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J03A06-06)
-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3
- 相关作者:齐承英杜红普夏国强孙春华胡建军更多>>
- 相关机构: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省地矿局重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衡水市第三系地热水供热系统梯级综合应用实例与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针对衡水市第三系地热水供热系统提出了一个有效的梯级综合应用技术方案,对运行模式进行了优化分析,并获得了最佳回灌模式.结果表明,经过优化设计,整个供热系统运转安全可靠,地热资源利用率提高了15%,回灌水温度可降至33℃,回灌率达到50.32%,可有效解决当前第三系地热资源普遍存在的综合利用程度低、尾水温度过高且直接排放等现象,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 方连育杜红普齐承英
- 关键词:地热资源供热系统梯级利用
- 某集中供热系统运行状况测试分析
- 笔者于2009~2010年供暖季对某集中供热系统97个换热站一、二次网的参数进行了监测,总结了供热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各供热小区单位面积热耗、一次网循环水泵的工作点及输配系统能效比进行了分析,为集中供热系统升级改造做...
- 孙春华夏国强齐承英杨华
- 关键词:集中供热输配系统循环水泵能效比
- 文献传递
- 集中供热系统二级网分布热源设置及应用分析
- 2012年
- 介绍了基础热源与分布热源联合运行的两种模式,分别以年运行费用和寿命周期内费用年值最小为目标建立了联合运行的经济模型。以哈尔滨某集中供热系统为例,进行了应用分析。结果显示,"基础热源+分布热源"联合供热系统比单热源供热系统更节省年运行费用,若从动态经济性考虑,节省的寿命周期内费用年值更为可观。分别以年运行费用最小和寿命周期内费用年值最小为目标优化得出的最佳基础热源容量系数为0.70~0.75和0.60~0.65。
- 孙春华付祥钊
- 关键词:集中供热年运行费用
- 单热源供热系统燃气调峰热源设置的优化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对于单热源供热系统,为了保证设计热负荷的需要,通常供热设备要设置相当大的装机容量,这使得集中供热初投资大、可靠性差、热源效率低下。基于此,在充分掌握热源(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特性、地域特性及建筑用能特性的基础上,本文以供热系统全寿命周期内经济费用年值和社会成本费用年值最小为目标,对某单热源供热系统燃气调峰热源的设置进行了优化,得出了与调峰热源特性相匹配的最佳容量和调峰运行时间。分析可知,设置燃气调峰热源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 孙春华齐承英夏国强闫丙宏
- 关键词:供热系统调峰热源费用年值
- 回填材料对埋地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在天津地区开展了3种不同回填材料的埋地换热器换热特性实验研究,获得了地下换热量随管内流体平均温度的实测变化曲线,并对该3种回填材料下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地下换热量与流体平均温度之间呈线性变化规律.随着回填材料导热系数的增加,可以显著减小钻孔内的导热热阻,这有利于改善粘土质土壤与埋管换热器之间的传热性能,提高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 杜红普齐承英
- 关键词:地源热泵埋地换热器回填材料传热性能
- 基于通断时间面积法的热分摊技术的工程应用被引量:3
- 2012年
- 为验证通断时间面积法热分摊技术工程应用的可行性,在石家庄、衡水、邢台、唐山等城市的既有建筑热计量改造中采用了该技术。通过对2010—2011年供暖季实际运行数据的整理与计算,给出了各热用户单位面积供暖耗热量以及各城市单位面积平均耗热量,然后根据历史运行数据以及入户调查结果对数据进行了综合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通断时间面积法的热分摊技术能正确表征用户的用热需求大小,可以实现合理、公平的热计量目的。
- 齐承英杨华杨立新陈丹夏国强胡建军郑磊
- 关键词:通断时间面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