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2009A520)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1
相关作者:马永庆戴玉梅张子刚戴玉洁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海事大学沈阳大学大连信瑞科技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合金
  • 2篇合金设计
  • 1篇室温
  • 1篇碳钢
  • 1篇铜包铝
  • 1篇铜包铝线
  • 1篇热力学计算
  • 1篇相平衡
  • 1篇铝线
  • 1篇高碳
  • 1篇高碳钢
  • 1篇包铝

机构

  • 3篇大连海事大学
  • 3篇沈阳大学
  • 1篇辽东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大连信瑞科技...

作者

  • 3篇戴玉梅
  • 3篇马永庆
  • 1篇戴玉洁
  • 1篇张子刚

传媒

  • 2篇金属热处理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多元合金钢中部分元素含量的理论计算被引量:1
2009年
利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密度泛函理论的超软赝势方法和半经验原子间相互作用对势相结合,在计算偏聚结构晶胞结合能的基础上,选择偏聚晶胞组合处理方法,计算出高碳合金钢DM8钢、DM8A钢、DM8′钢及DM8A′钢马氏体基体原子间的结合能随C、Si、Ni含量变化的变化规律。得出:①DM8钢、DM8A钢、DM8′钢及DM8A′钢马氏体基体原子间的结合能随C、Si、Ni含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②Si含量比Ni含量的变化对马氏体基体强度影响大;③当其它元素含量都不变时,Si或Ni的含量在0.2%~0.6%,Ni含量对原子间的结合能影响高于Si,Si或Ni的含量在0.6%~0.8%,转换为Si含量对原子间的结合能影响高于Ni。这些结果为根据性能要求进行合金设计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戴玉梅马永庆戴玉洁张子刚
关键词:合金设计
一种中合金高碳钢的合金设计及试验
2011年
应用Fe-Cr-W-Mo-V-Si-Mn-Ni-C系相平衡热力学计算,根据Cr-W-Mo-V高碳合金钢中碳化物在不同退火温度下的变化规律,给出各温度下的钢中相结构和相成分;并根据不同奥氏体化温度下的基体成分,推导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并预测淬火硬度和回火硬度,最终确定试验钢的最佳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试验钢在830℃退火,析出碳化物由M23C6、M6C和MC三种类型组成,其尺寸为0.2~0.5μm;在880℃淬火,未溶碳化物平均尺寸0.33μm。该钢在890℃淬火硬度为65.8 HRC,240℃回火时硬度为62.4~63.8 HRC,具有较高的抗回火性。实践表明,高碳合金钢的合金设计计算与少量的试验结合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戴玉梅马永庆张洋
关键词:相平衡热力学计算合金设计
室温包覆拉拔铜包铝线双金属接合的微观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为了从微观角度分析室温包覆拉拔铜包铝线双金属接合的机理,根据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相结合,分析得出:室温包覆拉拔铜包铝线的双金属结合是在施加于两个金属体的外力作用下,两个金属体表面的异类原子靠近至原子间相互作用势较低,能够相互交换电子、产生吸引力的距离,并且两个金属体表面的大量原子间的共同引力作用的结果。Cu-Al双金属固相结合前处于分离表面,在外力的作用下,塑性变形使金属表面贴近,在塑性变形时两表面凸凹的相互摩擦生热产生"热激活"使表面活化。包覆拉拔后在一定条件下双金属界面会发生原子间的相互扩散,扩散有利于提高结合强度,但不是结合的必要条件。
戴玉梅马永庆吴云忠
关键词:铜包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