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0824)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陈敏洁张伟杰柴盈张文豪魏文斌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三叉神经
  • 3篇神经痛
  • 3篇经痛
  • 2篇血管
  • 2篇三叉神经节
  • 2篇三叉神经痛
  • 2篇神经节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监测
  • 1篇形态学
  • 1篇选择性
  • 1篇血管减压
  • 1篇血管减压术
  • 1篇血管压迫
  • 1篇氧化物
  • 1篇阴性
  • 1篇阴性结果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染料
  • 1篇影像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柴盈
  • 5篇张伟杰
  • 5篇陈敏洁
  • 4篇张文豪
  • 2篇魏文斌
  • 1篇杨驰
  • 1篇邱亚汀
  • 1篇黄栋
  • 1篇周琴

传媒

  • 3篇口腔医学研究
  • 2篇中国口腔颌面...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CT的髁突骨软骨瘤分类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介绍一种基于CT表现的髁突骨软骨瘤分类方法及针对不同类型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经验。方法 :选择2002年1月—2014年7月治疗的79例髁突骨软骨瘤患者。依据CT分为Ⅰ型(外生型)和Ⅱ型(弥散型),依据分类选择不同的开放性手术治疗,并在术后进行定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2.1个月(6~120个月)。结果:Ⅰ型(外生型)64例(81.0%),Ⅱ型(弥散型)15例(19.0%)。Ⅰ型又可分为5种亚型,前/前内侧(56.2%)、后/后内侧(4.7%)、内侧(15.6%)、外侧(6.3%)、巨大型(17.2%)。对Ⅰ型患者的治疗以单纯瘤体切除术为主,Ⅱ型则需采用髁突次全切除及正颌手术治疗或全切除术及肋软骨瓣转移重建术。在随访期内未发现肿瘤复发、髁突吸收及新畸形形成,患者面形基本得到恢复。结论:基于CT影像学特点对髁突骨软骨瘤进行分类,对术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魏文斌陈敏洁杨驰黄栋邱亚汀周琴
关键词:骨软骨瘤髁突
神经束路追踪法在三叉神经节分区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被引量:1
2012年
三叉神经各分支在三叉神经节的投射分区对于治疗多种神经痛的三叉神经节定位毁损术有重要指导意义,各种神经束路追踪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三叉神经节分区的研究,本文对束路追踪法在研究三叉神经节分区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柴盈张伟杰
关键词:三叉神经节辣根过氧化物酶荧光染料生物素
家兔三叉神经节的形态观察及下颌神经投射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家兔三叉神经节的形态及支配下颌神经的节细胞在三叉神经节内的分布规律并建立投射模型。方法:逆向追踪家兔下颌神经,取出双侧三叉神经节,非追踪侧观察神经节的形态结构,追踪侧观察下颌神经节细胞在神经节内的分布并建立3D投射模型。结果:神经节细胞在神经节内成团分布,主要以两种细胞形式存在;下颌神经节细胞主要分布于神经节的后外侧。结论:家兔下颌神经投射于三叉神经节的后外侧,3D重建可直观表现投射部位。
柴盈陈敏洁张伟杰张文豪
关键词:三叉神经节形态学
无血管压迫影像表现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颅内原因初探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MRTA)阴性结果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11年12月期间临床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并行MVD手术患者共341例,将术前MRTA及术中内镜对比,对术前MRTA阴性的原因进行分类。结果:MRTA对判断血管神经压迫(neuro—vascular compression,NVC)有较高的敏感度92.4%(291/315),判断NVC的特异度为65.4%(17/26)。假阴性病例有24例,其中,内镜表现为岩静脉压迫9例,小脑上动脉12例,其分支2例,小脑下前动脉1例。17例真阴性病例中有3例蛛网膜增厚粘连,1例颞骨骨隆突,5例微小胆脂瘤压迫,8例无任何压迫。结论:MRTA阴性结果的原因主要有管径长度较小的动脉、血液流速较慢的静脉、蛛网膜粘连、颞骨骨隆突、微小胆脂瘤及其他不明原因(包括多发性硬化病等)。
张文豪陈敏洁柴盈张伟杰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MRTA阴性结果
三叉神经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后卡马西平戒断反应的临床表现和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三叉神经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后卡马西平戒断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对可能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对90例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并行微血管减压术的患者手术前、后进行卡马西平血药浓度测定,观察术后临床表现,评估术后卡马西平戒断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病程),血管压迫情况(部位、程度),术中及术后情况(手术时间、术后疗效、并发症),卡马西平服药情况(服药时间、服药剂量、手术前、后卡马西平血药浓度、术后血药浓度降低值)各可能因素进行分析,采用SAS16.2软件包对结果进行χ2或Fisher检验。结果:术后卡马西平戒断反应的发生率为28.9%,戒断反应的症状主要包括失眠、烦躁、手足震颤、幻觉和剧烈头痛。术前有无卡马西平服用史(P=0.0001)、服药剂量(P=0.0277)和术后血药浓度下降多少(P=0.0213)与戒断反应的发生呈显著相关。结论:术前大剂量使用卡马西平和术后血药浓度大幅度下降,是导致发生三叉神经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后出现卡马西平戒断反应的重要因素。
柴盈陈敏洁张伟杰张文豪王轶雯魏文斌
关键词:卡马西平戒断反应微血管减压术
电生理监测下选择性舌咽神经根丝切断术治疗舌咽神经痛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通过电生理监测下选择性舌咽神经切断术(selective rhizotomy of glossopharyngeal nerve,SRGN)治疗舌咽神经痛,以提高有效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2009年12月~2012年5月对8例舌咽神经痛患者进行舌咽神经切断术,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术中首先刺激舌咽神经,分别在软腭和环甲肌得到一个波形,记录波幅Aa和Ab,其次,刺激最下方的迷走神经,即最远离舌咽神经的迷走神经根丝,在软腭和环甲肌各得到一个波形,记录波幅Am和An。再次,刺激最邻近舌咽神经下方的混合根丝,在软腭和环甲肌分别得到一个波形,记录波幅Ax和Ar若A,/An〈50%,则予以切断,若A,/A.〉50%,则予以保留。结果:A.平均为(54±8.3)uV(40~80uV),A.平均为(138±18.9)uV(120~160uV),Am平均为(192±8.1)肛V(180~200uV),Ab平均为(12±9.5)肛V(10~30uV),Ay平均为(22±5.5)肛V(20~30弘V),An平均为(36±7.2)弘V(30~50uV)。8例患者经3月~3年的随访,有效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0%。7例(87.5%)疼痛完全缓解(优),其中6例术后即刻缓解;1例术后1月完全缓解。1例(12.5%)中度缓解,卡马西平600mg/d可控制(良)。7例疗效为”优”的患者未发生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等并发症。1例疗效为”良”的患者却有呛咳症状,术后2月缓解。结论:术中刺激舌咽、迷走神经及其交通支,在软腭及环甲肌记录的监测方法可获得一个量化标准,提高SRGN有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张文豪陈敏洁柴盈张伟杰
关键词:舌咽神经痛电生理监测迷走神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