1%),其次是吡咯氮和脂肪硫(均约1%),C—O基、羧基、吡啶氮和噻吩硫摩尔分数基本相同(均约0.7%)。
李传王继乾隋李涛崔敏邓文安
关键词:沥青质XPS
饱和分和沥青质对渣油流变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Rheostress300型流变仪和偏光显微镜测定了大庆常压渣油(DQAR)的流型、流型转变特点、黏-温关系和蜡晶形貌等流变性特征,并分析了渣油饱和分和沥青质对DQAR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QAR在低温下均为假塑性流体,在高温下转型为牛顿流体,其流型转变温度为50℃。饱和分的加入能使大庆常压渣油蜡晶晶粒变大,网状结构更加紧凑,流型转变温度升高,并使渣油在非牛顿流型区域的黏度急剧增加;而沥青质在整个温度范围内,均能使渣油黏度增大,基本不影响DQAR蜡晶形貌。
李传张龙力王继乾邓文安阙国和
关键词:渣油流变特性沥青质
渣油加氢裂化反应中油溶性催化剂的抑焦性能被引量:2
2011年
以辽河常压渣油为研究对象,通过高压釜模拟渣油加氢裂化反应,对不同油溶性催化剂体系反应后的生焦量、生焦状况及产物进行分析,深入研究渣油加氢裂化反应中油溶性催化剂的抑焦性能。研究表明,随着活性金属含量的增大,油溶性单金属Co催化剂和Ni催化剂的生焦量减少,Co-Fe或Ni-Fe复配体系具有协同效应,抑焦性能增强,由生焦状况比较得出的规律与生焦量趋势一致。随着催化剂抑焦活性的增强,加氢裂化反应产物>480℃馏分中沥青质和饱和分组分大致呈增长趋势,而芳香分和胶质逐渐降低。此外,反应产物中催化剂活性金属以硫化态物种存在,在Co-Fe复配催化体系中检测出FeS晶体和Co_8FeS_8混合晶体的衍射峰,Ni-Fe复配催化体系中检测出FeS_2和FeS的衍射峰。
崔文龙邓文安李传刘东阙国和
关键词:石油化学工程渣油加氢裂化
油酸对轮古常压渣油胶体流变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在轮古常压渣油(简称轮古常渣)中加入一定量的油酸,采用Rheostress300型流变仪测定油酸对轮古常渣流变特性曲线、黏-温曲线以及触变曲线等流变性质的影响,并采用柱色谱法、饱和蒸气压渗透法(简称VPO法)、流变性参数法、Zeta电位法和小角X光散射法(SAXS法)分析了油酸对轮古常渣沥青质的含量、数均相对分子质量、缔合度和胶粒大小的影响,从而揭示油酸对轮古常渣胶体流变性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油酸能使轮古常渣沥青质的含量和数均相对分子质量降低,并使沥青质缔合度和胶粒平均半径减小,从而有效地改善轮古常渣的流动性能,使其黏度减小,触变程度降低,并在较低温度下呈牛顿流体状态流动。
李传王继乾邓文安李兆敏阙国和
关键词:油酸渣油流变性沥青质胶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