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2353)

作品数:13 被引量:55H指数:3
相关作者:于永忠崔玉东赵文博谭强李瑞航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病毒
  • 10篇羊口疮
  • 10篇羊口疮病毒
  • 10篇口疮病
  • 5篇基因
  • 4篇分子
  • 2篇生物制品
  • 2篇子机
  • 2篇细胞
  • 2篇克隆
  • 2篇基因克隆
  • 2篇分子机制
  • 2篇分子特征
  • 2篇病毒感染
  • 1篇单抗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酶体
  • 1篇蛋白酶体系统
  • 1篇凋亡

机构

  • 13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3篇于永忠
  • 11篇崔玉东
  • 5篇赵文博
  • 4篇谭强
  • 2篇马金柱
  • 2篇宋佰芬
  • 2篇李瑞航
  • 1篇于立权
  • 1篇吴志军
  • 1篇孙虎男
  • 1篇赵蕊
  • 1篇佟春玉
  • 1篇潘求真
  • 1篇于力
  • 1篇朱占波
  • 1篇连正兴
  • 1篇朱战波
  • 1篇冯丽
  • 1篇余丽芸
  • 1篇冯振月

传媒

  • 4篇病毒学报
  • 3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黑龙江教育(...
  • 1篇教书育人(高...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5
  • 4篇2013
  • 4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提高生物技术学科教育质量的思考
2012年
一抓好生物技术学科教育中的几个环节(一)抓好生物制品课的教材建设根据生物制品课特点,选取教材时应当有所侧重,尽量选用具备本学科代表性的教材,也可以将几部教材整合一处,为学生量身定做。例如,为避免内容重复、冗长,将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等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加以提炼,以时代进程和产品研发历程为轴线,贯穿以历史事件和社会影响,枚举阶段性新工艺和新成果,形成结构清晰、特色鲜明、
于永忠
关键词:生物制品生物技术专业学科教育教材建设社会责任感教材整合
羊口疮病毒维持O⁃H感染系统的稳态机制被引量:3
2022年
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是副痘病毒属(Parapoxvirus,PPV)典型的代表成员,具有鲜明的种属特征。ORFV具有高度的上皮嗜性,并不侵入真皮层,通常导致皮肤或黏膜上皮严重的病理性损伤;并且容易造成继发性感染。近年来,随着ORFV与宿主细胞“互作”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病毒进化的细胞策略初露端倪。为了揭示其较为完整的细胞策略,我们借助“ORFV⁃HOST”(O⁃H)系统全方位阐述病毒与宿主建立的互作关系。本综述旨在挖掘病毒感染期间维持O⁃H系统稳态的目的、意义及其分子机制,为丰富ORFV分子病毒学理论和羊口疮抗病毒设计提供了参考。
于永忠张帆杨超群刘圆圆杨晓崔玉东
关键词:羊口疮病毒分子机制
羊口疮病毒OV/HLJ/04株对本体动物致病性的实验评价
2015年
利用本体动物感染发病的临床特征及外周血白细胞变化规律,探究羊口疮病毒(ORFV)致病性,为该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及其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将分离的毒株OV/HLJ/04进行初次和再次感染4月龄健康羔羊的处理,每天记录临床病理指标,运用血常规分析仪分析接种后0、3、7、14和21 d静脉血中白细胞组成含量的变化,然后通过间接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特异性抗抗体含量的变化,最后对痂皮进行PCR鉴定.本体动物实验初次感染病程包括潜伏期(前驱期0-4d)、发病期(5- 14 d)和转归期(15-21 d).血常规分析显示,发病羊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呈现出“M”型的变化趋势,并于14d时达到峰值16.6×10^9/L.攻毒后14 d初次检出抗体,抗体效价为1∶200.再次感染显示,第14天的病灶大小由初次的18 mm×11 mm缩小至10 mm×4 mm,病程持续17d,较初次感染缩短4d.PCR鉴定结果证明痂皮样品中ORFV的存在.本研究结果表明病毒初次感染和再次感染本体宿主,临床症状相同,但后者病毒致病性有所减弱,此情况与宿主初次细胞免疫水平有关.
谭强于永忠赵文博李瑞航贺鹏亮宁鹏代建朱占波崔玉东
关键词:羊口疮病毒临床症状
羊口疮病毒干预宿主细胞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分子机制被引量:1
2013年
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感染细胞过程中为了对抗宿主细胞的抗病毒作用,依靠种群长期培育的一系列功能性基因,如干扰素抗性基因、Bcl-2样基因和细胞周期蛋白抑制物基因等,遏制宿主细胞免疫清除和免疫调节作用。同时,ORFV也利用某种机制干预细胞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的信号调控途径,有效抑制胞内信号传导和CD8+T细胞活化,以庇护病毒粒子成熟和释放。本文综述了细胞UPS功能与病毒干预机制的内在联系及其相关元件的关键作用,探讨ORFV在选择压力下,主动采取的抑制宿主细胞免疫应答和设计胞内免疫逃逸的进化趋势。
于永忠佟春玉宋佰芬安红波余丽芸于力崔玉东
关键词:羊口疮病毒宿主细胞分子机制
人羊膜上皮细胞对于生长因子和ORFV的敏感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研究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在不同生长因子存在时生长速度差异性及在羊口疮病毒(ORFV)作用下形态学变化特征。采用胶原酶-胰蛋白酶联合消化法分离获取hAEC并进行原代培养。分别向培养液中添加40 ng·mL-1表皮生长因子(EGF)和10 ng·mL-1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和增殖情况,以选择最适宜hAEC原代培养方法。体外实验用ORFV感染hAEC并记录。获得大量hAEC细胞。细胞培养时添加bFGF,hAEC生长和增殖速度显著加快。病毒感染出现明显细胞病变。胶原酶-胰蛋白酶联合消化及培养液中添加10 ng·mL-1的bFGF是hAEC较为适宜的原代培养方法;hAEC对于ORFV具有敏感性。
于永忠王欢谭强赵文博崔玉东
关键词:人羊膜上皮细胞细胞培养病毒感染敏感性
羊口疮病毒OV-HLJ05株及其VEGF毒力因子的遗传特征被引量:3
2019年
羊口疮在我国呈区域流行态势,各地分离株基因型混杂不清,严重制约该病的区域性防控。本研究针对黑龙江大庆地区某小型私营羊场出现的疑似羊口疮病例,采集发病的波尔山羊痂皮病料,通过病毒的分离、电镜形态学观察、本体动物回归试验、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获得一株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命名为OVHLJ05株。进而,病毒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OV-HLJ05在其主要的囊膜蛋白编码基因F1L上,与近年来国内众多分离株相差不大;同源性达95%~98.5%。而在其毒力因子编码基因VEGF方面,OV-HLJ05与9个国内外代表毒株相比,则出现了较大分歧。OV-HLJ05株与OV-SA00(USA)、OV-GO(China)和OV-SJ1(China)等3个毒株亲缘关系密切;同源性分别是93.2%、91.9%和87.2%。而与NZ2(New Zealand)、IA82(USA)、B029(Germany)、D1701(Germany)OV-YX(China)和OV-NA-1-11(China)距离较远。但是,VEGF分子同源建模及其功能性结构域VHD分析表明,各毒株毒力因子仅在Loop3处差别明显,Loop3多态性是否决定ORFV毒力的多样性有待于进一步比较研究。本研究结果说明ORFV不同基因型在我国南北分布的复杂性,这为羊口疮分子流行病学和羊口疮的区域防控研究提供了参考。
于永忠段旭阳刘圆圆赵蕊李岩马金柱宋佰芬连正兴崔玉东
关键词:VEGF基因
羊口疮病毒感染对巨噬细胞RAW264.7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羊口疮(Orf)是由羊口疮病毒(ORF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和高度嗜上皮性人畜共患的动物传染病,主要感染绵羊和山羊,有时威胁人类。本研究将ORFV(OV/HLJ/04株)纯化后作为试验材料,采用巨噬细胞系RAW264.7作为病毒细胞宿主,RAW264.7在LPS体外激活的情况下,接种ORFV,研究ORFV感染对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用LPS处理的试验组巨噬细胞形态学改变较大,凋亡量也较大;而没用LPS处理过的试验组巨噬细胞变化则相对较少。Westernblotting研究结果显示,细胞凋亡信号Caspase-3与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在24h时对比,凋亡信号明显减弱,表明在24h的巨噬细胞凋亡水平有所下降。
于永忠柳婧孙虎男冯丽崔玉东
关键词:羊口疮病毒巨噬细胞细胞凋亡
羊口疮病毒分子特征与免疫逃逸策略被引量:25
2012年
羊传染性脓疱皮炎(Contagious ecthyma)俗称羊口疮(Orf)是由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ORFV是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代表性成员之一,具有鲜明而独特的种属特征。在进化过程中,病毒捕获一系列免疫调节/致病性相关基因,通过各种表达产物协同性地限制宿主的免疫清除效应,以庇护种群的增殖和病毒粒子成熟。本文综述了ORFV的分子特征,着重分析了病毒主动干预宿主免疫应答、设计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明确病毒的免疫调节/致病性元件及其效应途径,有利于加深对ORFV生物学特性的理解,同时有利于针对Orf建立有效的防制。
于永忠吴志军朱战波潘求真崔玉东
关键词:羊口疮病毒分子特征免疫调节剂免疫逃逸
羊口疮病毒黑龙江省分离株的分离鉴定被引量:17
2013年
为确定黑龙江大庆地区某羊场发生的疑似羊口疮(Orf)的病原,本研究采用MDBK细胞培养途径从病羊的口唇部位的痂皮病料中分离出1株病毒。通过电镜观察和IFA鉴定证明该分离株为Orf病毒,命名为OV/HLJ/04。其F1L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和进化分析显示,OV/HLJ/04与国内报道的山西株(HQ221964)的遗传关系密切,同源性达到98.2%。将该病毒分离株进行回归本动物试验,接种羔羊发生严重的羊口疮。
于永忠谭强赵文博包凯崔玉东
关键词:羊口疮病毒进化分析
羊口疮病毒B2L基因克隆及表达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获得羊口疮病毒囊膜蛋白。以羊口疮病毒基因组为模板,利用羊口疮病毒B2L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回收以及纯化PCR产物,连接到PMD18-T载体上,测序结果表明B2L基因全长1 137 bp,编码379个氨基酸。再将B2L基因克隆至p ET-30a,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30a-B2L。经菌液PCR、酶切鉴定以及SDS-PAGE等方法表明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这将为今后的单抗制备以及羊口疮病毒的疫苗研究打下基础。
赵文博李瑞航贺鹏亮李朋娅王梦醒杨春华于永忠崔玉东
关键词:羊口疮病毒基因克隆原核表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