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8YBB279)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周方高宋惠聪武叔伦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文学更多>>
- 宋代湖南的粮食种植结构初探被引量:4
- 2012年
- 在宋代,湖南形成了以水稻为主、麦粟为补充的粮食结构。首先,湖南是传统的水稻产区,占优势地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其中,占城稻不迟于12世纪30年代传入湖南,并得到大面积推广。其次,唐中后期以来,麦作技术传入湖南,并得以渐进式地推广,但小麦的全面推广主要在南宋。其他旱地作物如粟,在湖南也有所种植。
- 周方高宋惠聪
- 关键词:水稻
- 《全宋诗》拾补
- 2011年
- 《全宋诗》网罗宏富,荦荦大观,经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后,给宋代文史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其错、漏、重等疏漏之处不一而足。今将披览有关湖南古代方志及《永乐大典》残卷所得,辑出《全宋诗》未收佚诗14首,订正《全宋诗》错误4则,补《全宋诗》所收诗歌阙字一则。
- 周方高
- 关键词:《全宋诗》辑佚考辨补阙
- 关于王安石、司马光“民本思想”的若干思考被引量:2
- 2011年
- 面对北宋积贫积弱的状况,政治家王安石和司马光均从"民本思想"出发试图挽救当时的危机,司马光站在史学家的角度,以历史的长远眼光出发重于"安民";王安石以一个变法家的身份提出了封建统治者更高层次的追求——"富民"。针对各自的思想,二人提出了不同的手段和措施。他们民本思想的理论都根源于孔孟,司马光在阐述时杂糅了"黄老思想",而王安石则带有法家功利主义的色彩。两人有着同样的出发点,殊途却没有同归,他们在政治上走向了反面。
- 周方高武叔伦
- 关键词:司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