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2010-2-102)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 相关作者:谢鹏李文娟张亮黄荣忠马丽华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两种博尔纳病病毒株持续感染PC-12细胞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构建两种博尔纳病病毒株持续感染的PC-12细胞模型,为研究博尔纳病病毒感染致病机制及比较两种病毒株致病特点的差别提供工具。方法将BDV Strain V株和Hu株分别感染PC-12细胞系,并进行传代培养,最后通过Real time FQ RT-PCR、Western blot、间接免疫荧光方法进行病毒核酸和蛋白的检测。结果在培养传代6代后,两种病毒株感染的PC-12细胞均可检测到BDV核酸及蛋白。结论 BDV Strain V株和Hu株均可在PC-12细胞中复制和表达,两种博尔纳病病毒株持续感染PC-12细胞模型构建成功。
- 张亮刘霞黄荣忠马丽华金戈徐晓艳邓靖李文娟房亮谢鹏
- 关键词:博尔纳病病毒病毒株细胞模型
- 博尔纳病病毒对人少突胶质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博尔纳病病毒(Borna disease virus,BDV)感染对人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s,OL)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用BDV感染OL细胞,免疫荧光检测OL细胞中博尔纳病病毒P40蛋白的表达,CCK8测定法观察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和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指标Bax、Bcl-2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细胞比较,感染组在博尔纳病病毒感染少突胶质细胞第3天时,免疫荧光能够检测到P40蛋白的表达。随着感染时间的增加,BDV感染的OL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5),且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到病毒感染3 d后,细胞出现凋亡增多。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感染细胞周期G2期延迟(P<0.05),细胞增殖指数降低(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感染细胞促凋亡蛋白Bax表达量增加(P<0.05),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 BDV感染可以抑制OL细胞增殖,并能通过上调Bax蛋白及下调Bcl-2蛋白表达量,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
- 邓婧李丹张亮黄荣忠李文娟马丽华房亮谢鹏
- 关键词:博尔纳病病毒少突胶质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 博尔纳病病毒p24和p40基因星形胶质细胞特异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
- 2012年
- 目的构建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表达的博尔纳病病毒磷蛋白和核蛋白基因重组质粒,以供后续实验研究使用。方法用PCR方法扩增BDV p24和p40基因完整序列同时加入Nhe I和EcoR I酶切位点,将所得目的片段克隆至pMD18-T载体,再通过酶切连接将其连接至pCMvie-GFAP质粒中的GFAP启动子的下游,分别得到p24和p40重组质粒。用酶切、PCR以及测序3种方法鉴定重组质粒,并将质粒转染人胶质瘤细胞株(U251),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目的蛋白表达。结果 pCMvie-GFAP-BDVp24和pCMvie-GFAP-BDVp40重组质粒经酶切、PCR鉴定可见目的条带位置与预期相符,经测序可见插入序列正确,质粒转染U251细胞后,经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到目的蛋白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pCMvie-GFAP-BDVp24和pCMvie-GFAP-BDVp40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表达质粒,为研究这两种病毒蛋白的致病机制及其对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提供了工具。
- 李文娟张亮邓婧金戈黄荣忠房亮谢鹏
- 关键词:博尔纳病病毒核蛋白磷蛋白星形胶质细胞
- 博尔纳病病毒核蛋白转染人少突胶质细胞的蛋白组学研究
- 2013年
- 目的研究博尔纳病病毒(Borna disease virus)核蛋白(Nucleoprotein,p40)质粒转染人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OL)后蛋白表达变化。方法构建BDVp40质粒转染OL细胞的细胞模型和空载体转染细胞模型,分别提取各组细胞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和图像分析,用HPLC-Chip/MS纳流液质联用技术进行差异蛋白分析,NCBI数据库搜索鉴定差异蛋白。结果 BDVp40转染后出现蛋白表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有8个蛋白表达上调,4个蛋白表达下调,1个蛋白只在转染后细胞表达而未转染OL细胞组不表达,其中4个蛋白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结论 BDVp40转染OL细胞后导致相关蛋白表达改变,其中一部分蛋白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
- 李文娟展群岭罗丹李芳芳王嘉佳张亮黄荣忠吴波陈建军谢鹏
- 关键词:博尔纳病病毒核蛋白少突胶质细胞蛋白组学
- 博尔纳病病毒荧光定量PCR试剂盒扩增缓冲液的优化
- 2011年
- 目的选择并优化博尔纳病病毒荧光定量PCR TaqMan探针法反应体系中的扩增缓冲液,使PCR反应体系对该病毒p24模板基因的扩增效率得到明显提高。方法通过常规PCR比较选择3种常用酸(盐酸、磷酸和硫酸)所滴定的缓冲液体系,在其基础上选择适合浓度的硫酸铵配制TSS buffer,在TSS buffer中分别加入四甲基氯化铵、TritonX-100、二甲亚砜和甜菜碱这4种常用的PCR添加剂,并确定各自的最佳工作浓度,选择扩增效果较好的添加剂与其他添加剂进行依次组合,寻找最佳的添加剂组合,最后用荧光定量PCR进行对比验证。结果在滴定酸上选择了效果最好的硫酸,配制TSS buffer硫酸铵的最佳终浓度为6 mmol/L。在添加剂的优化组合上,1.5 mol/L甜菜碱、0.15%Triton X-100、8 mmol/L四甲基氯化铵和TSS buffer组合成的TBTT buffer效果最佳,在其与TaKaRa PCR buffer的对比中,TBTT buffer效果明显好于后者。结论 成功研制优化出适合扩增博尔纳病病毒p24模板基因的扩增缓冲液。
- 金戈徐晓艳张亮马丽华黄荣忠邓婧李文娟房亮谢鹏
- 关键词:博尔纳病病毒