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林业科技项目([2012]9)

作品数:6 被引量:86H指数:5
相关作者:邓艳吴耀军廖旺姣常明山朱英芝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林业科技项目广西林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油茶
  • 3篇炭疽
  • 3篇炭疽病
  • 3篇病原
  • 3篇病原菌
  • 3篇病原菌鉴定
  • 2篇叶枯病
  • 2篇炭疽菌
  • 2篇枯病
  • 1篇调查初报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油茶品种
  • 1篇油茶炭疽病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品种(系)
  • 1篇歧化酶
  • 1篇相关酶
  • 1篇相关酶活性
  • 1篇酶活性

机构

  • 5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广西林业科学...
  • 1篇国家林业局

作者

  • 7篇邓艳
  • 5篇吴耀军
  • 4篇廖旺姣
  • 3篇常明山
  • 3篇邹东霞
  • 2篇李德伟
  • 2篇黄乃秀
  • 2篇蒋学建
  • 2篇朱英芝
  • 1篇何应会
  • 1篇邓小军
  • 1篇覃其云
  • 1篇唐健
  • 1篇宋贤冲
  • 1篇罗辑

传媒

  • 2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油茶不同品种(系)对茶黄蓟马的抗性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茶黄蓟马又称茶黄硬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 Hood),属缨翅目蓟马科(Thysanoptera:Thripidae)[1],在国内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云南、浙江、江苏、安徽、福建、台湾、河南等省区;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家[2-3]。主要寄主有茶叶(Camellia sinensis O.Ktze)、葡萄(Vitis vinifera L.)、芒果(Mangifera indica L.)、花生(Arachis hypogaea L.)、
李德伟邓艳蒋学建常明山罗辑
关键词:茶黄蓟马油茶抗虫性
广西油茶苗期叶枯病病原菌鉴定被引量:5
2015年
2013年广西百色市田林县利周乡油茶苗圃岑软23号油茶苗出现严重的叶枯病。对叶枯病的病原菌采用组织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形态特征观察及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r DNA-ITS)基因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引起岑软23号油茶苗叶枯病的病原菌为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theae(Sawada)Steyaert。这是广西对油茶叶枯病的首次报道。
廖旺姣邹东霞吴耀军邓艳黄乃秀
关键词:油茶
广西油茶1种新的炭疽病病原菌鉴定
油茶是我国南方特有木本食用油料植物。其产品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被赋予重要地位,我国现有油茶栽培面积约4 400hm,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的18个省(区),其中又以湖南、江西、广西三省(区)为集中栽培区。与任...
廖旺姣邹东霞黄乃秀邓艳吴耀军
关键词:油茶炭疽病
文献传递
广西油茶病虫害调查初报及防控建议被引量:27
2013年
2010-2012年对广西油茶主要产区的病虫发生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广西油茶主要害虫有7种,其中叶部害虫6种,枝干害虫1种,果实害虫1种,在上述病虫害中山茶牡蛎盾蚧和小绿叶蝉对油茶危害属于首次报道。油茶主要病害有7种。对广西油茶病虫害发生现状进行了总结,同时给出了防治建议。
颜权杨卫星邓艳唐健邓小军覃其云宋贤冲何应会
关键词:油茶叶枯病
广西油茶炭疽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被引量:38
2015年
为明确广西油茶炭疽病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通过形态学方法对分离获得的病原菌进行初步鉴定,以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微管蛋白基因、几丁质合成酶基因、肌动蛋白基因、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进行多基因系统分析鉴定;并用十字交叉法、菌丝干重法和血球计数法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形态学和多基因联合系统结合分析鉴定,广西油茶炭疽病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该病原菌生长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生长温度为28℃;产孢温度范围为15~32℃,最适产孢温度为32℃;生长p H范围为3~11,最适生长p H为4;可促进菌丝生长并适合产孢的碳源为菊糖,阿拉伯树胶粉抑制菌丝生长但可促进产孢;对菌丝生长及产孢均有促进作用的氮源为酵母粉和牛肉膏,而硫酸铵和硝酸铵则表现抑制作用。
朱英芝廖旺姣邹东霞吴耀军邓艳
关键词:油茶炭疽病胶孢炭疽菌生物学特性
不同油茶品种叶片3种保护酶活性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测定不同油茶品种健康叶片中的3种保护酶活性,为油茶抗病性、抗逆性机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岑软3号油茶、博白大果油茶、普通油茶、岑软2号油茶、香花油茶和陆川油茶6个油茶品种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6个品种油茶叶片的POD活性排序为普通油茶>(博白大果油茶和岑软3号油茶)>(岑软2号油茶、香花油茶和陆川油茶),CAT活性排序为岑软3号油茶>(普通油茶、博白大果油茶和岑软2号油茶)>(香花油茶和陆川油茶),SOD活性排序为陆川油茶>岑软3号油茶>(博白大果油茶、普通油茶、岑软2号油茶和香花油茶)。【结论】以油茶健康叶片中POD、CAT和SOD活性高低可判断油茶的抗病性或抗逆性强弱。
邓艳常明山朱英芝李德伟吴耀军蒋学建
关键词:油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析
油茶不同品种抗炭疽病与相关酶活性关系的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明6种供试油茶的抗炭疽病等级,分析油茶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4种酶活性,摸清油茶抗炭疽病与酶活性的相关程度。[方法]采用活体针刺接种自然发病法评价抗炭疽病等级,采用光度分析法测试了酶活性,采用关联法分析抗炭疽病与相关酶活性的相关程度。[结果]结果表明:感病指数最小为博白大果油茶26.9,病斑长度(2.62±0.40)mm,感病指数最大为普通油茶68.8,病斑长度(8.01±2.03)mm。感病指数大小顺序依次为:普通油茶>岑软3号>岑软2号>陆川油茶>香花油茶>博白大果油茶;感病后,高抗的博白大果油茶、中抗的陆川油茶和香花油茶POD活性均较其他高感油茶品种明显升高,CAT也明显升高(除岑软2号油茶外),SOD和PPO则表现各异;防御酶活性诱导增长率、酶AUEAPC综合增长率以高抗的博白大果油茶,中抗的香花油茶和陆川油茶增长率高于高感油茶;健康油茶酶活性与病斑大小、感病指数相关性弱或基本不相关,感病后POD、CAT、PPO均与抗性呈正相关,而SOD与抗性呈负相关,相关性均在高度和中度以上。[结论]博白大果油茶为高抗品种,陆川及香花油茶为中抗品种,岑软2号、岑软3号、普通油茶为高感品种,且感病油茶酶活性与感病指数存在明显相关,试验进一步明确了油茶抗炭疽病及其防御酶在抗性评价中的作用,为早期鉴别油茶抗病性并筛选抗病油茶提供参考依据。
常明山邓艳廖旺姣苏全方小玉吴耀军
关键词:油茶抗病性酶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