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248)

作品数:8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李雷东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长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认识论
  • 2篇政治
  • 2篇礼仪
  • 2篇孔子
  • 2篇春秋
  • 2篇春秋时期
  • 1篇道德
  • 1篇道德性
  • 1篇德性
  • 1篇语言
  • 1篇语言维度
  • 1篇政治理念
  • 1篇政治影响
  • 1篇政治制度
  • 1篇认识论思想
  • 1篇认识论意义
  • 1篇散文
  • 1篇韶乐
  • 1篇审美
  • 1篇审美意义

机构

  • 5篇山东大学
  • 4篇长治学院

作者

  • 8篇李雷东

传媒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甘肃理论学刊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武陵学刊
  • 1篇山东广播电视...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年份

  • 1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西周春秋时期“和”思想的多维度考察——兼论先秦“和”思想的演化
2014年
由商周时期的文献记载来看,"和"思想的存在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与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而存在。西周末周太史伯提出"和实生物"思想,春秋贵族社会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礼奉之",将礼与"和"思想结合起来,完成了"和"思想在政治理念上的探讨。此外,在政治制度层面,春秋贵族有"以德和民"和"以兵和民"两种思想。二是受到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变化的影响,"和"思想也在变化和丰富。由最初的会和,发展为西周的"和恒四方民",再到"和实生物",可以看到这一思想的累积形成。通过字义、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三个维度的考察,可以为今天的社会提供借鉴。
李雷东
关键词:先秦政治理念政治制度
春秋时期“礼仪之辨”的认识论意义
2015年
春秋时期贵族社会所称述的"威仪"承袭自西周。"威仪"观念体现出春秋贵族社会的某种认识方式。然而,根据《左传》的记载,"威仪"逐渐淡出贵族话语,礼仪之辨则被春秋贵族特别强调,这反映了春秋时期贵族在认识方式方面的转变,贵族社会从宗法伦理之外去寻找社会秩序的合理根据,力图在思想领域建立起新的制度。虽然春秋贵族社会在观念探索过程中还存在着凿枘不合之处,但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却是可贵的。
李雷东
关键词:春秋时期左传礼仪认识论
历史语境下的西周“威仪”观被引量:2
2013年
考察"威仪"一词在《诗》《书》《左传》等先秦古籍中的使用,西周贵族从两个层面来看待"威仪":历史政治行为和政治礼仪。两者在西周"威仪"观中既有联系又有分化。受西周"威仪"观的影响,春秋士人主要从政治礼仪层面来看待"威仪",而历史政治行为则逐渐淡出春秋士人话语。
李雷东
关键词:历史语境西周威仪
语言维度下的《墨子》说理散文——兼论墨家的认识论特征
2014年
"故"的大量使用虽然体现了《墨子》一书的逻辑特色,但由于"故"在《墨子》书中具有多重意义,而且用法不同,依据"故"的使用并不能充分认识墨子对逻辑关系的认识,其文体特点也并不能据此而得到充分的印证。文章考察了《墨子》书中"所以"的用法,在句型层面来认识《墨子》的文体。通过比较"所以"在《墨子》、《孟子》、《庄子》等书中的用法,进而认识《墨子》的文体反映出的墨家认识论特征。
李雷东
关键词:句式墨家说理散文认识论
孔子道德性认知结构及其审美意义
2014年
孔子不以"生知"许人,而屡言"学"知。《论语》所述"学"知由两个方面构成:(多)闻和(多)见。两者既是认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塑造君子人格的重要方式,体现了孔子道德性认知的特点。个体接受道德原则以"多闻"为基础,个体之间的道德评判以"多见"为基础。孔子视野下的"知"并不脱离生活实践,见与闻构成了全部感性生活的内容。两者在生活实践中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孔子认为两者在生活实践中可以达到完善,从而居于道德内涵丰富完美的理想境地。从中可以看到道德性认知与审美理想之间具有内在联系。
李雷东
关键词:孔子道德审美
“明德”与“慎罚”——《周书》中两种认识论思想的比较
2014年
"明德"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明德之事和明德之理,重视"宅心知训"和"尽乃心"的认识方法,古先哲王的言行德政对现实行为具有规范和同化作用。"慎罚"虽然也包含了"德"的内容,但主要内容是法令和惩处,重视依据法令对事实行为进行裁断,排斥干扰法令执行的所有因素。就《周书》所论,"慎罚"尤其排斥权势和个人意志对刑罚的干扰,强调根据一些普遍范畴来确定行为。
李雷东
关键词:明德《周书》认识论
“礼仪之辨”对春秋政治的影响
2014年
春秋时期,经历着礼崩乐坏,然而不能忽视的是当时贵族们在这一时期建立新秩序的努力。在这一维新政治发展过程中,礼、仪分立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礼与仪的分辨,仪式化的政治行为由于较低的政治效用而被贵族们放逐到政治之外,对礼则进行了改造,贵族们或仰仗武力,或抽绎传统文化,加强了礼的政治效用。可以说,春秋时期的维新政治是伴随着礼仪分立而进行的。这种分立无疑表明了春秋时期贵族社会认识方式的变化,甚至可以说认识方式的变化是这一时期维新政治更为核心的内容。
李雷东
关键词:春秋时期政治影响
论子何以“在齐闻韶”
2014年
西周的礼乐文明对后世影响深远。孔子继承了礼乐传统,并且教育弟子。礼乐在孔子思想中具有重要地位。《论语》与《史记》中都有关于孔子"在齐闻韶"的记载,而这一事件与春秋时期的社会阶层变动、春秋赋诗以及文化融合等均有关联。本文考察了孔子"在齐闻韶"与三者的关系,认为闻习韶乐与孔子的文化认同思想紧密相关。
李雷东
关键词:孔子韶乐《论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