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XH12066)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张振霞袁亚红王平陈化然申旭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前
  • 1篇震前
  • 1篇智利地震
  • 1篇DEMETE...

机构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1篇马宇蒨
  • 1篇李新乔
  • 1篇王辰宇
  • 1篇申旭辉
  • 1篇陈化然
  • 1篇王平
  • 1篇袁亚红
  • 1篇张振霞

传媒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智利地震前DEMETER卫星对空间高能粒子的观测被引量:6
2012年
在地震的孕育或发生期间,地球内部岩石圈的活动可能会发出电磁辐射,引起空间电磁扰动,并通过波粒相互作用引起高能电子的投掷角散射,导致高能电子的沉降.本文基于法国DEMETER卫星的观测数据,研究了智利周围区域在智利地震期间空间高能电子的通量、能谱的分布及演化,发现在智利地震发生前第11天和12天,在以震中为中心,经度跨度10°,在DEMETER卫星轨道高度上L跨度0.1的区域内,有超出背景4到6倍的高能带电粒子暴的出现,期间在其北半球磁镜像区域也观测到了显著的电子通量涨高.粒子暴对应的能谱与2010年前三个月的平均能谱存在较大差异.同时观测到在出现粒子暴的两条轨道上VLF(Very Low Frequency,甚低频)电场频谱分别在300Hz以下以及13~20kHz的频段存在显著增强,此扰动在时间和地理位置上与高能粒子暴是一致的.基于回旋共振耦合作用的准线性扩散理论,本文对所观测事例的电子能量与电磁场扰动频率做了分析计算.观测数据和理论计算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该粒子暴源自ICE(Instrument Champ Electrique,电磁探测器)观测到的空间电磁扰动,这是典型的空间波粒耦合事例.进一步分析排除了可能引起粒子暴和VLF电场扰动的环境因素,本文认为本次粒子暴和电场扰动的观测可能与智利地震的震前地壳活动存在一定关联.
张振霞李新乔吴书贵马宇蒨申旭辉陈化然王平游新兆袁亚红
关键词:DEMETER卫星智利地震
准线性扩散系数与空间高能电子特征物理量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研究已经证实,地面电磁波进入电离层与高能粒子发生波粒相互作用,通过改变其投掷角、动量等发生扩散,导致粒子沉降,进而形成粒子暴.近几十年来,从卫星观测到很多电离层中的粒子暴与地震有关系.本文利用波粒回旋共振耦合理论,结合低轨卫星的观测范围,研究场向电磁波的准线性投掷角扩散系数分布与VLF电磁波频率、带宽、电子能量(0.1—50 MeV)、磁壳层(L=1.1—3)等特征物理量的关系,并研究在某个确定的投掷角条件下,电磁波频率与其所引发的电子沉降对应的最小耦合能量的关系.利用这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为卫星观测的高能粒子沉降事例提供理论解释,为从卫星高能粒子探测中提取与地震相关的信息提供理论支持,也为我国计划2016年底将发射的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的数据分析奠定基础.
张振霞王辰宇李强吴书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