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80440727)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王宇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篇电影
  • 1篇新时期之初
  • 1篇性别
  • 1篇寓言
  • 1篇知识
  • 1篇知识背景
  • 1篇女性
  • 1篇女性话语
  • 1篇故事
  • 1篇本质主义

机构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作者

  • 2篇王宇

传媒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空间与性别的世纪寓言:20世纪中国电影中的"外来者故事"被引量:3
2012年
本文通过考察《小城之春》、《早春二月》、《爬满青藤的木屋》、《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四部1940、1960、1980、1990年代著名的电影文本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叙事原型———"外来者故事",来探究现代中国时间、空间与性别之间的复杂关联。"外来者"都是男性,而传统空间中的生存被表述为一种女性化的生存,包括女人、孩子抑或被去势的男性。在这样故事中的女性空间位置的变与不变,象征着传统接纳了现代抑或现代战胜了传统。但一旦外来者的身份转变为女性,这个叙事原型就会出现危机,现代性的时间逻辑就难以为继。不难看出,在这个叙事原型中,新与旧、现代与传统、进步与落后、文明与愚昧这样一些二元对立的进化论时间范畴不仅被深刻嵌入中国与西方、外与内、都市与乡村等等空间范畴的建构中,还被嵌入另一对空间性范畴——男性与女性(性别身份也是一种空间性的存在)的建构中。
王宇
关键词:性别
新时期之初女性话语及其知识背景反思被引量:1
2009年
新时期之初,文学沿着人性关怀的路线必然延展至对性别差异的关注,进而导致女性独特的境遇、经验的历史性出场,营造出第一波女性主义话语浪潮。但这样的出场路线又宿命般地决定了中国当代女性主义话语与生俱来的本质主义潜在倾向。尽管第一波女性主义话语主体也敏感到本质化、刻板性别模式/制度对女性个体精神自由的宰制、压迫,但没有相应的知识背景、文化语境来支持她们进一步质疑、挑战这种刻板的性别理念。到了80年代中期以后,虽然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取代人道主义成为中国女性主义话语的主要思想资源。但是,本土性别语境又决定了我们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本质主义思想流脉内。这一切既营造了8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话语的大面积繁荣,也造成这一话语的种种尴尬。
王宇
关键词:新时期之初女性话语本质主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