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2005NZ1009)

作品数:3 被引量:30H指数:3
相关作者:罗文彬吴秋云汤浩梁金萍张志勇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福建省省级财政专项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马铃薯
  • 2篇栽培
  • 2篇栽培技术
  • 2篇栽培技术研究
  • 2篇马铃薯新品种
  • 2篇闽薯1号
  • 1篇冬种
  • 1篇冬种马铃薯
  • 1篇选育
  • 1篇杂交
  • 1篇杂交稻
  • 1篇杂交稻新组合
  • 1篇杂交水稻
  • 1篇水稻
  • 1篇套栽
  • 1篇配套栽培
  • 1篇配套栽培技术
  • 1篇配套栽培技术...
  • 1篇密度试验
  • 1篇高产

机构

  • 3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龙岩市农业科...

作者

  • 3篇罗文彬
  • 2篇汤浩
  • 2篇吴秋云
  • 1篇曾军
  • 1篇许泳清
  • 1篇李光星
  • 1篇张志勇
  • 1篇梁金萍

传媒

  • 1篇中国马铃薯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福建冬种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被引量:6
2007年
为了增加福建省冬种马铃薯的品种,克服现有品种的困难,通过对4个马铃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闽薯1号、费乌瑞它和中薯3号综合性状表现突出,667m2产量均超过1500kg,适合在我省推广;大西洋由于在产量上表现不佳,适合在水肥条件好的田块种植。
罗文彬汤浩吴秋云李光星许泳清
关键词:马铃薯
马铃薯新品种闽薯1号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14
2007年
介绍马铃薯新品种闽薯1号选育经过。该品种株型直立,株高39cm,主茎数2-3条,块茎椭圆形,薯皮、薯肉均为淡黄色,单株结薯6个,干物质含量17.74%,食味品质优。生育期87d,平均鲜薯产量28089.4kg·hm^-2,比对照紫花851增产6.74%。配套栽培技术上应采取适当催芽、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防治病虫害和适时收获等技术措施。
汤浩梁金萍曾军吴秋云张志勇罗文彬
关键词:马铃薯闽薯1号选育栽培技术
菜用型马铃薯新品种闽薯1号不同种植密度试验
菜用型马铃薯新品种闽薯1号系福建省农科院作物所与龙岩市农科所合作选育的, 2007年通过福建省马铃薯新品种生产试验,为了摸清其合理的种植密度,发挥其增产潜力,2006~2007年度在福州进行不同种植密度的试验。 1 材料...
罗文彬郑旋罗维禄许泳清李光星蔡南通汤浩
文献传递
杂交稻新组合Ⅱ优673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Ⅱ优673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超级稻育种研究室用育成的强恢复系"福恢673"与三系不育系"Ⅱ-32A"配组育成的中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株型好、分蘖力强、稳产丰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好等特点。介绍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比例对Ⅱ优673分蘖动态、分蘖成穗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少促蘖肥,提高了水稻分蘖成穗率,增加了水稻产量,并提出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黄达彪
关键词:杂交水稻栽培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