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l0002-26)

作品数:6 被引量:363H指数:4
相关作者:董家鸿陈孝平窦科峰耿小平吕文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切除
  • 3篇肿瘤
  • 2篇术前
  • 2篇肝切除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癌
  • 1篇胆管肿瘤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诱导
  • 1篇碘油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上皮
  • 1篇手术
  • 1篇术前评估
  • 1篇切除术
  • 1篇肿瘤侵润
  • 1篇外科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临床...

作者

  • 2篇董家鸿
  • 1篇别平
  • 1篇朱日祥
  • 1篇朱瑾
  • 1篇杨世忠
  • 1篇樊嘉
  • 1篇郑树森
  • 1篇吕文平
  • 1篇周建新
  • 1篇李晓武
  • 1篇耿小平
  • 1篇陈耿
  • 1篇于晓玲
  • 1篇梁萍
  • 1篇杨仁杰
  • 1篇仇毓东
  • 1篇周铁
  • 1篇张雷达
  • 1篇汪洋
  • 1篇陈辉

传媒

  • 3篇中华消化外科...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年份

  • 4篇2011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近胃肠道肝细胞癌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评价经皮微波消融结合温度监测及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近胃肠道肝细胞癌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63例患者共计319个肿瘤进行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其中101个距胃肠道≤5mm的肿瘤为近胃肠道组,218个距肝表面、胃肠道和肝内一、二级分支管道〉5mm肿瘤为对照组。近胃肠道组对无手术切除史患者肿瘤边缘温度控制在最高54~60℃,对有手术切除史患者边缘温度控制在最高50℃,对该组62个病灶近胃肠道边缘肿瘤组织内注射无水乙醇治疗。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两组间均值比较,用秩和检验进行非参数分析,用卡方检验进行率的比较,用Kaplan—Meier法绘制局部肿瘤进展曲线,用Log—Rank检验分析两组不同随访时间局部肿瘤进展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近胃肠道组96个肿瘤(95.0%)及对照组208个肿瘤(95.4%)获得完全消融。所有肿瘤局部进展均发生在术后12个月内,近胃肠道组与对照组第6个月局部肿瘤进展率分别为6.90/0、7.3%,第12个月分别为11.9%、8.3%。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无胃肠道及胆道损伤发生。结论在严格温度监测下,微波消融联合无水乙醇注射可以安全治疗邻近胃肠道肝细胞癌并取得较好的完全消融效果。
于杰梁萍于晓玲周佩程志刚韩治宇
关键词:肝细胞微波胃肠道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诱导肝癌细胞上皮-间叶样表型转化的实验观察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能否诱导肝癌细胞发生上皮一间叶样表型转化。方法构建含HBx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转染肝癌细胞SMMC-7721,观察转染后细胞的形态变化,并通过RT-PCR、蛋白质印迹、免疫细胞化学等方法检测其上皮标志物和间叶标志物的表达变化,通过transwell实验评价其侵袭转移能力。结果SMMC-7721细胞被含HBx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1周后,多角形上皮样细胞表型转化为梭形成纤维细胞样表型,其上皮标志物E—cadhefin表达为(0.37±0.05)与(0.744-0.07),α-cateninmRNA表达为(0.634-0.06)与(0.784-0.07)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调(P〈0.05)。B—catenin表达无明显变化(0.73±0.07)与(0.78±0.07)(P〉0.05);间叶标志物N-cadhefin表达(0.78±0.04)与(0.60±0.07),Vimentin表达为(0.64±0.06)与(0.32±0.05),Fibronectin表达为(0.49±0.05)与(0.24±0.03)等与比对照组比较显著上调(P〈0.05),并且侵袭转移能力显著提高。结论乙肝病毒X蛋白可以诱导肝癌细胞SMMC-7721发生上皮.间叶样表型转化,并增强其侵袭转移能力。
杨世忠张爱群陈耿张雷达朱瑾李晓武董家鸿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上皮肿瘤侵润
肝切除术前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专家共识(2011版)被引量:332
2011年
肝脏外科已走进了精准外科时代。精准肝脏外科在追求彻底清除目标病灶的同时,确保剩余肝脏解剖结构完整和功能性体积最大化,并最大限度控制手术出血和全身性创伤侵袭,最终使手术患者获得最佳康复效果。
董家鸿郑树森陈孝平窦科峰樊嘉别平耿小平吕文平
关键词:肝脏储备功能肝切除术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应重视的问题被引量:4
2010年
肝门部胆管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自Klatskin于1965年首次报道以来,其发病率呈增高趋势。肝门部胆管癌约占胆管恶性肿瘤的50%,根治性切除目前仍然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肝门部胆管癌与肝动脉、门静脉和肝实质密切的毗邻关系以及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特别是肝门部胆管癌的生长方式决定其很少呈结节样、界线清楚或有包膜的方式发展,
王曙光
关键词:外科手术
循肝中静脉精准半肝切除疗效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循肝中静脉精准半肝切除术的疗效及术前肝静脉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分析2007年10月至2009年9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68例行半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循肝中静脉的精准半肝切除术30例(精准组),传统解剖性半肝切除术38例(传统组)。术前对精准组患者肝静脉进行评估分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肝功能、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分析。结果精准组术前肝静脉评估Nakamura分型:Ⅰ型57%(17/30)、Ⅱ型27%(8/30)、Ⅲ型16%(5/30);Kawasaki分型:Ⅰ型37%(11/30)、Ⅱ型63%(19/30);保留肝中静脉右半肝切除13例、左半肝切除15例;不保留肝中静脉左半肝及右半肝切除各1例。精准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第3天ALT、TBil、胆碱酯酶、总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7,0.92,0.07,0.21,0.63,0.63,0.75,P〉0.05)。精准组和传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第3天Alb、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42±113)min、(35±3)g/L、40%(12/30)和(270±73)min、(33±3)g/L、66%(25/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2.19,)(2=4.49,P〈0.05)。精准组和传统组肿瘤标本切缘阳性率分别为5%(1/19)和35%(8/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通过肝静脉评估和分型,术中循肝中静脉的精准半肝切除可最大限度保留有完整静脉回流的功能性肝脏组织,保证合适的切缘,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仇毓东朱新华朱日祥汪洋周铁陈晶周建新
关键词:精准肝切除肝中静脉术前评估
明胶海绵加碘油在肝动门脉瘘介入治疗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比较分别用单纯明胶海绵及明胶海绵加碘油对肝动门脉瘘进行栓塞后的血管再通率.方法 回顾分析北京肿瘤医院51例肝脏恶性肿瘤合并有肝动门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栓塞手段不同分为单纯明胶海绵栓塞(A组)及明胶海绵加碘油栓塞(B组)两组,比较其30~40 d及60~70 d肝动门脉瘘血管再通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及术前肝功能分级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26例患者28处肝动门脉瘘,1处未栓塞成功,B组25例患者26处肝动门脉瘘均栓塞成功.30~40 d时A组、B组肝动门脉瘘血管再通率分别为70.37%及42.3%,经卡方检验x2=4.25,P=0.039;60~70 d时A组、B组肝动门脉瘘血管再通率分别为92.59%及88.46%,经精确概率检验P=0.67.结论 明胶海绵加碘油封堵肝动门脉瘘是安全的,短期内可以降低血管再通率,在临床工作中可采用,从而为控制肝内恶性肿瘤争取时间.
徐海峰杨仁杰陈辉朱旭
关键词:肝肿瘤碘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