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976110)
-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 相关作者:范浩军夏淳淳罗朝阳陈意张琪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蛋白质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特性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合成了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氯代咪唑([BMIM]Cl),以此作为溶剂,研究了3种不同蛋白质:明胶、酪素、皮胶原在其中的溶解行为及再生前后的结构与热稳定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明胶、酪素、皮粉在[BMIM]Cl中均能溶解,在相同温度下,不同蛋白质在[BMIM]Cl中的溶解度不同,且蛋白质在[BMIM]Cl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增大;所得蛋白质-[BMIM]Cl溶液的黏度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FT-IR、XRD、TG分析结果表明,明胶、酪素溶解前后其结构和热稳定性能都未发生明显变化,皮胶原的热稳定性能略有下降。
- 夏淳淳孙近范浩军陈新陈意
- 关键词:蛋白质离子液体溶解性
- 蛋白质的侧基修饰方法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以明胶作为皮胶原模拟物,以甲醇、二碳酸二叔丁酯((Boc)2O)作为封端剂分别封闭明胶的羧基、氨基,并用FT-IR、等电点(PI)和总碳含量(TOC)等对未改性明胶、羧基封闭明胶、氨基封闭明胶分别进行结构和性能表征。结果显示,甲醇、(Boc)2O与明胶反应后分别有酯键、酰胺键生成;羧基封闭的明胶等电点由未改性明胶的4.8上升到6.2,而氨基封闭的明胶等电点则下降到3.6;未改性明胶、羧基封闭明胶、氨基封闭明胶单位体积的总C含量分别是41.48、46.46、48.96 mg/L,羧基封闭明胶和氨基封闭明胶总有机碳含量都高于未改性明胶,表明明胶的羧基、氨基分别被封闭。
- 夏淳淳罗朝阳范浩军张琪
- 关键词:蛋白质封端剂
- 改性方法对加脂剂生物降解性的影响
- 用呼吸曲线法、BOD5/COD值及COD,TOC去除率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改性方法(磷酸化、磺化、硫酸化、氧化亚硫酸化、共聚合等改性方法)对加脂剂生物降解性的影响;同时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加脂剂的生物降解动力学特性。...
- 罗朝阳张霞范浩军周学胜闫德功
- 关键词:加脂剂生物降解改性
- 文献传递
- 改性方法对加脂剂生物降解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研究了不同改性方法对加脂剂生物降解性的影响;并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降解动力学特性。结果显示:各加脂剂的BOD5/COD0值都大于0.45,COD和TOC去除率都大于85%,显示出良好的降解性;降解顺序为:磷酸化>磺化>氧化亚硫酸化>硫酸化>共聚合。降解性的不同与双键和羟基等活性基团含量相关,消耗活性基团的改性方法会降低生物降解性;降解动力学研究表明:磷酸化、磺化、氧化亚硫酸化、硫酸化、共聚合加脂剂的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97、0.92、0.81、0.76和0.71d-1。
- 罗朝阳张霞范浩军周学胜闫德功
- 关键词:加脂剂生物降解改性
- 基于原位缩聚的氨基树脂鞣剂的鞣性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以明胶作为皮胶原模拟物,利用原位生成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对其改性,并通过红外(FT-IR)、总碳含量(TOC)、总氮含量(TNb)、等电点(PI)和热重分析(TG)等分别对改性前后明胶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改性后明胶的氨基含量增加;总碳、氮含量分别提高了29.5%和65.7%;等电点由原来的4.8上升到5.3;改性前后明胶5%和10%的热失重温度分别由75.8℃和123.4℃提高到186.4℃和223.3℃,上述研究表明:明胶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之间发生了化学键合反应。将该方法应用于软化皮坯的鞣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技术,考察鞣制前后皮胶原的热变性温度,结果显示:与仅添加甲醛的空白样相比,经三聚氰胺树脂原位反应改性后,皮胶原的热变性温度提高了20.3℃,基于原位缩聚的三聚氰胺树脂鞣剂表现出良好的鞣性。
- 白雪陈意范浩军刘洁黄乙洳
- 关键词: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原位反应热变性鞣性
- 皮革化学品可生物降解性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 介绍了化学品可生物降解的定义及意义,化学品生物降解的作用机理,化学品定量结构-生物降解性关系(QSBR)以及化学品可生物降解性的一般研究方法和预测方法,并对其它降解方法也进行了简介。最后对易于生物降解化学品结构特点进行了...
- 范浩军张霞罗朝阳石碧
- 关键词:皮革化学品生物降解性
- 文献传递
- 胶原羧基含量对铬吸收性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用氯乙酸对皮粉进行接枝改性以提高胶原羧基含量,研究胶原羧基含量对铬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3K,pH值为4.0条件下,与空白样相比,改性皮粉对铬吸收量w(Cr3+)/w(皮粉)从14.01mg/g提高至22.31mg/g。在pH值为4.0,298、303、308、313、318K条件下,改性皮粉对铬的吸收量分别为20.74、22.31、24.80、27.27、34.65mg/g,升高温度有利于铬的吸收。根据高吸收机理可知:氯乙酸与胶原上的氨基发生化学反应,将羧基引入胶原分子链中,则在吸收过程中,氯乙酸引入的羧基与胶原原有的羧基共同与三价铬配位,从而增进了铬的吸收。
- 夏淳淳罗朝阳范浩军李成霞
- 关键词:胶原羧基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