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4&ZD021)

作品数:13 被引量:22H指数:3
相关作者:黄民兴于卫青王霏何志龙李福泉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湛江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政治法律
  • 4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冷战
  • 2篇伊朗核问题
  • 2篇文明
  • 2篇文明交往
  • 2篇冷战时代
  • 2篇交往
  • 2篇核问题
  • 2篇后冷战
  • 2篇后冷战时代
  • 1篇伊拉克战争
  • 1篇伊美关系
  • 1篇伊斯兰
  • 1篇伊斯兰教
  • 1篇援助
  • 1篇战后
  • 1篇战后初期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变革
  • 1篇中东和平进程
  • 1篇上古

机构

  • 10篇西北大学
  • 2篇湛江师范学院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黄民兴
  • 2篇于卫青
  • 1篇蒲瑶
  • 1篇闫伟
  • 1篇相艳
  • 1篇林松业
  • 1篇李福泉
  • 1篇邵丽英
  • 1篇何志龙
  • 1篇尹斌
  • 1篇王卓

传媒

  • 2篇山西师大学报...
  • 2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国际论坛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唐都学刊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西亚非洲
  • 1篇长安大学学报...
  • 1篇西部学刊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冷战结束后伊朗与美国关系被引量:4
2007年
冷战结束后伊朗与美国关系经历了相互攻讦、谨慎接触以及"9.11"后激烈对抗三个阶段。伊美为了各自的战略和安全利益,在中东和平进程、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特别是伊核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展开激烈对抗,其实质是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与伊朗的地缘政治战略利益、美国的中东战略利益与伊朗的国家安全利益之争。受伊美国内政治、伊核问题、伊朗与以色列关系及中东和平进程等因素的影响,未来伊美关系难以得到实质性改善。
何志龙
关键词:伊朗核问题恐怖主义中东和平进程伊美关系
文明交往的历史经验与策略
2007年
采用理论研究与历史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文明交往的历史经验与策略。分析认为,坚持文明交往的开放性,善于平衡不同文明间的矛盾,加强文化艺术交流和商贸往来,有利于促进各种文明间的交往;反之,强势文明与弱势文明之间的不平等交往,交往中民族主体意识的迷失,或极端民族主义都有害于文明交往。分析结果表明,正确的文明交往策略是以开放的胸襟对待外来文明,要注意保持本土文明的特色,在全球化时代,尤其要注意处理好外来文明和本土文明的关系。
相艳
关键词:世界史文明交往外来文明
关于中国崛起期对外政策的若干思考
2009年
目前中国已进入战略崛起期,我们充分认识到中国崛起所引发的世界利益格局调整,以国家利益为主要线索,构思崛起期中国外交政策大思路:将相关国家分为利益增加者、利益调整者和利益竞争者三种类型,总体战略是依靠利益增加者、团结利益调整者、善待利益竞争者,以实现建立"和谐世界"的目标。
邵丽英
中东世俗化的阶段及特点被引量:3
2010年
中东世俗化进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9世纪到一战,为世俗化的起源时期;一战到二战,为大规模推进时期;二战到20世纪70年代,为深化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为"反复"时期。中东世俗化有四大特点:第一,外力驱动,被迫进行;第二,政府自上而下强制推动;第三,世俗化的结果是伊斯兰教的国家化;第四,历经反复与挫折,面临重重困难。如何协调和平衡宗教与世俗的关系,依然是中东国家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
李福泉
关键词:世俗化伊斯兰教
中东现代化中的公共领域问题被引量:2
2009年
传统的伊斯兰国家存在其独特的、富有活力的公民社会,这表现在"真主主权"的理论和作为独立力量存在的乌里玛。近代的一些中东国家因进行初步的现代化改革而发生了变化,其内容包括:对传统意识形态的变更;传统社会制度的改变;政治体制的改变;苏菲派教团取代乌里玛成为反抗殖民政权的主力;个别国家现代公民社会的发展。二战后,中东的公民社会组织大体上分为三类,即传统的乌里玛.苏菲派教团,现代公民社会组织,集传统与现代于一身的伊斯兰主义组织。
黄民兴
关键词:公共领域
苏联出兵阿富汗的原因及决策因素探析被引量:1
2009年
苏联出兵阿富汗是冷战时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苏联为此而提出的种种借口掩盖不了其侵略本质。究其原因,维护苏联在阿富汗的既得利益是苏联出兵阿富汗的根本原因,控制阿富汗是苏联长期以来的战略追求,阿富汗执政党的内斗与阿富汗局势的恶化是苏联出兵的直接原因,阿富汗内部的亲苏势力为苏联提供了必要条件。苏联的出兵决策与苏联的集权领导体制、意识形态因素、苏共领导人的个人因素具有密切关系。
于卫青
关键词:冷战
后冷战时代的欧盟中东战略与伊朗核问题
2006年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伊朗核问题成为又一个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中东热点问题。作为一个在中东拥有重要政治经济利益的实体,欧盟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出了比二战以来任何时候都更加积极主动的立场。这种立场,正是后冷战时代欧盟中东战略在中东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实践。
尹斌
关键词:欧盟核问题
从“三大法案”到“国民对话”——兼论后冷战时代沙特阿拉伯的政治变革被引量:1
2010年
后冷战时代,沙特阿拉伯经历了颁布三大法案、启动地方市政选举和实施国民对话活动等一系列政治变革。这些变革是在不改变王国固有的伊斯兰国体和沙特家族统治的前提下进行的,在本质上是对王国现存政治形态的改良。这种改良性政治变革有助于国家治理的机制化,扩大国民的政治参与,并对民权给予适度的尊重和让渡。它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国民要求变革的呼声,顺应了时代潮流。但囿于各种因素的局限,沙特政治发展凸显缓慢和渐进的基本特征。
林松业
关键词:政治变革
美国占领当局与战后初期伊拉克安全问题
2016年
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伊拉克安全形势恶化。大规模抢劫和骚乱使伊拉克蒙受巨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损失,战后重建困难重重,并成为未来伊拉克乱局的源头之一。战前,美国占领当局未能对伊拉克稳定问题作出正确预测。占领伊拉克初期,其又未给予伊拉克安全问题足够的重视,加之受到兵力短缺的困扰,美国占领当局无法有效维护伊拉克社会安全。美国占领当局也因此受到来自美国国内公众舆论、伊拉克人和其他国家的广泛批评。
王卓
关键词:伊拉克战争
土耳其凯末尔改革成功原因管窥
2019年
一战结束之后,面对协约国对土耳其进行领土瓜分和希腊的武装入侵,凯末尔领导人民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在其执政期间,土耳其实行了一系列现代化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及社会生活习俗等方面。凯末尔改革之所以成功,在于其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符合本国国情,把握恰当的时机,而且循序渐进、逐层深入。同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和凯末尔及其领导的共和人民党的巨大贡献等,也是改革成功的重要原因。凯末尔改革是现代土耳其的起点,在土耳其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为当代亚非民族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借鉴,对亚非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转型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刘伟闫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