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ATY001)
- 作品数:13 被引量:165H指数:9
- 相关作者:鲁长芬龚建林杨文轩杨波罗小兵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我国体育学科体系研究的必要性及策略被引量:16
- 2008年
- 从现代社会发展的时代诉求、体育学科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两方面阐述我国体育学科体系研究的必要性。分析体育学科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体育学科性质与范畴的认识尚未达成一致,元理论和学科学研究较为缺乏,学科分类缺少科学的指导思想,体育专业与体育学科的关系认识模糊不清等。探讨体系建设的基本策略,即加强整体性研究、确立科学的学科分类思想、促进学科与术科的整合、建立学科与专业的互惠机制。
- 鲁长芬
- 关键词:体育学科体系术科
- 美国体育学科发展历程及现状被引量:18
- 2007年
- 美国教育以宪法为依据实行分权制,这促成了美国教育的多元化,受教育多元化的影响,美国体育学科发展也呈现出多样性。美国体育学科发展的多样性导致了体育学科体系的松散架构。美国体育学科发展历程中以人为本、紧扣时代需求、注重学科队伍与学术组织建设等经验以及学科发展松散混乱、社会公认度低、学科归属不明确等问题,都对我国体育学科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杨波杨文轩龚建林
- 关键词:体育科学体育学科体系
- 德国体育学科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启示被引量:24
- 2007年
- 通过对德国体育概念的争论和德国体育学科的发展历程的探讨和德国构建体育学科体系主要模式的介绍及德国高校三级学位授予体系和学科专业设置现状的概述,总结出对我国体育学科体系建设的几点启示,具体包括我国体育科学有望成为一个学科门类,我国体育学科体系的构建应更科学、规范、合理,应不断提升我国体育学科发展的动力,高校体育学科专业(方向)设置应结合学科的诉求和社会的需求来考虑等。
- 龚建林杨文轩陈琦杨波陈彩燕鲁长芬
- 关键词:体育学科学位授予
- 体育学科体系重新构建刍议被引量:48
- 2009年
- 体育实践的适度超前和理论建设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体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近100年体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走过了作为教育二级学科和一级学科的历程,已经具备相对稳定的学科体系、专业设置和独立设置学科门类的条件和要求。西方发达国家如德、英等国也有把体育作为一个学科门类设置的做法。把体育作为一个独立学科门类设置,根据体育3种实践形态和揭示它们规律的学科,可称之为身体教育学、运动竞技学、健身休闲学,形成体育学科门类下的3个一级学科,它将为3个学科提供广阔发展空间,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引,并减少国际交流障碍,化解3种形态的失衡和反差,把我国建成真正体育强国。
- 杨文轩
- 关键词:体育学体育学科体系
- 体育学、体育科学与体育学科辨析被引量:18
- 2009年
- 从表现形式、学理层面和历史发展对体育学、体育学科与体育科学3个概念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3个概念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体育科学理论发展应以3个概念的区别为前提,确立以体育科学发展为先导,以体育学学科体系完善为基础,以各分支体育学科和新兴体育学科的发展为落脚点的发展思路。
- 鲁长芬罗勤鹏
- 关键词:体育学体育学科体育科学
- 中国体育学科体系研究述评被引量:27
- 2007年
- 中国体育学科体系研究经历了3个阶段,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和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新时期体育学科体系研究需加深对相关概念的辨析和理解,加强体育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实践中各领域学科分类联系和差异的研究,突出体育学科自身特点,建立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学科体系构建模式。
- 鲁长芬
- 关键词:体育科学
- 美、英、俄、德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对我国体育学科体系建设的启示被引量:19
- 2007年
- 美、英、俄、德高校学科设置各有特色:美国以"统计、归纳"模式为主,充分尊重高校办学自主权,为新兴、交叉学科发展预留空间,具有开放性和学科增删程序规范性等特点,但缺少长远的战略计划性方面的思考,学科设置受市场需求影响较大;英国高校学科设置在学科名称体现了贴近生活实际的特点,学科设置也表现出对市场需求的过分依赖;俄罗斯以"计划、演绎"模式为主,统筹性强,但体系过于庞杂,需要简化;德国高校学科分类综合性强,体育学科与教育学科并列设置,体育学科的地位较高,发展较好。获得的启示是:我国体育学科建设应选择更为灵活的学科设置模式,增设"交叉学科",使学科体系更加开放;规范学科设置程序、学科名称兼顾国际化和本民族习惯;体育学科与教育学科并列设置成为学科门类,促进学科建设进一步发展。
- 富学新杨文轩邓星华鲁长芬龚建林
- 关键词:高校学科专业体育学科体系
- 体育学科发展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国际体育学科发展的历程与特征进行梳理概括。认为国际体育学科发展大致划分为萌芽期、形成期、快速发展期和形成体系期4个阶段。国际体育学科的发展呈现出体育学科发展的整体化特征日趋明显、体育科学研究与体育实践的互动性更加紧密、体育学科之间的整合性日益深刻、体育学科发展的人文价值取向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和体育学科体系分类具有开放性等主要特征。
- 龚建林鲁长芬
- 关键词:体育原理体育学科体系学科建设
- 发达国家体育学科体系研究的特点与启示被引量:10
- 2008年
-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归纳分析法,对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发达国家体育学科体系研究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发达国家以"人体知识"为核心、从抽象到具体、从学科到专业、从理论到实践展开学科构建的思路,坚持统一的分类依据,对体育教育、健身休闲娱乐、健康科学、运动科学等领域的共同关注,将为中国体育学科体系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启示。
- 鲁长芬罗小兵龚建林
- 关键词:体育学科体育专业
- 用科学发展观审视体育学科体系的建设被引量:9
- 2009年
- 按自然学科、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对体育学科体系进行分类梳理,符合学理的惯性思维,但它是从宏观学理进行分类,在实践中难以据此设立体育学的分支学科。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是当前我国体育界广泛采用的提法,但科学性不够,并不能作为划分体育学科的标准。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我国体育要实现从"重物"到"重人"的转变,从体育实践主体——人的价值需求出发,体育学因此可划分为身体教育学、运动竞技学和健身休闲学等分支学科。
- 张细谦
- 关键词:体育学科体系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