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3020177)

作品数:6 被引量:61H指数:4
相关作者:谭明乾吴晶马小军张德蒙王晓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辽宁师范大学长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荧光
  • 2篇低场核磁
  • 2篇低场核磁共振
  • 2篇偏最小二乘
  • 2篇偏最小二乘回...
  • 2篇细胞成像
  • 2篇
  • 1篇毒性
  • 1篇新型水溶性
  • 1篇荧光探针
  • 1篇乳液法
  • 1篇上转换荧光
  • 1篇生物应用
  • 1篇水溶
  • 1篇水溶性
  • 1篇探针
  • 1篇柠檬
  • 1篇柠檬酸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长春市疾病预...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篇谭明乾
  • 3篇吴晶
  • 3篇马小军
  • 2篇张德蒙
  • 1篇袁景利
  • 1篇吴昊
  • 1篇廖瀚
  • 1篇叶志强
  • 1篇王冰
  • 1篇张英
  • 1篇单爽
  • 1篇宋小杰
  • 1篇高兴盛
  • 1篇李艳茹
  • 1篇王晓玲
  • 1篇李琛
  • 1篇唐荣

传媒

  • 2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分析试验室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稀土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与生物应用被引量:7
2013年
近几年,稀土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作为新型的荧光探针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其优势在于光化学稳定性好、发射谱带窄、荧光寿命长、Stokes位移大等.同时,它利用近红外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组织穿透能力好、对生物组织的损伤小、几乎没有背景荧光,使其应用于生物活体荧光成像成为可能.本文主要综述了最近稀土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在制备与生物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单爽吴昊谭明乾马小军
关键词: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荧光探针
低场核磁共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快速检测掺假核桃油被引量:31
2015年
以掺假核桃油样品为低场核磁共振检测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分析处理Carr-Purcell-Meiboom-Gill(CPMG)序列的核磁共振弛豫数据,旨在探求一种能快速检测核桃油品质的新方法。对几种常见掺假形式(掺入大豆油、玉米油、葵花油)的核桃油样品和纯核桃油样品进行检测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纯核桃油和掺入不同种类食用油的掺假核桃油在主成分得分图上可以得到很好的区分,且掺假样品随掺假比例在图中呈规律性分布;采用PLSR法对CPMG数据和实际掺假率进行回归,可实现对核桃油掺假水平的准确定量测定。方法快速、无损、准确,在食用油制品的品质控制及评价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王晓玲吴晶谭明乾
一种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葵花籽品质快速鉴定方法被引量:4
2016年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葵花籽的品种进行区分,并对不同品种的葵花籽的含油量进行测定,以建立一种快速鉴定葵花籽品质的方法。将Carr-Purcell-Meiboom-Gill(CPMG)序列下的弛豫衰减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方法处理发现:不同品种的葵花籽处于主成分得分图的不同区域,这说明主成分分析法能够实现对葵花籽品种的有效区分;所建立的PLSR模型具有高的相关系数和低的均方根误差,并且对未知葵花籽样品含油量预测的相对误差小。因此,低场核磁共振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实现对葵花籽品质的快速、无损鉴定。
李艳茹高兴盛吴晶
关键词:葵花籽低场核磁共振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
新型水溶性多色荧光碳点的制备及细胞成像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以鸡蛋清和牛奶分别与葡萄糖进行水热反应,制备水溶性多色荧光碳点,通过膜和柱层析分离纯化,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吸收光谱(UV)、荧光光谱(FL)、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对所制备碳纳米粒子的粒径大小、吸收光谱、发光性质、表面基团进行表征.将所制备的碳点与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共孵育,进行细胞成像应用评价.结果表明:制备的两种水溶性荧光碳点平均粒径分别为2.5 nm和4.9 nm,可在紫外灯下发出明亮的荧光,紫外最大吸收波长为250 nm.基于鸡蛋清或牛奶与葡萄糖反应制备的多色荧光碳量子点具有良好水溶性,其荧光光谱最大发射波长分别在410 nm和400nm处,同时在660~800 nm激发波长范围内具有上转换性质,且荧光发射光谱随着激发光波长的增加发生红移.红外光谱表明存在—COOH、-NH2和-OH基团.细胞成像结果表明,在405 nm或488 nm激光照射下,所制备的碳点在细胞内的荧光成像清晰可见,而且在碳点浓度小于2.5 mg/mL时,均表现出较低的细胞毒性.
李欣彤吴晶张德蒙谭明乾马小军
关键词:细胞成像
赖氨酸超小纳米粒的制备及胶质瘤细胞荧光成像
2017年
利用N-芴甲氧羰基-L-赖氨酸分子接枝异硫氰基荧光素,合成赖氨酸-荧光素小分子,在反相微乳液中京尼平作为交联剂交联赖氨酸-荧光素分子制备超小纳米粒。所得纳米粒纯化后进行紫外-近红外可见光扫描分析,确定荧光素交联到纳米粒上及未反应小分子被完全洗脱。动态光散射考察所得纳米粒径为(198.33±0.03)nm、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纳米粒呈球形,平均粒径为39.78nm。荧光光谱表征所得纳米粒与荧光素荧光光谱完全吻合。利用胶质瘤U87细胞进行纳米粒荧光成像,细胞被染色。利用CHO细胞考察纳米粒的毒性,在一定浓度下(小于8mg/mL)纳米粒对细胞无明显毒副作用。
宋小杰廖瀚王冰王艳妨张英
关键词:赖氨酸反相微乳液法细胞毒性
柠檬酸荧光碳点的合成及其在Fe(Ⅲ)检测和细胞成像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5年
以柠檬酸为原料,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荧光碳点。所合成的荧光碳点在310nm激发波长下的荧光量子产率为5.3%,发射光谱随着激发波长红移而红移。透射电镜(TEM)表征显示荧光碳点在水溶液中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2.9nm。红外(IR)光谱和Zeta电位结果表明碳点表面有羧基和羟基等活性官能团。Fe(Ⅲ)对这些荧光碳点表现出选择性猝灭效果,这种现象可以用于Fe(Ⅲ)检测。在10mmol/L的HEPES缓冲溶液(pH=7.0)中,荧光碳点的荧光强度随着Fe(Ⅲ)浓度的增加逐渐衰减。该方法对Fe(Ⅲ)测定的线性范围为100~500μmol/L,检出限为112.5nmol/L。细胞成像结果表明,柠檬酸的碳点可进入到B16-F10细胞内,并在405nm和488nm激光照射下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以上结果表明该碳点在Fe(Ⅲ)检测和细胞成像方面有潜在应用价值。
唐荣李琛叶志强张德蒙马小军谭明乾袁景利
关键词:细胞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