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7159)

作品数:6 被引量:95H指数:6
相关作者:张卫建陈金田云录郑建初董文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增温
  • 6篇冬小麦
  • 6篇小麦
  • 5篇气候
  • 5篇气候变暖
  • 5篇变暖
  • 4篇夜间增温
  • 4篇生产力
  • 4篇产力
  • 2篇稻麦
  • 2篇淀粉
  • 2篇增温效果
  • 2篇水稻
  • 2篇情景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含量
  • 1篇稻麦两熟
  • 1篇稻麦两熟区
  • 1篇淀粉合成
  • 1篇淀粉合成关键...

机构

  • 10篇南京农业大学
  • 10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江苏省农业科...

作者

  • 7篇田云录
  • 7篇陈金
  • 6篇张卫建
  • 5篇董文军
  • 4篇郑建初
  • 4篇杨飞
  • 4篇张彬
  • 3篇张彬
  • 3篇邓艾兴

传媒

  • 3篇作物学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2008中国...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

  • 3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麦田开放式昼夜不同增温系统的设计及增温效果被引量:30
2010年
【目的】设计旱地开放式增温系统,并从田间温度变化和冬小麦生育期改变等方面来监测系统的增温效果与可靠性。【方法】参考国际已有增温系统,于2007—2009年在江苏南京设计了中国首个麦田开放式增温系统(freeair temperature increase,FATI),进行冬小麦全天、白天和夜间3种增温试验。【结果】2年试验结果表明,该开放式主动增温系统的增温效果明显。3种情景下各增温小区的均匀有效增温面积在4m2以内,其中全天、白天和夜间增温分别使冬小麦全生育期地下5cm的土温平均增加2.2、1.5和1.8℃,地表温度增加2.2、0.9和1℃,冠层温度增加1.5、0.9和1.1℃。3种增温情景下,冬小麦各关键生育期田间温度的日变化及全生育期日平均温度的变化动态与未增温区的基本一致,增温设施能客观地模拟田间实际气温变化特征。尽管该增温系统略微降低了耕层土壤(0—20cm)水分含量,但降幅仅在0.5—2.2个百分点之间,与对照相比不显著。3种增温情景均对冬小麦生长发育产生了显著影响,全天、白天和夜间增温两年平均分别可以使冬小麦从播种至抽穗期缩短14、9.5和11.5d,灌浆成熟期延长3、3和2.5d。【结论】从增温效果及其对冬小麦的生长影响来看,该套系统基本适用于模拟气候变暖下小麦生产力和品质响应与适应的田间试验研究。
田云录郑建初张彬陈金董文军杨飞张卫建
关键词:气候变暖冬小麦粮食安全
冬小麦生育期和生产力对夜间增温的响应特征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全球变暖已成不争的事实,而且全球增温幅度仍在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夜间增温。全球气候变暖对世界粮食安全的潜在影响,正日益受到学术界和政界的广泛关注。冬小麦是全球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世界粮食安全保障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
杨飞张彬田云录董文军张卫建
文献传递
非对称性增温对冬小麦籽粒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气候变暖呈现明显的非对称性,冬春季和夜间的增温趋势显著。参考国外先进的田间开放式增温方法,2007—2009年在江苏南京开展了昼夜不同增温对冬小麦籽粒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研究。全天、白天和夜间3种增温处理分别显著提前了冬小麦的灌浆期,并改变了灌浆期高于32℃高温的出现时间和天数,引起了籽粒中淀粉组分、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组分的明显变化。3种增温处理中,冬小麦总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提高了籽粒中直/支淀粉的比例。其中白天增温的直/支比最高,两年分别比对照提高6.9%和46.2%。增温处理使籽粒中总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并呈现对照>白天>夜间>全天的趋势。与对照相比,全天、白天和夜间增温的籽粒蛋白质含量两年平均分别下降9.1%、5.4%、6.9%。增温处理对籽粒蛋白质组分的影响比较复杂,但两年结果表明,白天增温对蛋白质组分的影响趋势一致,均为清蛋白含量最低、球蛋白含量最高、谷/醇比最低。上述结果表明,气候变暖不仅将影响作物的生育时期,而且还直接影响温度高低。增温对冬小麦品质的影响比较复杂,不同年份及变暖情景之间的增温效应差异显著。
田云录陈金邓艾兴郑建初张卫建
关键词:气候变暖冬小麦籽粒品质淀粉蛋白质
非对称性增温对冬小麦强势粒和弱势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以扬麦11为材料,采用全生育期田间开放式增温系统进行增温处理,研究了不同增温处理对小麦强和弱势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冬小麦强势粒中蔗糖合酶(SS)、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和淀粉分支酶(SBE)的活性较弱势粒高,而且三者白天的活性均比夜间高。不增温条件下,整个灌浆期强势粒中SS、AGPase和SBE的活性平均分别比弱势粒高72.9%、111.4%和7.8%。全天、白天和夜间增温条件下,强势粒SS白天的活性比常温对照的高8.4%~31.2%,夜间的活性比对照高11.1%~20.3%;弱势粒SS白天的活性比对照高9.7%~20.3%,夜间的活性比对照高6.1%~32.0%。弱势粒中AGPase活性在不同增温处理下也显著提高,其白天的活性比对照高54.2%~124.4%,夜间的活性比对照高20.7%~99.3%。增温对SBE活性的影响较小,强势粒和弱势粒在增温条件下其白天的活性均比对照高3.9%~12.1%,夜间的活性均比对照高1.0%~7.6%。相关分析表明,AGPase和SBE的活性与千粒重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增温条件下AGPase和SBE的活性显著提高,尤其是弱势粒中AGPase和SBE活性的显著提高是千粒重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田云录陈金董文军邓艾兴张卫建
关键词:冬小麦强势粒弱势粒淀粉合成关键酶千粒重
被动式夜间增温设施设计及其增温效果被引量:15
2010年
为了建立一套简便节能的野外夜间增温设施,参照国际上夜间被动式增温系统(passive nighttime warming,PNW),在江苏丹阳设计了稻麦系统夜间被动式增温设施.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保证15.75 m2的有效采样区域,温度增幅均匀,水稻冠层全生育期夜间平均温度升高1.1℃,冬小麦冠层和5 cm土层全生育期夜间平均温度分别提高1.3℃和0.8℃;该增温系统在运行期间,水稻和冬小麦全生育期的冠层和土壤温度的日变化趋势与非增温对照区基本一致.该系统使麦田土壤含水量略微降低,但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不明显.将该系统在我国水稻和冬小麦主要产区应用时发现,该夜间增温系统可以使水稻和冬小麦始花期分别平均提前3 d和5 d.该系统的增温效果在不同区域和季节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综合考虑该系统的增温均匀性和增温区域有效性,及其对稻麦生育期的影响效果,该设施不仅节能,而且可以满足野外增温试验研究的基本要求.
陈金杨飞张彬田云录董文军张卫建
关键词:气候变暖系统设计
江淮水稻生产力对不同增温情景的响应特征及其作用机制
全球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最可能升高幅度"是1.8~4.0℃。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世界性粮食安全危机日益严重,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及生理生态机制已成为作物科...
董文军张彬田云录杨飞张卫建
文献传递
开放式增温下非对称性增温对冬小麦生长特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被引量:55
2011年
在江苏南京(2007-2009年)设置了全天增温(AW)、白天增温(DW)和夜间增温(NW)3种处理,研究冬小麦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非对称性增温条件下,冬小麦的无效分蘖减少,有效分蘖增加.对照(CK)处理的无效分蘖分别是AW、DW和NW处理的2.6、1.7和3.5倍,但有效分蘖却比3个增温处理分别减少13.7%、3.2%和0.5%.AW、DW和NW处理小麦株高分别较CK提高了5.6%、4.5%和1.3%.旗叶面积分别提高了45.7%、39.4%和26.1%,开花期总绿叶面积分别提高了25.1%、29.8%和17.3%,同期绿叶比分别提高了37.7%、43.3%和38.7%.穗部性状中,AW、DW和NW处理的每穗颖花数平均比CK提高了4.1%、5.7%和1.7%,每穗实粒数分别提高了2.2%、5.3%和2.6%.AW、DW和NW处理冬小麦的粒叶比平均分别较CK降低了15.3%、8.5%和11.3%,但千粒重平均分别提高了6.9%、6.2%和11.8%,单位面积产量平均分别提高了27.0%、40.1%和18.3%.表明预期增温条件下华东地区冬小麦生产力将可能进一步提高.
田云录陈金邓艾兴郑建初张卫建
关键词:气候变暖冬小麦
稻麦两熟区冬小麦生产力对不同增温情景的响应特征及其作用机制
于全球气温升高的背景下研究作物生产的响应机制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提出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4种全敞开增温方式(Free Air Temperature Increased,FATI)探索小麦地上和地下生物学机制...
张彬田云录杨飞张卫建
文献传递
水稻生产力对夜间增温的响应特征及其生理生态机制
全球变暖已成不争事实,且存在明显的昼夜增温不对称性,夜间增温幅度显著高于白天。为此,本试验在我国水稻主产区进行田间夜间增温,研究水稻生产力及其生理生态对夜间增温的响应特征。试验于2006~2008年在海南省万宁市、贵州省...
陈金张彬田云录杨飞董文军张卫建
文献传递
农田开放式夜间增温系统的设计及其在稻麦上的试验效果被引量:21
2010年
气候变暖存在明显的昼夜不对称性,夜间增温显著高于白天。设计可靠的田间增温设施,研究作物系统对夜间增温的响应与适应意义显著。参考国际相关增温系统,于2006—2009年在江苏南京设计并运行了我国首个农田开放式夜间增温系统(FATI,Free Air Temperature Increased),对稻麦进行夜间主动增温试验,监测系统温度、麦田土壤水分和作物生育进程和产量,以评价该系统的可行性和对稻麦的增温效果。结果表明,该系统有效且均匀的增温范围为4m2,增温效果明显。在测试用人工草坪上,晴天、阴天和雨天3种天气情况下,该系统4m2有效增温范围内地表的夜温平均升高2.4℃、2.3℃和2.1℃。在草坪的垂直层面上,该系统可以使距地下5cm、地表、地上40cm和90cm4个层次的夜温平均分别升高1.2℃、2.2℃、0.7℃和2.3℃。在稻麦两熟农田中,稻季全生育期地下5cm、地表、植株中部和冠层的夜温平均分别升高0.7℃、0.6℃、1.0℃和1.6℃,麦季相应层次可升高1.2℃、1.5℃、1.8℃和1.9℃。在稻麦全生育期内,增温小区各层温度的变化动态与未增温区的一致。另外,该系统未改变麦田耕层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尽管耕层土壤含水量略有降低,0~25cm内各层土壤含水量的降幅均在0.99~1.62个百分点以内,与未增温区差异不显著。夜间增温可以显著缩短作物前期生育期,使稻麦始穗期分别提早2.5d和11.5d;同时,夜间增温使水稻平均减产4.51%,但小麦增产18.30%。尽管在作物的不同生育期,该设施的增温幅度有所差异,但这与田间实际情况下不同季节气候变暖幅度不同之特征一致。因此,该开放式夜间增温系统符合气候变暖的温度变化特征,可以满足水稻和小麦所代表的典型作物系统对夜间增温的响应与适应的试验要求。
张彬郑建初田云录董文军陈金杨飞张卫建
关键词:气候变暖夜间增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