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委“登山计划”(064119516)
-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缪飞谢婵来朱军赵卫国濮春华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登山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磁共振功能成像在胶质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分析(MRS)、血氧水平依赖成像(BOLDI)以及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脑胶质瘤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3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前行常规MRI、1HMRS、DTI及BOLDI检查,根据术前影像学评估,设计手术方案切除肿瘤,并与术后病理及随访结果进行对比。结果①1HMRS表现为NAA峰降低,Cho峰升高,Cho/Cr、Cho/NAA比值升高,NAA/Cr比值降低。高级别胶质瘤Cho/Cr、Cho/NAA、LL/Cr比值和Cho值均显著高于低级别胶质瘤(P<0.01),且常出现Lip峰。②BOLDI表现为手运动功能区被肿瘤挤压、移位者5例,其中2例移向后方,2例移向外侧,1例移向前方。③DTI中表观弥散系数(ADC)和分数各向异性(FA)图可明确区分正常脑白质、水肿区和肿瘤边缘,并可在轴位像上观察白质纤维束被推移、浸润和破坏的程度。纤维束重建后,表现为浸润+破坏者5例,推移+破坏者4例,推移+浸润者11例,单纯推移者3例。④肿瘤全切6例,近全切8例,大部切除9例,所有患者术后无新发神经功能缺失。出院时KPS评分除1例患者60分外,其余患者均在90分以上。结论综合运用多种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可从解剖、代谢等多方面对胶质瘤进行术前评价,以此明确诊断,可指导外科治疗,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 尚寒冰赵卫国缪飞吴志远濮春华蔡瑜李宁朱军
- 关键词:胶质瘤磁共振波谱弥散张量成像
- DTI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3
- 2008年
-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获得了第一幅人体头部MR影像以来,MRI技术随着硬件设备的改进及软件技术的开发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特别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近年来在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 谢婵来缪飞
- 关键词:疾病诊断神经系统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DTIMRI技术MR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