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9137)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马翔姚永钊马依彤陈邦党刘芬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肌
  • 2篇心肌细胞
  • 2篇转染
  • 2篇细胞
  • 2篇腺相关病毒
  • 2篇基因
  • 2篇基因修饰
  • 2篇肌细胞
  • 2篇干细胞
  • 1篇毒性
  • 1篇多聚
  • 1篇多聚赖氨酸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源
  • 1篇血小板源性
  • 1篇血小板源性生...
  • 1篇血小板源性生...
  • 1篇源性

机构

  • 4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马翔
  • 3篇姚永钊
  • 3篇陈邦党
  • 3篇马依彤
  • 2篇刘芬
  • 1篇袁清华
  • 1篇赵爱超
  • 1篇纪伟宁

传媒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3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腺相关病毒介导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基因转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重要的干细胞,在适宜的刺激条件下可分化成为成骨细胞、成心肌细胞及神经细胞等细胞类型,因而被认为是组织工程、细胞及基因治疗理想的靶细胞。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是一种具有促进血管新生及抗凋亡等功能的活性因子。我们通过9型腺相关病毒携带PDGF—B基因,对MSCs进行基因修饰,探讨该基因修饰的可行性、稳定性及安全性。
马翔姚永钊赵爱超袁清华刘芬陈邦党马依彤
关键词: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基因转染病毒介导基因修饰成心肌细胞
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活体示踪及体外实验
2012年
背景:活体示踪移植干细胞,影像学评估移植细胞动态变化的趋势是目前的热点研究方向。目的:探讨MRI活体示踪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心肌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经导管应用球囊封堵前降支动脉建立家猪心肌梗死模型,造模成功的动物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在造模2周后于梗死区中央及梗死边缘区共5个点注射超顺磁性氧化铁-多聚赖氨酸混合物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1mL,对照组以同样方法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细胞移植后1h,2周,实验组中4只动物(100%)移植区在磁共振上呈明显的低信号改变,移植后4周示3只动物(75%)细胞移植区有低信号改变。移植后4周,心肌组织荧光免疫组化检测心脏结蛋白、心脏连接蛋白和心肌早期转录蛋白均有表达。结果可见应用MRI技术活体示踪动态观察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可行有效的。
阿迪拉.阿扎提马翔陈邦党刘芬马依彤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超顺磁性氧化铁多聚赖氨酸
9型腺相关病毒转染乳鼠心肌细胞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被引量:4
2012年
背景:9型腺相关病毒对心肌细胞具有更好的靶向转染,是目前研究基因治疗心脏疾病的理想载体。目的:探索9型腺相关病毒体外转染乳鼠心肌细胞的可行性及对乳鼠心肌细胞的毒性评估。方法:分离培养原代乳鼠心肌细胞,以携带荧光蛋白基因的9型腺相关病毒为载体,将分离纯化的乳鼠心肌细胞分为正常培养组、无病毒转染组、病毒转染组。结果与结论:第1周细胞搏动频率及百分率正常培养组和病毒转染组与无病毒转染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正常培养组高于病毒转染组(P〈0.05);3周后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经9型腺相关病毒转染的心肌细胞24h开始有表达,4~6d荧光最强,3组细胞72h内不同时间点还原比率均接近于1.0。说明9型腺相关病毒能成功有效地转染乳鼠心肌细胞,对乳鼠心肌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
马翔姚永钊陈邦党纪伟宁马依彤
关键词:心肌细胞转染细胞毒性乳鼠
基因修饰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现状与前景被引量:3
2011年
背景:基因技术联合干细胞植入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是继单纯干细胞治疗后的一大热点。目的:归纳总结基因修饰及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现状。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中2000-01/2010-12期间相关文献,检索词为"genetic,stem cells,myocardial infarction"。选择与基因修饰联合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密切相关的的29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不同功能的基因对干细胞和/或周围环境进行修饰,改善干细胞及相应的性状,以提高移植干细胞的存活能力、促进缺血心肌及周围的血管新生、改善血管顺应性、增加与宿主心肌细胞的耦联、增强干细胞趋化归巢作用等,提高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效果。随着基因技术与干细胞应用的不断发展,可能在缺血性心脏的临床治疗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姚永钊马翔
关键词:基因修饰干细胞缺血性心脏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