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1GZYB41)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斯洪桥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遵义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论孟子天人观及其境界意蕴
- 2013年
- "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讨论的重要问题。中国历代思想家都有丰富的论述和讨论,如北宋思想家邵雍说:"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可见,自古以来中国的思想家都把天人关系作为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其一生学问研究生的根本和人生宗旨。在众多的天人关系学说中,孟子最早开创了"尽心---知性---知天"的思维认知模式。孟子这种"天人观"思想影响了后来宋明理学,特别是对心学影响之巨。孟子的天人关系思想主要体现在"天人合一"思想上,也即是"天人合德"的思想。通过剖析孟子的天人观,可以了解孟子的天人思想并不是现代理解的所谓生态思想,而是一种人生道德的境界状态。
- 斯洪桥
- 关键词:天人观天人合德天道
- 朱元璋的道教政策及其因由与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明代是道教经历唐宋元的兴盛之后逐渐走向衰弱的时期。虽然有其内部自身的原因,比如道教内部没有高道为其理论作出新的建树和新的诠释,特别是在教义、教理方面没有更新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有外部的原因,即受到明初朱元璋的相关道教政策的影响。朱元璋一方面尊宠道教,一方面又对其进行管理和限制,引导道教为大明王朝的社会、政治、经济服务。朱元璋的一系列道教政策,不仅对大明朝的政治生活产生了影响,也对道教在明以后的发展影响巨大,特别是对道教逐渐世俗化、民间化的过程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 斯洪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