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848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8480)

作品数:21 被引量:96H指数:7
相关作者:卢玉斌张健平于水生陈兴赵周能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四川省非金属复合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一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建筑科学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化学工程
  • 7篇建筑科学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篇数值模拟
  • 6篇混凝土
  • 6篇值模拟
  • 5篇油菜
  • 5篇油菜籽
  • 5篇菜籽
  • 3篇应变率效应
  • 3篇止回阀
  • 3篇水锤
  • 3篇梭式止回阀
  • 3篇流化
  • 3篇流化床
  • 3篇花岗岩
  • 2篇岩石力学
  • 2篇再生粗骨料
  • 2篇再生混凝土
  • 2篇能量耗散
  • 2篇取代率
  • 2篇围压
  • 2篇力学性能

机构

  • 20篇西南科技大学
  • 4篇东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3篇卢玉斌
  • 5篇于水生
  • 5篇张健平
  • 5篇陈兴
  • 4篇赵周能
  • 4篇滕骁
  • 3篇张书
  • 3篇张健平
  • 3篇蔡勇
  • 2篇曾祥炜
  • 2篇王晓宏
  • 2篇苏实
  • 2篇王勇
  • 1篇李云桂
  • 1篇施安峰
  • 1篇朱万成
  • 1篇李良超
  • 1篇赵冬梅
  • 1篇陈斌
  • 1篇曾洪

传媒

  • 3篇混凝土与水泥...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机床与液压
  • 2篇混凝土
  • 1篇流体机械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矿物学报
  • 1篇应用数学和力...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兵工学报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大学物理实验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再生混凝土层裂强度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大直径(75 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对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25%、50%、75%和100%的再生混凝土进行层裂试验,研究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下再生混凝土的层裂性能及其破坏状况。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层裂强度随着加载率的增加而增大,并且影响着再生混凝土的断口形状和破坏形态,具有较强的加载率敏感性;混凝土破坏状态不仅表现为粗骨料和水泥砂浆界面的破坏,而且与骨料的断裂破坏有关;在相同水灰比下,普通混凝土的层裂强度高于其他取代率的,对于取代率为50%、75%和100%而言,在加载率为100~200 GPa/s之间,再生混凝土的层裂强度相近。此研究为再生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于水生卢玉斌蔡勇滕骁陈兴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再生粗骨料取代率SHPB
梭式止回阀水锤防护特性的数值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根据梭式止回阀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推导出梭式止回阀的边界条件,建立了完整的用于分析水力过渡过程的梭式止回阀水锤数学模型,通过编程计算分析了2种水力过渡过程。算例结果表明:(1)为了达到较好的水锤防护特性,阀门关闭时间应在2—3s之间为宜;(2)完全关阀后逆流量为零,可以防止泵飞逸反转;(3)在关闭的过程中,泵出口处的水锤压头随着阀门的关闭而不断地降低,具有较好的水锤防护特性。
张健平赵周能曾祥炜
关键词:梭式止回阀水锤防护水力过渡过程
布风板结构影响油菜籽流化床干燥特性试验被引量:7
2016年
为了研究布风板结构对油菜籽流化床干燥特性的影响,探讨了5种布风板对油菜籽流化床干燥的水分比和干燥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种布风板的油菜籽水分比随干燥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指数下降趋势;与其他4种布风板(12.27%开孔率正三角形布孔、14.10%开孔率正三角形布孔、15.84%开孔率正三角形布孔和15.84%开孔率正三角形不均匀布孔)相比,15.84%开孔率圆形不均匀布孔的布风板增强了热空气的流通性,减少了局部区域的热空气聚集,实现了气粒两相流动的正常流态化,从而使得干燥速率和平均干燥热效率较大,干燥时间较短,平均单位能耗较小,是油菜籽流化床干燥较理想的布风板;通过4种常见薄层干燥模型对不同布风板油菜籽流化床干燥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比较决定系数R^2、离差平方和χ~2和均方根误差RMSE 3个评价指标,发现Page模型是描述不同布风板油菜籽流化床干燥失水规律的较优模型R2在0.998 8~0.999 7。根据菲克第二定律,对试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拟合,结果表明:5种布风板油菜籽流化床干燥的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值介于1.013 3×10^(-9)~1.0943×10^(-9)m^2/s之间,平均值为1.053 8×10^(-9) m^2/s,最大相对误差为7.4%。研究结果可为油菜籽流化床干燥布风板的设计、新干燥设备的开发和现有设备性能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张健平王晓宏施安峰曾洪魏霞卢玉斌
关键词:流化床布风板油菜籽干燥速率
砂浆-骨料界面过渡区的力学性能研究综述被引量:1
2016年
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研究砂浆-骨料界面过渡区力学性能的主要试验方法和相应的成果,并对相关的数值模拟也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目前针对界面过渡区力学性能的直接拉伸试验、劈裂试验、剪切试验,指出数值模拟的本构模型及模型参数的选取都应基于有关的试验结果,提出试验的必要性,并对今后需要开展的相关工作进行阐述。
陈兴卢玉斌滕骁林滟娇
关键词:力学性能数值模拟
油菜籽流化床恒速干燥传热传质特性及模型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在油菜籽干燥过程中,干燥工艺(热空气温度、速度和油菜籽初始含水率)主要影响着恒速干燥阶段的传热、传质系数,为此该文基于恒速干燥阶段,借助流化床干燥试验装置,试验分析了油菜籽初始含水率、热空气温度、热空气流速对油菜籽流化床干燥对流传热、传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主次顺序为油菜籽初始含水率>热空气温度>热空气流速,其中油菜籽初始含水率为29.72%的对流传热、传质系数约为含水率14.41%的1.9倍,2.25 m/s热空气流速的对流传热、传质系数约为1.75 m/s的1.2倍,65℃热空气温度的对流传热、传质系数分别约为45℃的1.2倍和1.4倍。为此,以对流传热、传质系数为性能指标,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应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建立了影响因子与性能指标的回归模型,通过验证发现对流传热、传质系数两个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仅为4.83%和4.79%,表明该两个回归模型拟合度较好,可靠性较高。研究结果可为强化传热传质提高油菜籽流化床干燥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生产工艺条件选择和干燥设备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张健平赵周能
关键词:传热油菜籽流化床
混凝土类材料动态拉伸实验中惯性效应的研究
2017年
目前研究者对于惯性效应在动态拉伸强度中的影响持不同观点,尚没有定论。基于此,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在不考虑真实应变率效应影响的情况下,采用计及静水压力影响的本构关系模型对动态直接拉伸模型、劈裂实验及层裂实验模型中的试样进行分析。最终发现:混凝土类材料试样由惯性效应产生的动态拉伸强度增强虽然会随着加载应变率的增大而提高,但与相应实验中不同应变率下动态拉伸强度增强的数据相比,其增加量相对实验结果而言很小。因此,惯性效应并不是引起混凝土类材料动态拉伸强度增大的主要原因,其主导因素是真实应变率效应。。
张书卢玉斌赵冬梅陈兴
关键词:混凝土类材料数值模拟
细观层次混凝土动态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被引量:3
2015年
混凝土是三相复合材料,其宏观力学特性与界面过渡区(ITZ)有关。本文总结了ITZ力学性能的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现状,并就ITZ影响混凝土宏观动态力学性能的参数进行了归纳。结果表明,由于缺乏ITZ动态力学性能的试验数据,目前基于细观数值模拟技术研究混凝土试样动态力学性能的成果均是在一定假设条件下开展的。然而,这些假设条件的可靠性有待相应试验数据的验证。经过对ITZ的几何和力学影响因素的总结,指出针对ITZ影响混凝土宏观动态力学性能问题中尚待深入研究的内容。
张书卢玉斌
关键词:力学性能数值模拟
再生混凝土动态直接拉伸的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利用大直径(75mm)分离式霍普金森拉杆(SHTB),对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25%、50%、75%和100%的5组圆柱体再生混凝土试样进行应变率范围为10^0-10^2 s^-1的动态直接拉伸实验,研究再生混凝土的动态直接拉伸力学性能及其破坏形态。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随平均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大,而再生混凝土的破坏形态与平均应变率有关,这表明再生混凝土具有明显的率敏感性。在相同水灰比下,再生混凝土准静态拉伸强度比普通混凝土低1.3%-15.9%,动态拉伸强度比普通混凝土低1.7%-29%,此研究为再生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滕骁卢玉斌陈兴于水生姜锡权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再生粗骨料取代率
砂浆-花岗岩界面过渡区的劈裂拉伸试验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从细观层次看,骨料周围水泥砂浆即所谓的界面过渡区(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简称ITZ)的形貌、成分、密度等特征与水泥砂浆基体显著不同。由于ITZ往往被看成混凝土中的"薄弱环节",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混凝土的宏观力学性能。本文采用巴西圆盘劈裂法,设计一定宽度的弧形垫条,以形成2α=20°的平台对含界面的砂浆-花岗岩试样进行准静态劈裂拉伸试验。考虑试样的不同直径、不同砂浆强度、不同长径比、不同应变率及花岗岩骨料表面不同粗糙度等多种因素对界面拉伸强度的影响。采用正交分析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同时,在劈裂拉伸试验中,结合散斑图像采集系统对劈裂试验过程中试样表面的图像进行实时采集,从而获得试样在加载过程中的破坏形式与形态。
陈兴卢玉斌滕骁苏实
油菜籽流化床干燥器内置竖直隔板结构优化设计
2019年
为优化油菜籽流化床内置竖直隔板的结构参数,在标准k-ε的湍流模型基础上,根据欧拉(Euler)双流体模型,应用Fluent分析软件,对竖直隔板的分割区域数和排列方式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不均匀3份隔板是油菜籽流化床干燥的最佳内置竖直隔板,其隔板区域中的流速加快,热空气聚集减少,降低了流动死区的区域,从而改善了油菜籽的流态化特性,提高了油菜籽流化床干燥速率。
王聪张健平王勇何旺陈航宇
关键词:油菜籽流化床干燥器结构优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