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8JJD790134)
- 作品数:19 被引量:315H指数:10
- 相关作者:王麒麟余长林黄梅波吕朝凤蒋含明更多>>
-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国家开发银行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军事政治法律更多>>
- 中国股市泡沫的识别和预测:基于SSMS模型被引量:2
- 2016年
- 文章将前沿的向量自回归--对数线性化资产定价模型改写成状态空间形式,并与二元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有机地结合,得到用于股市泡沫识别和预测的状态空间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以便在一个统一模型框架中解决股市泡沫的时变性和不可观察性。基于中国股市的实证研究表明:(1)该模型能够很好捕捉股市泡沫,识别泡沫的膨胀区制和破裂区制,估计泡沫在两个区制之间的转换概率。(2)中国股市泡沫具有周期性、持续性和不对称性特征。基于滤波概率和平滑概率的预测进一步支持了上述结论。
- 陈国进颜诚赵向琴
- 关键词:卡尔曼滤波
- 企业家精神、生产性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被引量:12
- 2013年
- 本文在Romer(1986)的基础上通过将生产性公共支出引入到知识积累方程中,在一个社会计划者框架下求解最优均衡问题,以此来考察企业家精神和生产性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论表明,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会受到生产性公共支出的影响。根据经验分析可知,企业家精神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比资本的产出效应还要大。另外,交通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有利于发挥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这一现象在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科研、教育支出增强了企业家精神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且在东部地区更明显。
- 蒋含明李非
-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知识积累公共支出
- 偏向性技术变迁、习惯形成与中国经济周期特征——基于RBC模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1
- 2012年
- 本文构建了一个同时引入偏向性技术变迁与中性技术冲击的包含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的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对1979-2009年间中国宏观经济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模型的预测结果与中国的特征事实较一致;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解释力要强于未包含劳动的RBC模型、包含资本劳动的可分劳动RBC模型、引入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的可分劳动RBC模型,说明这一模型更符合中国经济的特征事实;与正的中性技术冲击具有正财富效应相反,正的偏向性技术变迁冲击具有明显的负财富效应特征;我国1979-2007年间推行的降低劳动弹性的偏向性技术变迁工业化发展战略促进了我国居民消费的增加、资本积累与GDP产出的提高,故而认为,这个战略是成功的。
- 吕朝凤黄梅波
- 关键词:实际经济周期动态一般均衡
- 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R&D溢出被引量:25
- 2011年
- 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FDI)是国际R&D溢出的两个重要渠道,而知识产权保护是影响国际贸易和FDI技术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据此,本文运用中国1985~2008年的经济数据实证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国际R&D溢出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分析结论显示:(1)进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R&D溢出渠道均能显著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外商直接投资R&D溢出渠道是中国提升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2)知识产权保护的直接效应不利于中国的技术进步;(3)知识产权保护与国内研发的协同效应显著促进了中国的技术进步,知识产权保护与进口贸易和FDI溢出渠道的协同效应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显著为正。
- 余长林
-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国际R&D溢出进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
- 资产价格泡沫研究述评:实验金融学视角被引量:4
- 2012年
- 本文从实验金融学的视角介绍了资产泡沫最新的定义和分类,阐述了投机性泡沫、理性泡沫与非理性泡沫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着重从信息对称、信息不对称、有限套利泡沫、异质信念和实验金融五个方面系统评述了资产价格泡沫理论的发展历程和新进展,指出该领域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中国开展资产价格泡沫研究的重要意义。研究表明,随着现代金融学的高速发展,学界对资产泡沫的研究日益深入。特别是非理性和实验金融学视角的引入,突破了传统金融框架的束缚,为这一课题研究带来了新的认知和理解。即便如此,目前仍无法根除资产泡沫产生的可能性。很多相关问题,如资产泡沫产生的时间和根本原因,仍然等待着学者们去探索和研究。
- 陈国进颜诚
- 关键词:对称信息不对称信息有限套利异质信念
- 生产性公共支出、最优税收与经济增长被引量:32
- 2011年
- 本文在严成樑和龚六堂(2009)的基础上将消费性公共支出内生到家庭的效用函数中,在一个DGE框架下求解竞争性均衡问题,以此来考察生产性公共支出和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论表明,生产性支出具有正的产出效应;生产性支出对家庭私人消费、公共消费的影响取决于政府设定的平滑税率。根据经验分析可知,生产性支出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如人口效应大,其中,基本建设支出并未对经济起到促进作用,可能已凸显出过度投资、重复建设等问题,这一现象在东西部地区更为明显;教育支出的增加促进了经济增长,并且在东中部地区较明显,而在西部地区仍未体现出来。
- 王麒麟
- 关键词:经济增长公共支出最优税收效用函数
- 习惯形成、借贷约束与中国经济周期特征--基于RBC模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64
- 2011年
- 本文先确定1979~2009年间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特征事实:消费、投资波动与产出高度相关,产出波动高于消费波动,但低于投资波动。然后,采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方法,将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和借贷约束引入RBC模型对中国经济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本文模型能够解释实际消费、就业、投资和产出波动的82.22%、79.09%、99.75%、99.57%;(2)这一模型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解释力要强于未包含劳动的RBC模型、包含资本劳动的可分劳动RBC模型、引入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的可分劳动RBC模型。
- 吕朝凤黄梅波
- 关键词:实际经济周期动态一般均衡借贷约束
- 要素价格扭曲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被引量:24
- 2013年
- 文章构造了反映地区收入差距的空间面板协整模型,定量考察了要素价格扭曲对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要素价格扭曲与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之间同时存在着长期的局域与空间协整关系。具体而言,在长时期内,一个省份以及该省邻近省份要素价格扭曲水平的上升对于该省居民收入差距水平的扩大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最后提出了缓解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政策建议。
- 蒋含明
- 关键词:要素价格扭曲泰尔指数
- 城乡差异视角下人口年龄结构的储蓄效应被引量:7
- 2012年
- 本文以1999~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储蓄效应进行了城乡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我国高储蓄率的主要因素不是人口年龄结构,而是经济体的转型特征。人口年龄结构对我国储蓄率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异,其中,少儿抚养比对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为负,而对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影响为正;老年抚养比对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为正,而对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影响为负。人口年龄结构的储蓄效应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存在较明显的城乡差别,而在中部地区则没有体现。
- 王麒麟赖小琼
- 关键词:人口年龄结构老年抚养比储蓄率城乡差异
- 2010-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课题组于2010年2月6日在北京举行了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第八次预测发布。课题组利用最新发表的宏观经济季度数据估计模型(CQMM),对2010年和2011年共八个季度的中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标数据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2010年中国GDP预计可增长9.13%,复苏迹象明显。但在投资刺激和出口回归正常后,未来数年,我国经济可能难以继续保持之前两位数增长,预期增长9%左右。课题组还模拟了不同货币调整力度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居民可分配收入变化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依据预测和政策模拟的结果,课题组对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即适度控制经济增长速度,调整国民收入支出结构必须多方着手、多方努力。
-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课题组李文溥陈抗刘榆龚敏卢盛荣余长林
- 关键词:宏观经济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