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028)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3
相关作者:黄巧冰郭晓华王陵军李强王吉萍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糖基化
  • 4篇糖基化终产物
  • 4篇晚期糖基化终...
  • 3篇蛋白
  • 3篇细胞
  • 3篇内皮
  • 2篇膜突蛋白
  • 2篇内皮细胞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观察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抑制剂
  • 1篇应激
  • 1篇真核
  • 1篇真核表达
  • 1篇真核表达质粒
  • 1篇质粒

机构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佛山市南海区...

作者

  • 7篇黄巧冰
  • 4篇郭晓华
  • 4篇王陵军
  • 3篇王吉萍
  • 3篇李强
  • 2篇王达
  • 2篇杜静
  • 2篇陈波
  • 1篇吴丽丽
  • 1篇吴炜
  • 1篇黎相照
  • 1篇刘湘兰
  • 1篇李巧琴
  • 1篇罗卓章
  • 1篇王占华
  • 1篇黄绪亮
  • 1篇于洪波
  • 1篇王立群
  • 1篇刘红霞

传媒

  • 3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生理学报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导内皮细胞黏附连接改变及其机制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和时间修饰的糖基化人血清白蛋白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黏附连接蛋白钙黏着蛋白的形态结构变化,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和时间修饰的糖基化人血清白蛋白处理,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钙黏着蛋白在内皮细胞的形态和分布变化。分别用可溶性的修饰的糖基化人血清白蛋白受体的抗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或转染重组腺病毒突变体转染预处理后再观察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对内皮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修饰的糖基化人血清白蛋白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引起内皮细胞黏附连接钙黏着蛋白形态结构的改变;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抑制剂(SB203580、PD98059、SP600125)和Rho激酶抑制剂Y27632均可减轻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钙黏蛋白的影响;转染显性失活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上游激酶MEK1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上游激酶MKK6b及p38显性失活的p38α和p38β重组腺病毒突变体,均可减轻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钙黏蛋白形态结构的影响,而转染组成性激活的MEK1和MKK6b的重组腺病毒本身即可引起钙黏蛋白形态结构的变化。结论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刺激可以引起钙黏蛋白分布和形态的变化,这一作用可能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应激激活的蛋白激酶(SAPK)介导的,Rho激酶可能参与此过程。
王占华郭晓华刘湘兰李强王吉萍王陵军黄巧冰
关键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钙黏蛋白晚期糖基化终产物通透性
AGEs刺激对小鼠肝脏moesin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糖基化蛋白终产物(AGEs)刺激对小鼠肝脏膜突蛋白(moesin)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24只C57 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GE组、SB203580+AGE组和Y27632+AGE组,各6只。制备模型后,取小鼠肝脏组织进行石蜡包埋、切片,通过免疫组化法对各组肝脏moesin及其磷酸化moesin进行观察并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四组moesin均主要表达在肝窦和微血管的内皮细胞,肝细胞或胆管上皮细胞无表达;对照组磷酸化moesin几乎观察不到;AGE组肝窦和微血管内皮细胞中558位苏氨酸磷酸化moesin的表达明显增加;SB203580+AGE组和Y27632+AGE组肝脏内皮细胞磷酸化moesin染色深度明显低于AGE组并高于对照组。对照组、AGE组、SB203580+AGE组、Y27632+AGE组moesin灰度值分别为84.7±0.35、86.2±0.57、85.5±0.69、84.9±0.67,各组moesin相比,P均>0.05;其磷酸化moesin灰度值分别为34.6±0.36、82.2±0.92、35.7±0.51、35.9±1.67;AGE组的磷酸化moesin与其余三组相比,P均<0.05。结论 moesin在肝脏主要表达在肝窦和微血管的内皮细胞,AGEs处理或抑制p38 MAPK、ROCK活性后再给予AGEs均不影响肝脏moesin蛋白的表达;AGEs可导致肝脏内皮细胞moesin磷酸化,p38 MAPK和ROCK两条信号途径参与了moesin磷酸化的过程。
李巧琴王陵军于洪波杜静黎相照黄巧冰
关键词:膜突蛋白P38MAPK抑制剂
Rho/ROCK信号通路参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导的人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骨架结构改变被引量:11
2009年
本文旨在探讨Rho信号转导通路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诱导的人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derm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MVECs)形态及功能改变中的作用及机制。体外培养HMVECs细胞株,分别以不同浓度的AGEs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处理不同时间,并设立对照组进行比较。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肌动蛋白F-actin的结构及分布;用Rho激酶(Rho kinase,ROCK)抑制剂Y-27632或H-1152预处理细胞30min后,与前者进行对比,同时用免疫印迹法检测Rho、ROCK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用FITC荧光标记蛋白漏出法测定单层内皮细胞的通透系数(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Pa)值。结果显示,AGEs-HSA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引起HMVECs细胞骨架蛋白F-actin结构和分布的改变,未经修饰的HSA无此作用;ROCK特异性抑制剂Y-27632和H-1152均可抑制AGEs对细胞骨架的影响。AGEs-HSA引起Rho、ROCK磷酸化水平的增加(P<0.05),但对总蛋白没有明显影响。与对照组相比,AGEs-HSA使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升高(P<0.01),Y-27632和H-1152均能抑制这种改变(P<0.01)。以上结果提示,Rho信号通路在AGEs介导的HMVECs形态和功能改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吉萍郭晓华王陵军李强陈波吴炜黄绪亮黄巧冰
关键词: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形态学观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微血管内皮细胞核因子κB入核及其机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诱导的微血管内皮细胞核因子κB核转位,探讨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在核因子κB核转位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用AGE修饰的牛血清白蛋白(AGE-BSA)与人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HDMEC)在体外共同培养1 h,设立对照组进行比较,用免疫荧光化学染色示核因子κB的核转位情况;应用活性氧的抑制剂谷胱甘肽(GSH)、NADPH氧化酶(NOX)抑制剂Apocynin、内皮细胞高表达的NOX亚型NOX4的siRNA和内质网应激的标志性蛋白内质网转膜蛋白激酶1α(IRE1α)的siRNA分别预处理细胞后再给予AGE-BSA刺激,观察核因子κB的核转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GE-BSA可诱导人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核因子κB入核;应用GSH、Apocynin、NOX4 siRNA和IRE1αsiRNA预处理细胞均可抑制核因子κB的入核。结论AGE对核因子κB的移位激活可能通过细胞内的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途径所介导。
吴丽丽王立群王达黄巧冰
关键词: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核因子ΚB内质网应激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引起的RhoA和ROCK在人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布变化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作用下,小G蛋白RhoA及其激活的激酶ROCK在人微血管内皮细胞中分布的变化。方法培养人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株,分别以糖基化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AGE-HSA)处理不同的浓度和时间,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RhoA和磷酸化ROCK在细胞中的分布变化;并用活性型RhoA L63或失活型的RhoA N19转染细胞后再给予AGE-HSA刺激,观察磷酸化ROCK细胞内分布的变化。结果 AGE-HSA刺激可以导致RhoA在胞浆中分布增多,其变化随着AGE-HSA作用时间的延长和剂量的增加更加明显。RhoA的下游激酶被活化的磷酸化ROCK在人微血管内皮细胞中的分布与RhoA类似;用失活型RhoAN19先处理细胞后,AGE-HSA介导的ROCK分布变化被抑制。结论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刺激引起小G蛋白RhoA在细胞内分布变化,并导致其下游激酶ROCK磷酸化和定位变化。
王吉萍陈波李强郭晓华王陵军黄巧冰
关键词:晚期糖基化终产物RHOAROCK
人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cDNA3/HA-moesin的构建及其在内皮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构建人膜突蛋白(moesin)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A-moesin,并检测其在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法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s)中克隆得到moesin cDNA全长序列,经双酶切后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HA中,挑选出的阳性克隆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经脂质体转染法转入HUVECs中,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目的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pcDNA3/HA-moesin质粒经双酶切鉴定和DNA测序证实,目的基因moesin的序列完全正确,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Realtime PCR检测显示,转染pcDNA3/HA-moesin组的moesin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转染组和转染pcDNA3/HA空载体组,后2组间无明显差异。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pcDNA3/HA-moesin组有HA-moesin蛋白表达,而未转染组和转染pcDNA3/HA空载体组未检测到HA-moesin表达。结论:成功构建pcDNA3/HA-moesin真核表达载体,在体外转染HUVECs后可使moesin mRNA表达增加,并成功表达HA-moesin,为进一步鉴定内皮细胞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引起的moesin的磷酸化位点奠定了实验基础。
刘红霞罗卓章杜静郭晓华黄巧冰
关键词:真核表达质粒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
sRAGE在配体-RAGE轴介导的多种病变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1年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endproducts,RAGE)及其配体相互作用形成配体-RAGE轴,激活细胞内多条信号通路,与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存在密切联系。其致病方式主要为增强氧化反应,改变细胞功能,导致局部组织微环境发生变化,加强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然而,血浆和组织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RAGE亚型,
王达黄巧冰
关键词:配体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病变介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