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3033)

作品数:15 被引量:43H指数:4
相关作者:曹福源张艳淑李清钊薛玲高晶更多>>
相关机构:华北理工大学河北联合大学河北省煤矿卫生与安全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铅暴露
  • 8篇
  • 5篇蛋白
  • 5篇海马
  • 4篇仔鼠
  • 4篇
  • 4篇大鼠海马
  • 3篇神经系
  • 3篇神经系统
  • 3篇皮质
  • 3篇相关蛋白
  • 3篇脉络丛
  • 3篇纳米
  • 3篇醋酸铅
  • 2篇递质
  • 2篇蓄积
  • 2篇学习记忆
  • 2篇神经递质
  • 2篇铜转运
  • 2篇染毒

机构

  • 13篇华北理工大学
  • 5篇河北联合大学
  • 2篇河北省煤矿卫...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保定市环境保...

作者

  • 5篇张艳淑
  • 5篇曹福源
  • 4篇薛玲
  • 4篇李清钊
  • 3篇刘楠
  • 3篇苏红
  • 3篇高晶
  • 2篇闫立成
  • 2篇郑国颖
  • 1篇杨辉
  • 1篇蒋守芳
  • 1篇关维俊
  • 1篇赵海鹰
  • 1篇王苗苗
  • 1篇陈海婴
  • 1篇高福佳
  • 1篇姚林
  • 1篇庞淑兰
  • 1篇赵会新
  • 1篇冯佩佩

传媒

  • 3篇环境与健康杂...
  • 3篇中华劳动卫生...
  • 3篇毒理学杂志
  • 2篇中国职业医学
  • 2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年份

  • 4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米铅和常规铅暴露对仔鼠海马及皮质氧化损伤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比较纳米铅和常规铅暴露对生长发育期仔鼠海马及皮质的氧化损伤作用。方法将30只健康妊娠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生理盐水)组、纳米铅(10 mg/kg)组和常规铅(100 mg/kg)组,每组10只。采用经口灌胃方式进行染毒,自母鼠妊娠至仔鼠断乳(PND21)。记录仔鼠的出牙时间、睁眼时间、翻正反射时间、爬行时间、张耳时间、断崖回避时间,采用Morris水迷宫对PND21仔鼠进行学习记忆能力测试,分别于PND1、PND21检测仔鼠海马和皮质中的铅、活性氧(ROS)、蛋白质糖基化终产物(AGEs)含量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纳米铅及常规铅暴露后仔鼠翻正反射时间、爬行时间及张耳时间延长,学习记忆能力降低;皮质、海马中铅、ROS和AGEs含量增高,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铅组比较,纳米铅组PND21仔鼠皮质和海马中ROS水平均升高,PND1时纳米铅组仔鼠海马抑制羟自由基能力下降,纳米铅暴露组PND21仔鼠海马和皮质中AGEs含量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铅和常规铅染毒可导致仔鼠生长发育期迟缓及皮质、海马的氧化应激,且随着染毒时间延长,纳米铅暴露致仔鼠皮质和海马氧化损伤程度高于常规铅暴露,这可能与纳米材料的特性有关。
苏红高晶尹镜雯刘楠曹福源薛玲高福佳李清钊张艳淑姚林
关键词:发育毒性
Th17细胞在肥胖小鼠铅暴露后神经系统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肥胖小鼠铅暴露模型,从炎症作用的角度初步探讨Th17细胞在铅暴露致肥胖小鼠神经系统损伤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铅暴露组、肥胖组和肥胖+铅暴露组。铅暴露组和肥胖+铅暴露组给予...
薛玲; 李政垚; 张可欣; 李欣颖; 闫立成; 姚林; 张艳淑;
关键词:铅暴露肥胖TH17脉络丛
文献传递
铜转运相关蛋白在醋酸铅致C6细胞铜蓄积中作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铜转运蛋白和铜伴侣蛋白在醋酸铅染毒致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株C6细胞铜蓄积中的作用。方法 1采用CCK-8实验,以终浓度为0~50μmol/L醋酸铅处理C6细胞24.0 h,筛选合适的后续实验染毒剂量。2将C6细胞分为对照组和铅染毒组,分别予终浓度为0和10μmol/L醋酸铅处理24.0 h,再予浓度为2μmol/L的氯化铜培养,于培养后0.0、0.5、1.0、2.0、4.0和8.0 h收获细胞。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C6细胞内铜和铅水平,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C6细胞中铜转运蛋白铜转运体1(CTR1)、二价金属转运体1(DMT1)、铜转运三磷酸腺苷酶α肽/β肽(ATP7A/ATP7B)和铜伴侣蛋白抗氧化蛋白1(ATOX1)、细胞色素C氧化酶17(COX17)、超氧化物歧化酶铜伴侣蛋白(CCS)的mRNA表达,以激光共聚焦检测铅染毒后细胞中CTR1和ATP7A的蛋白表达。结果 1CCK-8实验结果显示,浓度为10μmol/L的醋酸铅对C6细胞增殖尚未造成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P〉0.05),以该浓度作为后续铅染毒剂量。2醋酸铅染毒24.0 h后,铅染毒组C6细胞中铅和铜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但2组C6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染铜处理后,铅染毒组C6细胞存活率低于对照组(P〈0.01)。C6细胞中铜水平在铅染毒处理和染铜时间的交互效应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在染铜后0.5~8.0 h 5个时间点,铅染毒组C6细胞中铜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C6细胞中铜水平在染铜后2.0 h时间点达到高峰,此后直至8.0 h时间点均维持在较为平稳的水平;而铅染毒组C6细胞中铜水平呈随着染铜时间的增加而升高的时间-效应关系,在染铜后8.0 h时间点达到高峰。醋酸铅染毒24.0 h后,与对照组比较,铅染毒组C6细胞中CTR1和DMT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上调113.00%和36.00%(P〈0.01),ATP7A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下调25.00%(P〈0.01),CTR1�
曹孟颖薛玲李清钊刘楠李爽高福佳田凯琦王琰张艳淑
关键词:醋酸铅C6细胞蓄积
Th17细胞在肥胖小鼠铅暴露后神经系统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肥胖小鼠铅暴露模型,从炎症作用的角度初步探讨Th17细胞在铅暴露致肥胖小鼠神经系统损伤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铅暴露组、肥胖组和肥胖+铅暴露组。铅暴露组和肥胖+铅暴露组给予...
薛玲李政垚张可欣李欣颖闫立成姚林张艳淑
关键词:铅暴露肥胖TH17脉络丛
染铅大鼠脉络丛中铜及铜转运蛋白的变化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铅染毒后对大鼠脑组织和血清中铜含量以及脉络丛中铜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为铅的神经毒性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SPF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个铅染毒组,每组8只.铅染毒组大鼠摄入含有0、500、1 000、2000 mg/L醋酸铅饮用水8周,对照组给予2 000 mg/L醋酸钠饮水.用ICP-MS进行海马、血清、皮质、脉络丛、骨骼和脑脊液中铅、铜含量检测;用激光共聚焦和real-time PCR的方法进行铜转运蛋白Ctr1、ATX1和ATP7A的m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各染毒组大鼠血清、皮质、海马、脑脊液、脉络丛和骨骼中铅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毒组大鼠血清总铜、脑脊液、脉络丛和海马中铜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对照组Ctr1表达在脉络丛的细胞质和细胞膜,铅暴露后脉络丛中Ctr1可移动到CSF面的微绒毛上.随着铅染毒剂量的增加,Ctr1的荧光强度逐渐增强,而2000 mg/L染毒组大鼠脉络丛中Ctr1的荧光强度低于1 000 mg/L染毒组.1 000和2 000 mg/L染毒组脉络丛中ATX1的荧光强度比对照组有所降低.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各染毒组Ctr1、ATP7A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铅染毒可影响脉络丛中的铜稳态的调控,引起脑组织中铜稳态失调,这可能是铅致神经损伤的机制之一.
赵会新杨辉闫立成蒋守芳薛玲赵海鹰关维俊庞淑兰张艳淑
关键词:脉络丛
铅暴露对快速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铅(Pb)暴露对快速衰老小鼠(SAMP8)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AMP8小鼠及其野生型SAMR1小鼠各20只,各随机分为2组,即SAMR1组、SAMR1+Pb组和SAMP8组、SAMP8+Pb组。SAMR1+Pb组和SAMP8+Pb组小鼠每天饲以0.05 g/L醋酸铅饮用水,SAMR1组和SAMP8组小鼠每天饲以0.05 g/L醋酸钠饮用水,共饮水9周。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实验小鼠侧脑室下区(SVZ)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神经元母细胞和星形胶质样细胞特异性标志物[双皮质素(DCX)、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情况,分析神经元母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细胞比率变化;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实验小鼠SVZ中DCX、GFAP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m RNA表达情况。[结果]小鼠Morris水迷宫实验第3天结果显示:与SAMR1组[(10.94±3.98)s]相比,SAMP8组[(29.24±6.15)s]、SAMR1+Pb组[(34.15±6.78)s]和SAMP8+Pb组[(50.86±8.56)s]的逃避潜伏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SAMP8组和SAMR1+Pb组小鼠比较,SAMP8+Pb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更长(P<0.05)。SAMR1组、SAMP8组、SAMR1+Pb组和SAMP8+Pb组小鼠的平均穿越平台次数分别为(6.75±1.28)、(3.25±1.28)、(3.88±1.46)、(1.25±0.46)次;SAMP8组、SAMR1+Pb组和SAMP8+Pb组小鼠穿越次数较SAMR1组均减少(P<0.05);SAMP8+Pb组小鼠穿越次数也明显低于SAMP8组和SAMR1+Pb组(P<0.05)。免疫荧光法测定结果显示:与SAMR1组小鼠比较,SAMR1+Pb组、SAMP8组和SAMP8+Pb组小鼠SVZ区APP荧光强度分别上升了79%、53%和216%;与SAMR1+Pb组和SAMP8组比较,SAMP8+Pb组小鼠APP荧光强度分别上升了76%和10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AMR1组小鼠比较,SAMP8组和SAMP8+Pb组小鼠SVZ中GFAP(+)/DAPI(+)和DCX(+)/DAPI(+)细胞比率均降低,SAMP8+Pb组小鼠SVZ的GFAP(+)/DAPI(+)和DCX(+)/DAPI(+)细胞比率分别为SAMP8组小鼠的22%和59%。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与SAMR1组小鼠相比,SA
薛玲李政垚张可欣高福佳曹福源王雨冉张艳淑
关键词:学习记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淀粉样前体蛋白
CD200/CD200R在铅暴露致大鼠海马炎症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本研究通过建立铅暴露大鼠模型,初步筛查大鼠海马中变化的关键铜相关蛋白质;通过检测铜相关蛋白 CD200 及其受体 CD200R 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CD200 和 CD200R 蛋白在铅暴露致大鼠海马炎症中的作...
王丽媛
关键词:铅暴露海马
铅暴露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铜和铁蓄积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铅暴露不同时间后大鼠脑组织、体液及屏障中铜、铁含量的动态变化,以期为铅神经损伤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成年SPF级雄性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铅暴露组,每组32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铅暴露组大鼠每天饲以250 mg/L醋酸铅饮用水,对照组大鼠每天饲以普通饮用水,实验周期12周.在染毒后第3、6、9、12周,获取全血、脉络丛、脑脊液、皮质、海马、纹状体、下丘脑、杏仁核、黑质和小脑.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分别检测样品中铅、铜和铁含量.分析不同染毒时间大鼠的不同组织中金属含量,验探讨铅染毒不同时间和样品中铜、铁的关系.结果铅暴露1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大鼠皮质、海马、纹状体、下丘脑、杏仁核、黑质和小脑中铅含量分别是其2.21、2.44、2.95、3.53、4.01、1.85、2.86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全血、脑脊液、脉络丛、脑微血管和骨骼中铅含量均增加;大鼠杏仁核、脑脊液中铅含量随染毒时间变化较大,分别为染毒3周的4.01和3.0倍.与对照组比较,铅暴露3、6、9、12周后,大鼠皮质、海马、纹状体、下丘脑、杏仁核、小脑、全血、脑脊液、脉络丛、脑微血管中的铜含量均呈增加趋势;脑组织中纹状体中铜含量变化较大;而铅暴露1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脑微血管中铜含量为其4.98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铅暴露不同染毒时间后,大鼠皮质、海马、纹状体、脑脊液、脉络丛、脑微血管中铁含量均呈增加趋势(P<0.05),且下丘脑中铁含量升高明显;铅染毒不同时点大鼠脑脊液中铁含量增加明显.结论随着染毒时间的增加,铅暴露可致大鼠不同脑组织、体液及屏障铜和铁含量发生变化,其中,杏仁核、脑脊液、脑微血管中铜、铁含量增加明显,可能与铅暴露致神经损伤有关.
陈玮玮闫立成曹孟颖李欣颖庞淑兰王远张艳淑
关键词:体液
纳米铅影响仔鼠学习记忆及大脑铁稳态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母鼠纳米铅暴露对出生后21天(PND21)和PND42仔鼠学习记忆以及大脑铁稳态的影响.方法 成年雌性SD孕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暴露组.暴露组大鼠经口给予10 mg/kg纳米铅,对照组大鼠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仔鼠离乳后继续暴露相应剂量的纳米铅直至出生后42天.应用Morris水迷宫测试PND21和PND42仔鼠学习与记忆功能;获取PND21和PND42仔鼠海马和皮质,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法测定海马和皮质铅和铁含量.Perl's铁染色观察海马和皮质铅铁分布,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海马和皮质中铁蛋白、膜铁转运蛋白(FPN1)、膜铁转运辅助蛋白(HP)、铜蓝蛋白(CP)的表达.结果 纳米铅暴露后,PND21和PND42仔鼠皮质中铁的含量分别为(32.63±6.03)和(46.20± 10.60) μg/g,高于对照组(27.04±5.82)和(36.61±10.23) μ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ND42仔鼠海马组织中铁含量为(56.92±4.37) μg/g,高于对照组(37.71±6.92) μ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l's染色结果显示,暴露组皮质、海马均有大量铁沉积;纳米铅暴露组PND21仔鼠皮质FPN1含量为(3.64±0.23) ng/g,低于相应对照组(4.99±0.95) n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铅暴露组PND42仔鼠海马FPN1含量为(2.28±0.51) ng/g,低于相应对照组(3.69±0.69) n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暴露组PND21和PND42仔鼠逃逸潜伏期延长,分别为(15.54±2.89)和(6.16±1.42)s,高于相应对照组(9.01±4.66)和(4.26±1.51)s;穿越平台次数下降,分别为(7.77±2.16)和(8.12±1.51)次,低于相应对照组(11.27±1.61)和(13.00±2.2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米铅暴露可引起仔鼠海马和皮质中的铁稳态失调,并影响仔鼠学习记忆能力.
高晶苏红尹镜雯曹福源冯佩佩刘楠薛玲郑国颖李清钊张艳淑
关键词:记忆
醋酸铅与纳米硫化铅经口染毒对仔鼠海马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比较醋酸铅与纳米硫化铅暴露对子代大鼠海马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0只妊娠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醋酸铅组和纳米硫化铅组,从妊娠第1天起分别给予醋酸铅(100 mg/kg)及纳米硫化铅(10 mg/kg)灌胃染毒至仔鼠离乳[出生后第21天(postnatal day 21,PND21)],离乳后仔鼠继续染毒至PND42;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应用Morris水迷宫测试PND21和PND42仔鼠学习与记忆功能。分别于PND1、PND21、PND42选取仔鼠,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海马铅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海马中4种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谷氨酸(Glu)、丝氨酸(Ser)、甘氨酸(Gly)、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表明,醋酸铅组与纳米硫化铅组大鼠逃逸潜伏期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醋酸铅组与纳米硫化铅组PND1、PND21和PND42仔鼠海马铅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与醋酸铅组比较,纳米硫化铅组PND1仔鼠海马铅含量增加(P<0.05),而PND21和PND42仔鼠海马铅含量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醋酸铅组、纳米硫化铅组PND1、PND21和PND42仔鼠海马Glu含量升高(P<0.05),Ser含量下降(P<0.05);醋酸铅组PND1、PND21仔鼠海马Ser含量低于纳米硫化铅组(P<0.05);醋酸铅组PND1、PND21仔鼠海马Gly含量显著下降(P<0.05),纳米硫化铅组PND21、PND42仔鼠海马Gly含量下降(P<0.05);醋酸铅组与纳米硫化铅组仔鼠海马GABA含量下降(P<0.05)。结论醋酸铅与纳米硫化铅暴露均可使仔鼠海马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兴奋性神经毒作用,导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低剂量的纳米硫化铅引起Glu和GABA变化与醋酸铅一致,提示应该重视纳米硫化铅暴露引起的神经损伤。
尹镜雯高晶苏红曹福源刘楠薛玲郑国颖李清钊张艳淑
关键词:海马神经递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