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1212010541403)
-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 相关作者:彭华吴珍汉胡道功马秀敏叶培盛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北京市矿务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2004年西藏懂错M_S 5.6地震的宏观烈度调查与控震构造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地表调查结果表明,发生在西藏中部的2004年懂错MS5.6地震的极震区位于懂错东侧的贡巴淌—怕尔淌之间,最大烈度为Ⅶ度,宏观震中的地理坐标:31.70°N,91.26°E。此次地震是懂错盆地东缘边界断裂活动的结果。该断裂带是一条长40km左右、NNE走向的全新世活动正断层,在断裂带的北段发育可能形成于全新世晚期的古地震地表破裂带。地表的晚第四纪断裂活动和近期的地震活动特征显示,蓬错-懂错-错那-安多地堑系构成了西藏中部一个重要的长约120km的NE向地震活动带,其北段和中南段是其中应变积累时间更长的地段。
- 吴中海吴珍汉胡道功彭华叶培盛
- 关键词:地震烈度震源机制解
- 青藏铁路无人值守地应力综合监测站被引量:11
- 2006年
- 介绍了安装在青藏铁路沿线一种新型的无人值守综合地应力监测站。该监测站采用无线GPRS通信技术,通过Internet连接到安装在北京的地质力学研究所地应力监测局域网中心端服务器,实现数据交换和监测站的远程控制,该项技术克服了传统地应力测量需要人工现场信息采集的弱点,使用数据终端来实现地应力监测的自动化。该监测站能够进行青藏铁路沿线的昆仑山、安多、羊八井深孔应力监测和昆仑山西大滩昆中断裂位移监测,可以对青藏铁路沿线地球物理数据、地质灾害数据、地质环境数据及地球动力学过程实现不间断的监测,为青藏铁路沿线的地质灾害、青藏高原构造变形动力学过程的研究和地震预报、高原环境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增强了对青藏高原地质灾害、地震的预警能力。
- 彭华吴珍汉马秀敏
- 关键词:地质灾害青藏铁路数据采集
- 地震断层粘滑错动对青藏铁路变形效应的有限元分析——以东昆仑活动断裂为例被引量:2
- 2005年
- 东昆仑断裂是青藏高原北部现今仍在强烈活动的左旋走滑地震断裂之一,该断裂的未来地震活动及其突发性粘滑错动是青藏铁路面临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本文基于断裂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通过加入8m的水平左旋位移,模拟了东昆仑断裂未来地震活动震中位于铁路线附近时铁路变形效应。结果表明,震中位于铁路线附近时,基岩整体移动,而第四纪松散层和道床则发生了变形,靠近断裂带附近的第四系自下而上水平位移明显减小,而铁轨和道床没有明显的断错,表现为长度约为25m的连续左旋弯曲变形;在铁路东、西两侧形成NE向的张裂陷和NW向的地震鼓包。在断裂带附近,铁轨发生了严重扭曲,铁轨应力自断裂带向两侧逐渐降低,而且铁轨的最大剪应力平面与铁轨的延伸方向垂直,因而在地震影响下,铁轨最有可能发生的破坏是剪切性的,并提出加宽路基、置换土层等工程防治措施。
- 欧阳永龙胡道功王连捷张有陈新龙
-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青藏铁路东昆仑断裂地震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