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07B044z)

作品数:4 被引量:43H指数:3
相关作者:孙照渤邓伟涛倪东鸿张焱白莹莹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年代际
  • 2篇年代际变化
  • 2篇气压
  • 2篇夏季
  • 2篇海平
  • 2篇海平面
  • 2篇海平面气压
  • 2篇北半球
  • 1篇汛期
  • 1篇再分析资料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分析
  • 1篇前汛期
  • 1篇华南前汛期
  • 1篇旱涝
  • 1篇旱涝特征
  • 1篇风暴轴
  • 1篇北半球夏季
  • 1篇北太平洋
  • 1篇北太平洋风暴...

机构

  • 4篇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 4篇邓伟涛
  • 4篇孙照渤
  • 2篇倪东鸿
  • 1篇白莹莹
  • 1篇张焱
  • 1篇谭桂容
  • 1篇刘向文
  • 1篇高琦

传媒

  • 4篇南京气象学院...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北半球夏季海平面气压的年代际变化被引量:3
2009年
NCEP/NCAR再分析资料集中1948—2005年北半球夏季海平面气压(sea level pressure,SLP)场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主要在东亚和北非大陆地区以及极地地区。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和70年代中后期夏季SLP场有两次跃变过程。对于北半球夏季SLP的这次年代际变化过程而言,20世纪60年代末首先于北欧地区出现距平变化,然后逐渐向东南方向移动,70年代早期贝加尔湖地区开始出现正距平信号,之后这种正距平信号开始往南移,70年代中期东亚大陆出现正距平中心。另外,20世纪60年代中期西北大西洋SLP距平也开始了转变,之后分别向南、北移动,于70年代早期加强了北欧的正距平强度,同时非洲北部也开始了SLP距平的转变。
邓伟涛孙照渤倪东鸿刘向文
关键词:年代际变化
夏季北半球环状模态及其周期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对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的北半球夏季(6—8月)海平面气压(sea level pressure,SLP)场进行EOF分解,其主要模态之一为夏季北半球环状模态(Northern Hemisphere annular mode,NAM),体现出大气的纬向对称结构,SLP异常场在北极和中高纬地区呈现反相变化分布。通过经验模态分解和希尔伯特变换可知,夏季的环状模态具有准2 a和准6 a的年际周期,同时还具有准11 a和准21 a的年代际周期,其年际周期信号占主要部分。
邓伟涛孙照渤倪东鸿谭桂容
关键词:海平面气压
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年代际变化被引量:9
2008年
对1948—2004 NCEP/NCAR 500 hPa高度场资料进行滤波后,采用累积距平、Morlet小波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风暴轴中心的强度、经纬度以及面积指数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56 a来北太平洋风暴轴的中心强度平均约为32 dagpm2,中心位置约在172°W、44.5°N。小波分析表明,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的中心强度和面积都存在着18 a的年代际变化周期。此外,风暴轴中心强度与面积指数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总的来说,风暴轴中心强度增强(减弱)时期,一般对应着风暴轴面积增大(缩小)和位置向西(东)、向南(北)移动。
高琦孙照渤邓伟涛
关键词:风暴轴年代际变化
近47a华南前汛期旱涝特征被引量:27
2008年
采用华南61站47a(1958-2004年)前汛期(4-6月)逐日降水资料,利用统计方法对华南前汛期的旱涝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7a来华南有12个涝年和12个旱年发生,较严重的旱涝年主要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以及90年代以后;前汛期旱涝变化以2~4a的年际尺度周期最为显著;4、5月旱涝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较为一致,而5月与6月在年代际尺度上具有一定的反位相变化特征;地理分布上,可将华南地区前汛期降水分为5个旱涝异常气候区。近47a来桂南、粤西和东南沿海地区呈现旱—涝—旱的变化特征,而桂北区由旱转涝趋于雨涝的趋势明显,东北部山区由涝转旱趋于干旱的趋势明显。
张焱孙照渤白莹莹邓伟涛
关键词:华南前汛期旱涝特征气候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