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9451503102003499)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康生王革非张驰曾祥兴曾俊更多>>
相关机构:汕头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细胞
  • 6篇病毒
  • 5篇流感
  • 4篇流感病毒
  • 3篇星形
  • 3篇星形胶质
  • 3篇胶质
  • 2篇星形胶质细胞
  • 2篇周期
  • 2篇转录
  • 2篇细胞周期
  • 2篇小胶质细胞
  • 2篇胶质细胞
  • 2篇NS1
  • 2篇病毒诱导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转导
  • 1篇营养因子
  • 1篇有丝分裂
  • 1篇有丝分裂期

机构

  • 9篇汕头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作者

  • 9篇李康生
  • 8篇王革非
  • 4篇张驰
  • 3篇曾祥兴
  • 3篇曾俊
  • 3篇蒋治武
  • 3篇周健祥
  • 2篇彭程
  • 1篇陈幼莹
  • 1篇张丹桂
  • 1篇李卫中
  • 1篇陈小璇
  • 1篇陈鑑强
  • 1篇李蕊
  • 1篇李璐
  • 1篇许燕璇
  • 1篇张衡

传媒

  • 2篇癌变.畸变....
  • 2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Cellul...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流感病毒诱导小鼠胶质细胞的细胞因子级联反应
目的:探讨流感病毒感染星形胶质细胞后释放的细胞因子是否会诱导正常胶质细胞趋化因子及促炎细胞因子转录水平的变化,从而产生细胞因子级联效应。方法:从新生小鼠大脑皮质分离培养神经胶质细胞,并进一步纯化星形胶质细胞,经纯度鉴定后...
周健祥王革非蒋治武曾俊苏芸李康生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流感病毒
文献传递
A549和MDCK细胞外源性表达人APOBEC-3F和APOBEC-3G对流感病毒复制和突变的影响
2010年
目的:研究人载脂蛋白B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3F(human apolipoprotein B mRNA-editing enzyme catalytic-polypeptide 3F,hA3F)和hA3G对流感病毒的复制和突变的影响。方法:外源性hA3F和hA3G通过脂质体转染至A549和MDCK细胞中,经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鉴定后,用流感病毒进行感染,通过检测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50% 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TCID50)和空斑实验确定病毒滴度;使用不同初始感染剂量,绘制动态的病毒生长曲线,以确认hA3F和hA3G对流感病毒复制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流感病毒感染后转染细胞表达外源性hA3F和hA3G的情况。病毒在转染细胞和对照细胞中连续传代,RT-PCR和测序分析其血凝素HA基因的突变频率。结果:TCID50检测和空斑实验结果表明在hA3F和hA3G表达细胞中,流感病毒的滴度与对照细胞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生长曲线表明,不同初始感染剂量、不同感染时相,转染hA3F和hA3G的细胞对人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细胞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感染后48h仍能够在MDCK细胞中检测到hA3F和hA3G的重组蛋白。病毒HA片段的测序分析表明,转染hA3F和hA3G的细胞对流感病毒基因组的致突变频率与对照细胞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hA3F和hA3G这两个重要的APOBEC成员,对人流感病毒的复制效率及突变频率无明显作用。
王革非彭程曾祥兴张驰李康生
关键词:流感病毒突变A549
Zwint-1及其变异体Zwint-1v在HeLa细胞不同细胞周期中的亚定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Zw10结合因子-1(zeste white 10 interactor-1,Zwint-1)及其变异体(Zwint-1v)在HeLa细胞不同细胞周期中的亚定位。方法:采用胸腺嘧啶核苷双阻断法将HeLa细胞同步化,通过瞬时转染及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观察Zwint-1及Zwint-1v在HeLa细胞不同细胞周期中的亚定位。结果:在HeLa细胞间期,Zwint-1野生型定位于细胞质,而Zwint-1v定位于细胞核;在分裂期,Zwint-1野生型及Zwint-1v定位于纺锤体与着丝粒上。Zwint-1v定化较野生型更趋近于细胞核。结论:Zwint-1及Zwint-1v在HeLa细胞不同细胞周期的亚定位存在差异。
张驰李蕊李康生
关键词:HELA细胞
人癌症高表达蛋白1在有丝分裂期和分裂间期的定位研究
2010年
目的:分析人癌症高表达蛋白1(HEC1)在有丝分裂期和分裂间期的定位和表达调控相关蛋白基序。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从HeLa细胞中克隆HEC1基因cDNA,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对HEC1 cDNA测序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HEC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293T细胞后,用Western blot进行表达分析;并用有丝分裂抑制剂(nocodazole)对细胞进行同步化和释放,观察有丝分裂期和分裂间期时HEC1定位。结果:电泳和酶切鉴定,得到含有HEC1的真核表达载体,Westernblot证实表达载体可在转染细胞中表达重组HEC1蛋白;HEC1测序序列分析发现多个与定位和调控相关基序,提示HEC1可能受APC/C蛋白酶体调控;HEC1在有丝分裂期定位于染色体,在分裂间期定位于细胞质靠近细胞核部位。结论:获得HEC1基因cDNA及表达载体,HEC1定位随不同细胞周期而变化。
王革非李璐李康生
关键词:细胞周期
Effects of NS1 variants of H5N1 influenza virus on interferon induction, TNFa response and p53 activity被引量:3
2010年
Non-structural protein 1(NS1)is an important virulence factor of the highly pathogenic H5N1 avian influenza virus.A five-amino-acid(5 aa)deletion at position 80–84 and an aspartic acid to glutamic acid substitution at position 92(D92E)are two major NS1 mutations that are highly correlated with enhanced virulenc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se mutations in H5N1 virulence,three H5N1-NS1 variants were constructed:NS51(lacking 5 aa at position 80–84),NS51(I)(carrying a 5-aa insertion at position 80–84)and NS51(IM)(carrying both the 5-aa insertion and the D92E mutation).W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these mutations on interferon(IFN)induction,tumor-necrosis factor(TNF)a response,p53 activity and apoptosis.We found that the D92E mutation eliminated NS1’s repressive effect on IFN induction,while the 5-aa deletion resulted in enhanced resistance to TNFa responses.We also observed that all three variants exhibited a similar suppressive effect on p53 transcriptional activity,although none of them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apoptosis of host cells.Our findings shed new light on the role of NS1 in the pathogenicity of H5N1 virus.
Weizhong LiGefei WangHeng ZhangGang XinDangui ZhangJun ZengXiaoxuan ChenYanxuan XuYouhong CuiKangsheng Li
关键词:INTERFERONP53TNFA
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星形胶质细胞诱导GDNF转录水平上调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感染流感病毒后的神经保护效应,检测流感病毒H3N2和H9N2体外感染小鼠星形胶质细胞是否会诱导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转录水平的改变。方法从新生小鼠大脑皮质分离培养神经胶质细胞,并进一步纯化星形胶质细胞,经纯度鉴定后,用感染复数为2的流感病毒H3N2和H9N2进行体外感染。在感染早期(6h)和感染中后期(24h)分别提取细胞RNA,real-time PCR检测神经营养因子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病毒感染后的星形胶质细胞显著上调GDNF转录水平的表达,NGF,BDNF,NT-3转录水平变化不明显。H3N2和H9N2感染星形胶质细胞表达的细胞因子变化情况一致。结论流感病毒H3N2和H9N2感染星形胶质细胞可诱导神经营养因子GDNF转录水平的上调。
蒋治武王革非周健祥陈小璇许燕璇苏芸李康生
关键词:流感病毒神经营养因子GDNF
A型流感病毒NS1蛋白羧基端PL结构域影响NS1在细胞核内的定位被引量:3
2010年
A型流感病毒NS1蛋白羧基端4个氨基酸可以与PDZ结构域(the domain of PSD95,Dig and ZO-1)相结合,称为PL结构域(PDZ ligand domain).对不同亚型或毒株的流感病毒而言,其NS1蛋白PL结构域的组成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有研究发现这种差异能够影响NS1与宿主细胞蛋白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病毒的致病力.为进一步探讨PL结构域对NS1蛋白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首先构建出4种不同亚型流感病毒(H1N1、H3N2、H5N1、H9N2)来源的NS1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质粒.在此基础上,对野生型H3N2病毒NS1表达质粒进行人工改造,将其PL结构域缺失或者替换为其他亚型流感病毒的PL结构域,制备出4种重组NS1蛋白表达质粒.通过比较上述不同NS1蛋白在HeLa细胞中的定位情况发现,只有野生型H3N2病毒的NS1蛋白可以定位于核仁当中,而野生型H1N1、H5N1、H9N2病毒的NS1蛋白以及PL结构域缺失或替代的H3N2病毒NS1蛋白都不能定位于核仁.而通过比较上述NS1蛋白在流感病毒易感的MDCK细胞中的定位,进一步发现所有这些蛋白均不定位于核仁.上述结果表明:PL结构域的不同可以明显影响NS1蛋白在HeLa细胞核内的定位和分布,这有可能造成其生物学功能的差异.同时,NS1蛋白在细胞核内的定位还与宿主细胞的来源有着密切关系.
张丹桂李卫中王革非张衡曾俊陈幼莹张驰曾祥兴李康生
关键词:A型流感病毒NS1蛋白核仁
天然免疫分子APOBEC3G蛋白的抗HBV研究进展
2010年
天然免疫分子APOBEC3G蛋白酶是一种胞苷脱氨酶,是机体固有免疫反应的新成员,参与宿主抵抗病毒入侵的天然免疫防御机制,具有较强的广谱抗逆转录病毒能力。APOBEC3G抗逆转录病毒的作用机制研究已成为机体固有免疫研究新靶点,为机体固有免疫机制的研究开拓了新的方向。由于APOBEC3G可能在基因超突变、病毒脱衣壳、HBV RNA的逆转录、HBV DNA复制、HBV DNA核壳化等多方面影响HBV复制,所以研究APOBEC3G的抗病毒作用是治疗HBV感染的研究重点,也有可能对其他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线索并产生重要的影响。
陈鑑强王革非李康生
关键词:APOBEC3GHBV逆转录病毒固有免疫
人免疫缺陷病毒TAT蛋白转导肽与人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样蛋白质3F/3G串联锌结合域的融合表达
2010年
目的:分析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样蛋白质3F和3G(APOBEC3F/3G)的蛋白基序,获得具有细胞转导潜力的抗病毒基序融合蛋白。方法:用MotifScan软件对APOBEC3F/3G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找出APOBEC3F/3G中的锌结合域(ZBRs)。通过PCR及多步酶切克隆得到APOBEC3F/3G的3个串联ZBRs基因片段,并将其与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TAT蛋白转导域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并诱导表达。结果:酶切和测序鉴定,得到含有HIV-TAT和3个ZBRs基因的重组质粒;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分析,融合蛋白在BL21(DE3)中获得表达,占菌体总蛋白的20%。结论:获得含HIV-TAT和3个ZBRs的融合表达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APOBEC3F/3G抗病毒机制,也为其在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王革非彭程张驰曾祥兴李康生
关键词:载脂蛋白B蛋白转导
流感病毒诱导小鼠胶质细胞的细胞因子级联反应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流感病毒感染星形胶质细胞后释放的细胞因子是否会诱导正常胶质细胞趋化因子及促炎细胞因子转录水平的变化,从而产生细胞因子级联效应。方法:从新生小鼠大脑皮质分离培养神经胶质细胞,并进一步纯化星形胶质细胞,经纯度鉴定后,用感染复数为2的流感病毒H1N1和H3N2进行体外感染星形胶质细胞,分别于6小时和24小时收获上清,采用超滤分子截留的方法,去除流感病毒颗粒。用不同时间点的条件上清,分别刺激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24小时后提取RNA并进行反转录,利用Real-Time PCR检测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趋化因子IP-10、MCP-1、MIP-1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不同时间点的条件上清皆可诱导正常胶质细胞的促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和趋化因子IP-10、MCP-1、MIP-1的转录水平发生不同程度的上调,产生细胞因子级联效应。结论:流感病毒H1N1和H3N2感染星形胶质细胞后所引起的细胞因子风暴,可诱导正常胶质细胞的细胞因子转录水平显著上调,引发细胞因子级联反应,其可能与流感病毒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所引发的细胞因子风暴及免疫病理损伤存在一定关系。
周健祥王革非蒋治武曾俊苏芸李康生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流感病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