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20-1-4) 作品数:18 被引量:127 H指数:7 相关作者: 邓海华 吴文龙 杨俊贤 吴建涛 潘方胤 更多>> 相关机构: 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经济管理 更多>>
甘蔗健康种苗繁殖培养基正交试验分析 被引量:6 2011年 本研究选取ROC22、粤糖00-236 2个甘蔗品种为实验材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6-苄氨基嘌呤(6-BA)、噻苯隆(TDZ)、萘乙酸(NAA)、多效唑(PP333)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甘蔗健康种苗繁殖过程中丛芽苗分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甘蔗健康种苗丛芽苗的分化主要受各品种遗传特性决定,不同品种对繁殖培养基的激素水平要求差异较大,在4种激素中,对ROC22丛芽苗分化影响的主次因素为TDZ>NAA>PP333>6-BA,对粤糖00-236丛芽苗分化的影响主次顺序为6-BA>TDZ>NAA>PP333。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激素浓度组合是提高繁殖效率的关键,因此,甘蔗健康种苗繁殖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品种生长特性筛选最优培养基。 樊丽娜 何慧怡 陈月桂 罗青文 劳方业 谭嘉娜 邓海华 杨俊贤 李奇伟 齐永文关键词:甘蔗 健康种苗 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粤糖60号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 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正交试验,探索甘蔗新品种粤糖60号在广东湛江蔗区获得高产、稳产的最佳施肥量和适宜种植密度.结果表明,粤糖60号出苗率、分蘖率、成茎率、茎长对肥料施用量和种植密度反应不敏感;茎径和有效茎数对氮肥量、钾肥量和下种量反应敏感,对磷肥反应不敏感;随着施肥量和下种量的增大,蔗糖分会显著降低.各因素中均以水平2(氮肥0.825 t/hm^2、磷肥1.875 t/hm^2、钾肥0.675 t/hm^2和49 500段双芽苗/hm^2)时蔗茎产量最高,以氮肥0.600t/hm^2、磷肥1.125 t/hm^2、钾肥0.900 t/hm^2、下种49 500段双芽苗/hm^2水平组合时的含糖量最高.因此,氮肥0.825t/hm^2、磷肥1.125~1.875 t/hm^2、钾肥0.675~0.900 t/hm^2、下种量49 500段双芽苗/hm^2为粤糖60号在广东湛江蔗区最佳施肥量和适宜种植密度. 吴建涛 刘福业 杨俊贤 潘方胤 吴文龙 文明富关键词:施肥 正交试验 引进甘蔗品种(系)新宿两年试验结果初报 被引量:1 2012年 对26个引进甘蔗品种(系)第一年新植和第二年宿根试验的蔗茎产量、含糖量等重要性状采用裂区试验统计模型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表明:蔗茎产量和含糖量在品种间、年份间,以及品种与年份互作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参试品种中,Q141、95H4035、Q135和Q170平均蔗茎产量和含糖量均与ROC16差异不明显,前者12月甘蔗蔗糖分比ROC16高0.08%,而后三者则分别较ROC16低0.36%~0.88%;其余品种表现不一。 陈勇生 刘福业 吴文龙 陈健文 齐永文 邓海华关键词:甘蔗 引种 广东省甘蔗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25 2012年 广东省是我国甘蔗生产的主产区,是国家三大甘蔗优势区域之一,具有大力发展甘蔗产业的基础和条件。本研究利用SWOT-AHP法,从广东省甘蔗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4个方面,设置了甘蔗优势区域、国内食糖需求旺盛、生产成本提高、蔗糖体制落后等20个评价指标,对广东省甘蔗产业发展战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甘蔗产业发展应采取依靠自身优势和利用外部有利环境的SO发展战略,以实现其快速发展。 陈月桂 吴建涛 杨俊贤 谢静 潘方胤 吴文龙 刘福业 邓海华 齐永文关键词:甘蔗产业 杀单·毒死蜱在粤糖60号配套栽培中的防虫效应研究 被引量:4 2014年 为明确5%杀单·毒死蜱在粤糖60号配套栽培上的总体防虫效应、速效性、持效期等,为其在粤糖60号大田生产上配套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粤糖60号为供试甘蔗品种,设5%杀单·毒死蜱药剂处理,与常规农药3%呋喃丹及空白对照处理进行比较,采用沟施、撒施覆土方法进行杀单·毒死蜱防治粤糖60号易遭受的害虫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各处理间的枯心率、虫节率、蔗茎产量、含糖量差异极显著或显著。在粤糖60号种植时和大培土时每667m2各施用低毒农药5%杀单·毒死蜱6kg,对甘蔗螟虫、绵蚜虫、蓟马和地下害虫金龟子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能减少品种遭受虫蛀茎为害,有效提高甘蔗蔗糖分,对粤糖60号增产、增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建议在粤糖60号配套栽培中注意因虫选药、科学合理用药,尤其是螟虫、绵蚜虫、蓟马、金龟子等为害严重的地块种植该品种推荐配套使用5%杀单·毒死蜱进行防治,以达到增产、增糖和增收的目的。 潘方胤 陈月桂 彭冬永 杨俊贤 吴文龙 吴建涛 文明富 陈顺 陈勇生关键词:配套栽培 我国大陆甘蔗种质资源利用进展 我国大陆甘蔗杂交育种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4/1955杂交季,在海南甘蔗育种场首次实现热带种与本土割手密的杂交。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大陆甘蔗育成品种的产量、糖分等主要经济性状得到显著改良,种质资源利用的范围显著... 齐永文 邓海华 李奇伟关键词:甘蔗 种质资源 文献传递 早熟甘蔗新品种粤糖04-252的选育 2012年 粤糖04-252是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以粤糖94-128为母本、cp72-1210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的优良甘蔗新品种,该品种早熟、中至中大茎、糖分高、丰产稳产;分蘖力强、宿根性好、抗病性能好、抗逆性较强,农艺性状佳。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粤糖04-252公顷产蔗95.160 t,比CK1、CK2和CK3分别增产20.9%、22.6%和1.5%,与CK1和CK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产糖14.670 t/hm2,比CK1、CK2和CK3分别增产26.4%、25.2%和4.5%,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粤糖04-252甘蔗蔗糖分含量在11月至次年1月平均达15.44%,比CK1、CK2和CK3分别提高0.67%、0.35%和0.43%,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粤糖04-252主要农艺性状、蔗茎产量、含糖量、蔗糖分、抗逆性均优于对照种CK1、CK2和CK3,已在粤、桂、滇等主要蔗区繁殖试种。 陈月桂 吴文龙 潘方胤 吴建涛 陈康武 郑泽军 梁启如 刘副业关键词:甘蔗 选育 粤糖03-393茎尖诱导丛芽培养基筛选试验 2013年 应用正交设计法研究6-苄氨基腺嘌呤(6-BA)、激动素(KT)和噻苯隆(TDZ)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粤糖03-393茎尖分生组织诱导丛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因子对茎尖诱导丛芽成苗率的影响主次顺序为6-BA>TDZ>KT,最佳浓度组合为6-BA 1.50 mg/L、KT 0.50 mg/L、TDZ 0.03 mg/L,但这3种因子对成苗率影响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从诱导出丛芽的壮苗率看,当6-BA浓度为1.00 mg/L时其茎尖诱导丛芽的壮苗率显著高于1.50 mg/L和0.50 mg/L水平,而后两个水平之间无显著差异。 何慧怡 樊丽娜 陈勇生 徐苑娴 劳方业 齐永文 邓海华关键词:甘蔗 正交试验 广东割手密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0 2012年 割手密是甘蔗近缘野生种之一,在甘蔗育种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本研究采用Genomic-SSR和EST—SSR两种类型分子标记对来自广东各个地区的67个割手密种质进行分析。在20对SSR引物上共检测到341个多态性条带,每个引物上的平均多态性为17.05,其中11个Genomic-SSR的平均多态性为20.82,9个EST-SSR的平均多态性为12.44。广东割手密在Genomic—SSR上的多态性显著高于EST-SSR上的多态性。Mantel Test分析表明:通过Genomic-SSR、EST—SSR以及Genomic-SSR+EST-SSR三种方法所计算的试验材料的遗传距离矩阵之间都呈极显著相关(p〈0.01),说明应用两种类型SSR获得的各个材料间的遗传关系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广东割手密在20对SSR引物上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介于0.1064~0.2916之间,平均多样性指数为0.1943;各个材料间的遗传距离为0.0063-0.3082之间,平均为0.1935。UPGMA聚类分析表明:广东割手密之间的遗传关系和地理来源存在一定的相关,由南向北存在较为显著的地理分化。 樊丽娜 李昱 罗青文 劳方业 王勤南 何慧怡 陈月桂 邓海华 李奇伟 齐永文甘蔗亲本评价研究(Ⅱ)——BLUP方法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5 2013年 采用最优线性无偏估计(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BLUP)方法对甘蔗亲本的单性状育种值进行估计,目的在于为亲本的正确选择与科学组配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对2010年YT系列的4个母性亲本21个杂交组合的实生苗后代单丛产量的单性状育种值进行计算,结果发现,4个母本的优劣顺序为YT00-236>YT01-125>YT00-319>YT83-257,而3个区组效应差异不大。建议结合甘蔗生产实际,进一步探索适宜的亲本评价与选择方法。 陈勇生 邓海华 刘福业 张琼 吴文龙关键词:甘蔗 育种值 BLUP 统计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