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FX057)

作品数:9 被引量:60H指数:6
相关作者:钱叶芳王柏民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劳动合同
  • 4篇合同
  • 2篇劳动关系
  • 2篇劳动合同法
  • 2篇合同法
  • 2篇法律
  • 1篇单方
  • 1篇单方变更
  • 1篇当事
  • 1篇三方协商
  • 1篇三方协商机制
  • 1篇事主
  • 1篇试用期
  • 1篇试用期制
  • 1篇试用期制度
  • 1篇收入分配
  • 1篇书面
  • 1篇书面形式
  • 1篇评价指标
  • 1篇企业

机构

  • 9篇温州大学

作者

  • 8篇钱叶芳
  • 1篇王柏民

传媒

  • 3篇法治研究
  • 2篇温州大学学报...
  • 2篇法商研究
  • 1篇法学
  • 1篇现代法学

年份

  • 2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劳动合同变更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兼析苏、浙、沪高院的指导意见被引量:7
2010年
劳动合同变更问题在金融危机中凸显出来。各地高院出台的指导意见对劳动合同的变更问题理解不一,处理方式不一,造成了法制的混乱,也不利于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劳动合同变更从程序上可分为协商变更和单方变更;内容上可分为实质性变更和非实质性变更;从引发事由上可分为情势变更和自然变更。双方协商和书面形式是劳动合同变更制度的一般要求,但是仍有单方变更和对书面形式扩大解释的变通需要。
钱叶芳
关键词:劳动合同变更单方变更书面形式
劳务派遣规制强度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14
2012年
我国劳务派遣用工中出现的严重问题与理论研究滞后及对国外立法的借鉴不足直接相关。劳务派遣法律制度主要由7项基本要素构成:劳务派遣合同的适用条件、可续签的次数、累计持续时间、向直接雇佣和不定期合同转化的条件、劳动派遣的形态、登记和报告要求、同工同酬和同等工作条件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立法比较可见,我国劳务派遣的整体规制水平处于国际低端,因而调整思路为适度提高,调整重点为加强对劳务派遣机构的管制。具体制度改进方面,建议确立登录型和雇佣型两种方式、建立许可与报告制度、明确规定派遣用工适用的岗位性质、限制派遣合同的续签次数或持续时间、建立向直接雇佣转化的机制和完善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之间的连带责任等。
钱叶芳
关键词:劳务派遣
稳定是企业劳动关系的本质要求——从雇员区别于民事主体的身份特殊性出发
2011年
民法原理不能为劳动关系的稳定诉求提供合理的法理解释,而雇员身份的特殊性可以给劳动关系的稳定诉求提供独立于民法原理的另一种法理基础。在民事身份的演化过程中,正身份和负身份的古代法含义随着契约社会的发展,转变为强势身份与弱势身份,但并非所有的负身份者都能合乎民法原理和逻辑地接受其社会化的保护政策。雇员身份与民法内在逻辑的冲突决定了民法社会化的范围无法合理地延伸至劳动关系领域。劳动关系的稳定诉求是由雇主与雇员之间的人身从属性所衍生的义务决定的。而且,人身关系先于财产关系,因而,对劳动关系而言,稳定诉求比和谐诉求更为本质。
钱叶芳
关键词: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地方指导意见评述——关于劳动争议当事人和劳动关系的认定被引量:10
2011年
各地法院和仲裁机构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尤其是在全球性金融危机期间出台了各自的司法意见,对《劳动合同法》的相关条文进行了细化和补充,弥补了《劳动合同法》的不足和立法盲点。但是,也存在相当一些有悖于法理和立法法的解释误区,带来了各地司法不统一的混乱。如何认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和劳动关系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包括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及借用营业执照或挂靠的用人单位的用工关系、个人承包经营形成的用工关系、下岗、内退职工与新用人单位建立的关系、招用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所形成的关系以及未签订书面合同的劳动关系适用《劳动合同法》的问题等。因此,应当对地方性司法指导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吸收借鉴其合理之处,阐释其存在的误区,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劳动合同法》。
钱叶芳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
裁员保护立法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被引量:6
2012年
裁员保护制度由诸多实体要素和程序要素所构成。比较80余个国家裁员保护制度要素的结果表明,我国裁员保护立法的规制强度不仅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甚至不及单个解雇保护立法。为稳定劳动关系,我国裁员保护立法应当在现有基础上逐步提高规制强度,在增加裁员成本与降低解雇行为灵活性之间进行选择,并完善相应的程序要素。
钱叶芳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
试用期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被引量:3
2011年
一般国家都在最长期限、适用条件、设置依据和续延次数等方面对试用期予以立法规范。试用期长度方面的规制强度一般,适用不分劳动合同期限类别和不可重复适用的规制都符合国际惯例试用期内劳动合同的解除条件与国际立法通例不同,明显混淆了试用期设置的目的和规范的目的。另我国试用期制度设置的依据也不合理。
钱叶芳
关键词:试用期
论劳动关系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被引量:6
2010年
劳动关系稳定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和谐稳定、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劳动者个体的身心健康,因此,构建劳动关系稳定的评价指标体系作用重大且任务艰巨。构建劳动劳动关系稳定的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先研究劳动关系稳定的法律含义、范围、岗位稳定还是收入稳定、有期限稳定还是无期限稳定这几个重要的法律问题。而构建劳动关系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则是该体系可能达到既定目标的必要条件,微观稳定和宏观稳定的表现、产出则是劳动关系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两大基本内容。
钱叶芳
关键词:劳动合同
论我国劳动者集体劳动权的特点及其实现路径被引量:1
2011年
完善集体劳动关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课题,集体劳动关系的实质是劳动者集体劳动权的形成。我国集体劳动权的特点是工会体制一元化、注重集体协商、罢工权不明确和重视劳动者的民主参与权,它体现了国家的政体性质和文化传统。当前要通过增强工会集体谈判和集体争议职能,借助三方协商机制和基层党组织的纽带作用,强化法制等措施来实现劳动者的集体劳动权。
王柏民谷斐斐
关键词:集体劳动权民主参与三方协商机制
非标准就业的经济分析与法律调整被引量:16
2011年
劳动力资源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力量,它的配置方式必然会影响初次分配的公平、经济增长的方式和速度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我国政府和学界混用"非正规就业"和"非标准就业"的概念,对我国非标准(灵活就业)就业的规模和消极影响估计不足,形成了加快发展灵活就业形式的认识误区。这种畸形的就业模式和雇佣模式一方面造就了企业对低劳动成本的路径依赖以及产品升级和技术革新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导致了初次分配的严重不公,尤其是因对农民工群体的低成本压榨导致了近年来的用工短缺问题。为解决畸形雇佣模式所带来的问题,我们迫切需要在政策导向和法律制度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度降低我国非标准就业劳动者的比例,提高其职业稳定度。
钱叶芳
关键词:收入分配经济增长就业模式雇佣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