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20040707-2)

作品数:12 被引量:35H指数:3
相关作者:谭岩段秀梅方艳秋许淑芬刘力华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吉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细胞
  • 4篇肿瘤
  • 4篇免疫
  • 3篇乳腺
  • 3篇特异
  • 3篇特异性
  • 3篇CIK
  • 2篇对手
  • 2篇疫苗
  • 2篇乳腺癌
  • 2篇乳腺疾病
  • 2篇杀伤
  • 2篇杀伤活性
  • 2篇肿瘤特异性
  • 2篇腺癌
  • 2篇淋巴
  • 2篇免疫表型
  • 2篇免疫治疗
  • 2篇抗原
  • 2篇可溶性

机构

  • 9篇吉林大学第一...
  • 3篇吉林大学第二...
  • 2篇吉林大学
  • 2篇吉林省肿瘤医...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吉林大学第四...
  • 1篇吉林省人民医...
  • 1篇吉林省临床检...
  • 1篇长春市中心血...

作者

  • 9篇段秀梅
  • 9篇谭岩
  • 8篇方艳秋
  • 7篇许淑芬
  • 6篇刘力华
  • 5篇姜艳芳
  • 3篇王心明
  • 2篇齐亚灵
  • 2篇陈云波
  • 2篇李树蕾
  • 1篇刘梦虹
  • 1篇姜瑛
  • 1篇杨广民
  • 1篇谭宪秋
  • 1篇赵平伟
  • 1篇王忠山
  • 1篇太京华
  • 1篇贾明库
  • 1篇刘小林
  • 1篇车媛媛

传媒

  • 4篇吉林大学学报...
  • 3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年份

  • 3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L-12与IL-18在体外培养系统中诱导肿瘤特异性CTL杀伤活性的比较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分别应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hIL-12)及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8(rhIL-18)在体外培养系统(CCs)中诱导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比较IL-18与IL-12诱导的肿瘤特异性CTL的杀伤活性,探索IL-18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tem SepTM免疫磁性细胞分离法分离人外周血NK细胞、T细胞及DCs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125I-UdR标记的细胞毒实验检测杀伤活性。结果:在CCs中、在肿瘤抗原存在的条件下,rhIL-18和rhIL-12均能诱导产生针对U251、MCF7特异性CTL,其作用能力与rhIL-18和rhIL-12的浓度呈剂量依赖关系,但rhIL-18诱导肿瘤特异性CTL的作用明显高于rhIL-12(P<0.01);rhIL-18和rhIL-12在诱导肿瘤特异性CTL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两者联合应用诱导肿瘤特异性CTL的能力明显高于单独应用rhIL-18和rhIL-12(P<0.01)。结论:rhIL-18和rhIL-12在CCs中均能够诱导并促进CTL介导的肿瘤特异性杀伤效应,rhIL-18诱导的肿瘤特异性CTL的能力明显高于rhIL-12,两者在诱导肿瘤特异性CTL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
方艳秋齐亚灵严莉谭岩段秀梅许淑芬刘津莎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12
流式细胞术检测CIK的免疫表型和体外杀伤活性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的免疫表型和体外杀伤活性。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经过IFNγ、CD3McAb、IL-2诱导并培养,获得大量的CIK。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IK的表型;以CFSE标记靶细胞来区分效应细胞,再以PI染色,用FACS检测靶细胞的死亡率。结果:CIK于第22天达到增殖高峰,并高度表达CD3、CD11a、CD54和HLA-DR;中度表达CD3/CD56、CD25、CD28、CD69和FasL;CD16表达不增加。CIK对肿瘤细胞K562、HL-60、Hela、SMMC7721和A375均表现出杀伤活性,其中对K562、HL-60、Hela 3种细胞的杀伤作用较强;而对SMMC7721、A375的作用不明显。结论:细胞因子IFNγ、CD3McAb和IL-2体外诱导的单个核细胞具有强大的增殖力和杀伤活性。
段秀梅谭岩宋燕王晓祺刘力华方艳秋许淑芬
关键词:免疫表型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
可溶性Fas与VEGF及TIMP-1表达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相互关系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通过对乳腺癌可溶性Fas浓度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表达之间关系的分析,探讨患者血清中sFas浓度改变对乳腺癌细胞生长、浸润和转移的影响。方法通过S-P免疫组化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乳腺癌细胞VEGF和TIMP-1表达及血清sFas浓度,结合VEGF、TIMP-1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分析浸润、淋巴结转移乳腺癌中VEGF、TIMP-1表达失衡与血清sFas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①VEGF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VEGF阳性的肿瘤有淋巴结转移率为56%,明显高于VEGF阳性的肿瘤无淋巴结转移率(7%)。随着乳腺癌TNM分期和组织学分级的进展,VEGF阳性表达率逐渐增加,呈正相关。TIMP-1阳性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随着TNM分期和组织学分级的进展,TIMP-1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呈负相关。②VEGF阳性表达而TIMP-1阴性表达组发生乳腺癌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率及血清sFas浓度最高,VEGF阴性表达而TIMP-1阳性表达组发生淋巴结转移率及血清sFas浓度最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结论sFas与VEGF及TIMP-1表达之间存在着反馈机理以及相互激活的密切关系。sFas浓度可以间接地反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VEGF的表达情况,sFas在乳腺癌中的浓度变化可以反映乳腺癌的生长、局部浸润和转移。
王心明陈云波贾明库许洪志刘梦虹
关键词:可溶性FA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乳腺癌
MAGE-1基因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学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制备MAGE-1基因疫苗,观察该疫苗诱导小鼠脾脏的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及产生特异性抗体的影响。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基因疫苗pcMAGE-1;转染HEK293细胞;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MAGE-1mRNA及蛋白的表达;pcMAGE-1免疫3次BALB/c小鼠,末次免疫后7日收集血清及脾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清中抗MA-GE-1多抗的产生,MTT法检测小鼠CTL杀伤活性。结果构建的pcMAGE-1转染HEK293细胞,RT-PCR表明在mRNA水平有MAGE-1的表达;Western blot显示表达产物46kD,与预期一致。基因疫苗免疫组小鼠血清MAGE-1抗体的产生增加,与SMMC-7721结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杀伤实验结果显示,免疫组小鼠脾细胞对SMMC-7721的杀伤率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P<0.05)。结论成功地构建了MAGE-1基因疫苗,该疫苗能够有效地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
太京华谭宪秋谭岩时阳刘力华方艳秋段秀梅姜艳芳
关键词:基因疫苗MAGE-1细胞亚群特异性抗体CTL
Fas/FasL在乳腺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探讨Fas、Fas配体(FasL)在乳腺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肿瘤免疫逃逸及反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51例乳腺癌,20例乳腺不典型增生,32例乳腺纤维腺瘤,和36例正常乳腺组织进行Fas和FasL的检测以及和乳腺癌不同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上述组织用TUNEL法检测Fas和FasL表达区不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Fas阳性细胞数与FasL阳性细胞数在不同类型的乳腺组织中表达情况正相反,其结果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在不同类型的乳腺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不典型增生中最高,乳腺癌次之,正常乳腺组织最低;Fas与FasL在不同类型的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正相反,其结果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as、FasL的表达与乳腺癌大小、分期、转移、分化程度密切相关,与组织类型无关。结论Fas、FasL参与了乳腺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且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密切相关。
刘晓红王心明王延龄
关键词:FASFASL乳腺肿瘤
C-MYC癌基因与消化系统肿瘤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研究消化系统肿瘤中的C-MYC基因扩增的情况。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测定84例老年患者恶性肿瘤中的C-MYC基因,通过激光密度扫描仪对EB染色后的琼脂糖凝胶进行积分光密度分析。结果:正常组织无C-MYC扩增,C-MYC/N+L-MYC比值95%可信区间为0.0869~0.6257,胃癌组织C-MYC基因扩增阳性率为69.5%,直肠癌组织的C-MYC基因扩增阳性率为62.2%,肝癌组织C-MYC基因扩增阳性率为55.6%,145例肿瘤组织C-MYC扩增总阳性率为65.5%。结论:癌组织C-MYC扩增高于正常组织,在不同消化系统肿瘤组织中扩增程度不同,与细胞潜在的增殖能力成正相关,对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特别是指导临床基因治疗提供有用的资料。
卞隽方艳秋谭岩段秀梅许淑芬刘力华姜艳芳赵平伟
关键词:癌基因直肠癌肝癌
IFN-γ对体外培养系统中IL-18诱导的肿瘤特异性CTL杀伤效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应用rhIL-18在体外培养系统(Coculture system in vitro,CCs)中诱导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Lymphocyte,CTL),探讨IFN-γ在rhIL-18诱导的肿瘤特异性CTL产生过程及杀伤效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temSepTM免疫磁性细胞分离法分离人外周血NK细胞、T细胞及DCs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125I-UdR标记的细胞毒实验检测杀伤活性,ELISA方法检测IFN-γ蛋白产生量,RT-PCR检测IFN-γmRNA表达含量。结果:在肿瘤抗原存在的条件下,IL-18在CCs中能够诱导并促进CTL介导的肿瘤特异性杀伤效应;IL-18能够在肿瘤抗原刺激的CCs中诱导IFN-γmRNA的表达及IFN-γ蛋白的产生,并与IL-18的含量呈剂量依赖关系,在rhIL-18含量为100ng时,培养上清中IFN-γ为4410±210pg/ml。但加入抗IFN-γ抗体对rhIL-18诱导的肿瘤特异性CTL产生过程无明显影响,不能抑制IL-18诱导的这种肿瘤特异性CTL的杀伤效应。结论:IL-18能够在肿瘤抗原刺激的CCs中有效地诱导CTL介导的肿瘤特异性杀伤效应,并诱导IFN-γ的产生,但其诱导肿瘤特异性CTL的产生过程及杀伤效应与IFN-γ无关。
方艳秋齐亚灵孙绍骞谭岩段秀梅许淑芬
关键词:IL-1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IFN-Γ
过继免疫治疗对手术后肺癌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表型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C IK过继免疫治疗对手术后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表型。结果:肺癌患者CD3+、CD4+、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呈显著性差异,而CD8+细胞高于对照组(P<0.01)。经C IK治疗后CD3+、CD4+、CD3-/CD16+56+细胞和CD4/CD8比值都升高,其中CD4+、CD3-/CD16+56+细胞与治疗前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而CD8+细胞与治疗前比较降低(P<0.05);CD19在治疗后稍有增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 IK过继免疫治疗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卞隽谭岩方艳秋姜艳芳许淑芬刘力华段秀梅
关键词:过继免疫治疗CIK肺癌免疫表型
过继免疫治疗对手术后肺癌患者T细胞及其活化抗原表达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CIK过继免疫治疗对手术后肺癌患者T细胞及其活化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型CD3、CD4、CD8和及其活化抗原标志CD69、CD25、HLA-DR。结果肺癌患者CD3+、CD4+、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呈显著性差异,而CD8+细胞高于对照组(P<0.01);肺癌患者CD69、CD3+/HLA-DR+、CD4+/CD25+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经CIK治疗后CD3+、CD4+、CD4/CD8比值都升高,其中CD4+细胞与治疗前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而CD8+细胞与治疗前比较降低(P<0.05);CD69、CD3+/HLA-DR+均升高(P<0.05),CD4+/CD25+在治疗后有增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IK过继免疫治疗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杨广民段秀梅谭岩
关键词:过继免疫治疗CIK肺癌
人肝细胞癌抗原HCA661 DNA疫苗的构建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构建人肝细胞癌特异性抗原HCA661的DNA疫苗。方法:通过PCR从SMMC7721中获得编码肝细胞癌特异抗原HCA661的基因组DNA序列,插入pGEM-T easy载体后测序,并将目的基因定向亚克隆进入真核表达载体pCI-neo,以PCR和酶切方法鉴定构建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I-neo-HCA661。结果:PCR产物为1 040 bp,测序结果与Gene Bank登记完全相同;PCR和酶切结果表明,构建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中含有正确编码的目的基因片段。结论:成功地构建了含有HCA661基因的DNA疫苗。
李树蕾谭岩刘力华段秀梅方艳秋姜艳芳许淑芬王忠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