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262004)

作品数:5 被引量:45H指数:5
相关作者:胡海生李增光叶振江任一平刘鸿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近岸
  • 1篇多样性
  • 1篇鱼卵
  • 1篇稚鱼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生物学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结构
  • 1篇群落结构特征
  • 1篇资源密度
  • 1篇仔稚鱼
  • 1篇虾蛄
  • 1篇小黄鱼
  • 1篇蟹类
  • 1篇邻近海域
  • 1篇卵子
  • 1篇近海
  • 1篇近海域
  • 1篇口虾蛄
  • 1篇黄海南部

机构

  • 5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篇叶振江
  • 3篇李增光
  • 3篇胡海生
  • 2篇任一平
  • 1篇窦硕增
  • 1篇薛莹
  • 1篇徐宾铎
  • 1篇邢磊
  • 1篇焦燕
  • 1篇刘鸿
  • 1篇邹全
  • 1篇王明琳
  • 1篇万荣
  • 1篇李秀梅
  • 1篇许莉莉
  • 1篇文清源

传媒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海州湾蟹类群落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被引量:5
2015年
本研究根据2011年3月、5月、7月、9月和12月在海州湾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采用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等分析了该海域蟹类群落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捕获蟹类34种,隶属于18科27属,其中玉蟹科种数最多,有3属4种。从适温属性来看,主要以暖水种(16种)和暖温种(15种)为主,冷温种3种。蟹类群落各多样性指数的月际间变化较大,其中物种丰富度指数(D)3月最高,12月最低;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均在7月最高,12月最低。多样性指数的空间分布呈现一定的月变化:在3月、5月、7月均表现为北高南低;9月为中部低,南、北部海域较高;12月均呈南高北低的趋势。蟹类单位网次渔获尾数空间分布格局呈现明显的月变化;平均单位网次渔获尾数呈现一定的月变化,总体上表现为3月、5月、12月高于7月和9月。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5月,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与底层水温呈显著负相关,与底层盐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多样性指数还与水深呈显著正相关;12月均匀度指数与底层水温和水深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底层盐度呈显著负相关;在3月、7月和9月,各多样性指数与底层水温、底层盐度及水深均无显著相关性。海州湾蟹类种类组成及多样性的时空变化主要与海州湾地处温带海域、水温等海洋环境因子的季节变化以及优势种的数量分布有关。
罗西玲任一平邢磊徐宾铎
关键词:蟹类生物多样性
黄海中部近岸春夏季鱼卵、仔稚鱼群落结构特征被引量:15
2016年
2013年4月下旬至7月上旬,采用浅水I型网垂直拖网的调查方式对黄海中部20m以浅海域(34°30'—35°30'N,119°20'—120°20'E)的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进行了6个航次的综合调查。春夏季共采集鱼卵21种(未定种3种),共计2247粒,隶属于9科15属。仔稚鱼22种(未定种1种),共计286尾,隶属于13科17属。鱼卵优势种为日本鳀Engraulis japonicus、赤鼻棱鳀Thryssa kammalensis、江口小公鱼Stolephorus commersonnii、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和属Callionymus spp.。仔稚鱼优势种为大银鱼Protosalanx chinensis、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日本鳀、赤鼻棱鳀和皮氏叫姑鱼。鱼卵丰度和分布与经度呈负相关、与SST呈正相关,但与其他环境因子如纬度、表层盐度(SSS)和水深等无显著相关性。仔稚鱼丰度和分布与上述环境因子均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基于Bray-Curtis指数的聚类分析表明,鱼卵优势种包括集中分布于研究水域34°48'N以南海域(江口小公鱼、皮氏叫姑鱼和青鳞小沙丁Sardinella zunasi)、10m等深线以内(赤鼻棱鳀),以及北部水域(日本鳀和属)3种主要聚集类型;仔稚鱼优势种包括集中分布于34°48'N—35°12'N海域(赤鼻棱鳀和日本鳀)、连云港外海浅水区(白姑鱼、皮氏叫姑鱼和梭鱼Liza haematocheilus,以及南部水域(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和鲬Platycephalus indicus)3种主要聚集类型。研究结果揭示了黄海中部近岸海域鱼卵、仔稚鱼群落的时空分布格局动态,为科学认识环境变动下该海区渔业种群数量动态和资源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刘鸿叶振江李增光胡海生庞雨萌窦硕增
关键词:春夏季鱼卵仔稚鱼群落结构
黄海南部近岸小黄鱼产卵群体生物学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通过分析2006年5月和2013年5月在黄海南部吕泗渔场近岸调查采集的792和247尾小黄鱼标本,对小黄鱼产卵群体的生物学特征进行初步研究。研究显示:2006年小黄鱼产卵群体体长范围为136~249mm,纯体重范围为17.48~107.11g,年龄组成I^II龄,I龄占55%。绝对繁殖力F变动于2 006~34 509粒,平均(14 193±1 131)粒/尾;体重相对繁殖力FW变动于30~635粒/g,平均(252±23)粒/g。绝对繁殖力与纯体重的关系为F=248.36 W+177.18,与体长的关系为F=0.053×L2.321 4。2013年小黄鱼产卵群体体长范围为132~204mm,纯体重范围为29.95~102.40g,年龄组成I^II龄,I龄占82%。绝对繁殖力F变动于5 586~21 688粒,平均(11 069±946)粒/尾;体重相对繁殖力FW变动于171~331粒/g,平均(235±19)粒/g。绝对繁殖力与纯体重的关系为F=178.70 W+2 504.1,与体长的关系为F=0.010×L2.746 9。与历史记录比较,发现其繁殖力水平有减小的趋势。
胡海生叶振江李增光王明琳文清源于洪亮
关键词:黄海南部小黄鱼生物学
海州湾及邻近海域口虾蛄群体结构及资源分布特征被引量:14
2017年
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是海州湾的优势渔业生物之一,在海州湾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根据2011年3、5、7、9和12月在海州湾及邻近海域进行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对口虾蛄的群体结构、资源密度特征、空间分布和环境因子对其分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口虾蛄的全年平均体长为(102.20±0.65)mm,5月平均体长最大(105.56±0.95)mm,7月平均体长最小(96.48±2.37)mm;幼体比例5月份最低(8.90%),12月份最高(28.67%);口虾蛄的性比5月和7月小于1,其余月份均大于1.80;渔获量变化趋势为5月>12月>9月>7月>3月,渔获尾数为5月>12月>9月>3月>7月。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3、5月相对渔获量与叶绿素a、底层水温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他月份口虾蛄的相对渔获量与各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研究还发现,口虾蛄的空间分布与底质类型密切相关,口虾蛄主要栖息在砂、砂-粉砂-黏土和黏土质砂类型的底质中。
许莉莉薛莹焦燕任一平万荣
关键词:口虾蛄资源密度
黄海中部近岸产卵场日本鳀卵子大小的时空变化被引量:6
2016年
2013年4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黄海中部近岸产卵场20m以浅水域进行6个航次的鱼类浮游生物调查,对日本鳀(Engraulis japonicus)卵子形态及大小的时空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海区日本鳀卵子形态呈椭球形,卵子大小在不同发育阶段无显著性差异,但其时空变化差异显著。从5月上旬至7月上旬,卵子大小整体上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且与水温呈显著负相关。日本鳀卵子在调查海区最早出现于5月上旬,卵子最大,长径(1.57±0.09)mm,短径(0.77±0.04)mm,纵切面积(0.95±0.07)mm2;6月下旬卵子最小,长径(1.20±0.07)mm,短径(0.64±0.03)mm,纵切面积(0.61±0.43)mm2。同历史数据相比,调查海区的日本鳀卵子5月上旬显著大于东海海域,6月下旬显著小于山东半岛南部。
李秀梅叶振江李增光胡海生邹全于洪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